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旭林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式天幕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437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34
折叠式天幕帐篷由中央拉杆、上支杆、下支杆、边侧拉杆、边柱、延长柱通过销轴铰接组合为边支架,多个边支架又与中柱的内柱座孔和外柱座孔通过销轴铰接组合为一体式的支架结构,支架结构展开为多边的框架状,收拢成集束状;天幕由天幕篷布和支架结构构成,天幕篷布覆盖在支架结构展开成框架时的顶部和边柱上,天幕篷布与支架结构采用多点常态连接,随同支架结构一体展开和收拢;围布设置环边拉链与天幕篷布的裙边拉链连接,与天幕篷布构成帐篷的外帐;内帐篷布通过束带和挂钩安装于框架内侧对应的点和杆上,与天幕篷布和围布构成的外帐结合为双层帐篷,具有非常好的户外快速使用实用性和较大的使用空间满足小车自驾游中的休闲和露营等功能。

A Folding Sky 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天幕帐篷
本技术涉及一种户外帐篷装备,尤其是一种折叠式天幕帐篷。
技术介绍
当前自驾游兴盛,普通的轿车和越野车等小车,在自驾游中需要一款随车携带的车外遮阳、防风、防雨的快速天幕,用于途中休息、餐饮、娱乐等用途,同时还能够拓展为露营帐篷。现在常见的户外各类天幕和帐篷,如专利号:CN201520366027.2的一键开合的帐篷架杆结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键开合的帐篷架杆结构,至少包括:多根立杆、一中心杆以及用于连接中心杆和每根立杆的多组支撑顶杆组;中心杆的底端安装有中心固定连接座,中心杆的杆身上安装有可在中心杆的杆身上滑动的中心滑动连接座;该中心杆上设有一与中心滑动连接座配合动作的止动装置。本技术于中心杆上设置止动装置,而取消了各立杆的滑动座上设置的止动装置,通过控制中心杆上的止动装置来实现帐篷的展开及收合,使得帐篷的打开及收合可一键达成,因此更加方便”。该技术虽然具有较大的空间,能够一键开合展开,但架杆较多,结构重量会较大不利于随小车长期携带,且篷布未实现与架杆结构一体展收不便于自驾游中频繁快速的使用。又如专利号:CN201520798388.4的一种弹簧式自动帐篷,“本技术提供一种弹簧式自动帐篷,包括篷布和帐篷骨架,所述篷布由所述帐篷骨架支撑,所述帐篷骨架包括短骨杆,所述短骨杆上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上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内部靠近短骨杆的顶部设有卡扣,所述短骨杆的顶端设有发散型的数根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上设有连接件,所述固定套与数根副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副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支撑杆的连接件连接。采用伞架式弹簧自动杆,摒弃以往的拉绳费力设计,只需轻松压下短骨杆的顶端,使弹簧压缩,即可轻松打开帐篷,无需手动拉拽,只需稍微提一下短骨杆,使弹簧松弛,即可轻松收起帐篷。”该技术靠弹簧快速展开到使用,但此类帐篷结构空间过小,一般作为露营帐篷使用,无法满足上述天幕功能的需要。其它还有如由节杆、辅件与篷布组合而成的天幕和帐篷,使用时需先将节杆与辅件组装为撑杆或支架,再将撑杆或支架与篷布进行组装展开;收拢时需先将撑杆或支架与篷布进行拆解,再将撑杆或支架拆散成节杆与辅件后才能够收拢装包携带,展开使用和收拢过程都较费时、费力,在自驾游途中如果频繁使用天幕或帐篷,让人觉得非常的麻烦和辛苦。所以,针对于小车自驾游需求特点,现有的天幕和帐篷针对小车自驾游存在适用性不强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款折叠式天幕帐篷方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目前装备针对小车自驾游存在的适用性不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以下目标和方案,目标:1、具备天幕与露营功能;2、收拢后小巧轻便能够放入后备箱随车携带;3、展开使用具有较大空间,满足人能够直立行动,摆放桌椅和成人横卧的条件;4、单人能够在一至两分钟内快速展开使用或收拢。折叠式天幕帐篷方案:首先,设置一体式铰接多边折叠支架结构作为帐篷系统的骨架结构,通过折叠实现收拢成集束状获得较小体积,展开成框架获得较大空间,多个部位采用弹簧卡扣连接方式实现快速展收。其次,设置功能篷布与多边折叠支架结构结合。功能篷布分为天幕篷布,围布、内帐篷布三种。天幕篷布与多边折叠支架结构采用篷、杆组合方式,常态连接同展共收,展开时构成天幕,并构成篷、杆组合式稳定结构;收拢时天幕篷布随多边折叠支架结构折叠成集束状。围布通过拉链与天幕篷布连接,实现防风功能,并与天幕篷布构成外帐。内帐篷布使用时钩挂安装于框架内侧,与外帐共同构成双层帐篷实现露营功能。围布、内帐篷布独立收纳选择使用。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折叠式天幕帐篷由多边折叠支架结构、天幕篷布、围布、内帐篷布四个部分组成。一、一体式铰接的多边折叠支架结构。多边折叠支架结构由多个单边折叠支架铰接组合为一体,本文以四边折叠支架结构进行说明。以下单边折叠支架简称边支架,多边折叠支架结构简称支架结构。支架结构由中柱和四边支架构成,折叠收拢时成集束状,展开使用时成框架状。中柱采用伸缩柱结构,通过弹簧卡扣实现缩回时固定。边支架由中央拉杆、上支杆、下支杆、边柱、边侧拉杆、延长柱构成。四边支架通过中柱铰接组合构成一体的支架结构。支架结构展开为框架时,中柱、中柱拉杆、上支杆建立中央三角形支撑结构,并结合四边支架上支杆间的结构拉索构建框架中央的稳定结构;上支杆、下支杆、边侧拉杆、边柱构建边支架的边侧双三角形支撑结构,并与天幕篷布组合构建天幕的外环斜拉三角形篷、杆组合式稳定结构,同时篷、杆组合有效提高展收速度。延长柱套接在边柱上,可伸缩展收,通过弹簧卡扣实现伸出时固定提高框架的使用高度。框架折叠收拢时,边支架的边侧双三角形支撑结构转换为四边形并折叠贴合收拢,四边支架解开与中柱的中央三角支撑结构折叠收拢成集束状。二、一体式天幕篷布,由顶部篷布和四边角的三角裙边构成,顶部篷布覆盖在支架结构展开成框架时的顶部,三角裙边覆盖在框架的四边柱上共同构成天幕。天幕篷布与支架结构多点连接,实现篷布与支架结构的常态连接同展共收;实现天幕展开后,天幕篷布与边支架间建立天幕的外环斜拉三角形篷、杆组合式稳定结构;实现通过篷、杆组合方式减少支架结构的杆、柱数量,有效减小天幕收拢体积和重量。三、围布通过拉链连接在天幕篷布的三角裙边上,与天幕篷布构成外帐。四、内帐篷布采用全封闭式结构,设置门、窗。内帐篷布安装于支架结构展开为框架时的内侧,通过束带和挂钩钩挂在框架杆、柱上实现露营功能。围布、内帐篷布与天幕篷布和支架结构的连接为可拆式连接,单独收纳使用时安装。上述折叠式天幕帐篷,所述中柱,伸缩柱结构设置,由中央内柱和滑套外柱两部分构成。中央内柱下段内设置向下斜滑面的中央弹簧卡扣,下端头设置四向连接的内柱座孔,底部设置中央挂钩。滑套外柱顶部设置中央螺钉,上段部设置四向连接的外柱座孔,下段部设置外柱固定卡孔。边支架由中央拉杆、上支杆、下支杆、边柱、边侧拉杆、延长柱构成。中央拉杆两端设置端孔,分别为中拉上端孔和中拉下端孔。上支杆一端设置L型弯头,L型的上支杆两端头分别设置上支端孔和上支L端孔,靠近L型弯头处设置篷布上支连接孔,靠近上支L端孔一段上设置杆下座孔,靠近上支端孔一段上设置杆上座孔,上支杆中部两侧设置拉索座。设置上支杆的上支结构拉索、弹性引绳和带环销轴。下支杆一端设置为L型弯头,L型的下支杆两端头分别设置下支端孔和下支L端孔,中段位置设置凹槽卡入式的下支定位挡,凹槽内侧壁上设置防滑凸圆,杆壁上设置交叉防滑凹坑和折叠防滑凹坑。边侧拉杆一端设置L型弯头,L型的边侧拉杆两端分别设置边拉端孔和边拉L端孔,边侧拉杆中段位置设置凹槽卡入式的边拉定位挡,凹槽内侧壁上设置防滑凸圆,杆壁上设置交叉防滑凹坑和折叠防滑凹坑。边柱顶端设置篷布边侧顶连接孔和柱顶座孔,边柱上段位置设置柱上座孔,中段上设置滑动的裙边滑套,裙边滑套上设置连接带扣,下段上设置边侧弹簧卡扣。设置角拉绳和按压式弹簧锁紧滑扣,角拉绳一端设置挂环。延长柱上部设置延长固定卡孔,下端头设置地脚,地脚上一体式设置束带扣和地钉孔。各杆的一端采用L型弯头设置,目的为支架结构收拢时各杆能够成平行的集束状,并留出间隙方便篷布与支架结构一体式折叠。上述折叠式天幕帐篷,所述支架结构的铰接组合为,中央拉杆、上支杆、下支杆、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天幕帐篷,包括中柱(1),中央内柱(101),滑套外柱(102),内柱座孔(103),中央弹簧卡扣(104),中央挂钩(105),中央螺钉(106),外柱座孔(107),外柱固定卡孔(108),中央拉杆(2),中拉上端孔(201),中拉下端孔(202),上支杆(3),上支端孔(301),上支L端孔(302),上支上座孔(303),上支下座孔(304),篷布上支连接孔(305),拉索座(306),上支结构拉索(307),弹性引绳(308),带环销轴(309),下支杆(4),下支端孔(401),下支L端孔(402),下支定位挡(403),下支防滑凸圆(404),下支交叉防滑凹坑(405),下支折叠防滑凹坑(406),边侧拉杆(5),边拉端孔(501),边拉L端孔(502),边拉定位挡(503),边拉防滑凸圆(504),边拉交叉防滑凹坑(505),边拉折叠防滑凹坑(506),边柱(6),篷布边侧顶连接孔(601),柱顶座孔(602),柱上座孔(603),裙边滑套(604),边侧弹簧卡扣(605),角拉绳(606),绳端挂环(607),弹簧锁紧滑扣(608),延长柱(7),延长固定卡孔(701),地脚(702),束带扣(703),地钉孔(704),天幕篷布(8),顶部篷布(801)、三角裙边(802),篷布中心孔(803),中环连接点(804),中环连接带(805),篷角连接孔(806),滑套连接点(807),裙边中部连接点(808),裙脚束带(809),裙边拉链(810),围布(9),环边拉链(901),内帐篷布(10),内帐中心挂孔(1001),内帐中环挂孔(1002),内帐篷角挂孔(1003),内帐篷底挂孔(1004);其特征是,中央拉杆(2)、上支杆(3)、下支杆(4)、边侧拉杆(5)、边柱(6)、延长柱(7)通过销轴铰接组合为边支架,多个边支架又与中柱(1)的内柱座孔(103)和外柱座孔(107)通过销轴铰接组合为一体式的支架结构,支架结构展开为多边的框架状,收拢成集束状;展开为框架时,中柱(1)与中央拉杆(2)、上支杆(3)构成多边纵向的中央三角形支撑结构,与多个边支架上支杆(3)之间的上支结构拉索(307)共同构成框架中央的稳定结构;边柱(6)、上支杆(3)、下支杆(4)、边侧拉杆(5)构成边侧双三角形支撑结构;天幕由天幕篷布(8)和支架结构构成,天幕篷布(8)覆盖在支架结构展开成框架时的顶部和边柱(6)上,天幕篷布(8)一体式设置,由顶部篷布(801)和环边角上的三角裙边(802)构成,天幕篷布(8)与支架结构采用多点常态连接,随同支架结构一体展开和收拢,边支架边柱(6)上三角裙边(802)与相连接的裙边滑套(604)和顶部篷布(801)的环边沿构成天幕的外环斜拉三角形篷、杆组合式稳定结构,将边支架向内侧束紧固定;围布(9)设置环边拉链(901)与天幕篷布(8)的裙边拉链(810)连接,与天幕篷布(8)构成帐篷的外帐;内帐篷布(10)通过束带和挂钩安装于框架内侧对应的点和杆上,与天幕篷布(8)和围布(9)构成的外帐结合为双层帐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天幕帐篷,包括中柱(1),中央内柱(101),滑套外柱(102),内柱座孔(103),中央弹簧卡扣(104),中央挂钩(105),中央螺钉(106),外柱座孔(107),外柱固定卡孔(108),中央拉杆(2),中拉上端孔(201),中拉下端孔(202),上支杆(3),上支端孔(301),上支L端孔(302),上支上座孔(303),上支下座孔(304),篷布上支连接孔(305),拉索座(306),上支结构拉索(307),弹性引绳(308),带环销轴(309),下支杆(4),下支端孔(401),下支L端孔(402),下支定位挡(403),下支防滑凸圆(404),下支交叉防滑凹坑(405),下支折叠防滑凹坑(406),边侧拉杆(5),边拉端孔(501),边拉L端孔(502),边拉定位挡(503),边拉防滑凸圆(504),边拉交叉防滑凹坑(505),边拉折叠防滑凹坑(506),边柱(6),篷布边侧顶连接孔(601),柱顶座孔(602),柱上座孔(603),裙边滑套(604),边侧弹簧卡扣(605),角拉绳(606),绳端挂环(607),弹簧锁紧滑扣(608),延长柱(7),延长固定卡孔(701),地脚(702),束带扣(703),地钉孔(704),天幕篷布(8),顶部篷布(801)、三角裙边(802),篷布中心孔(803),中环连接点(804),中环连接带(805),篷角连接孔(806),滑套连接点(807),裙边中部连接点(808),裙脚束带(809),裙边拉链(810),围布(9),环边拉链(901),内帐篷布(10),内帐中心挂孔(1001),内帐中环挂孔(1002),内帐篷角挂孔(1003),内帐篷底挂孔(1004);其特征是,中央拉杆(2)、上支杆(3)、下支杆(4)、边侧拉杆(5)、边柱(6)、延长柱(7)通过销轴铰接组合为边支架,多个边支架又与中柱(1)的内柱座孔(103)和外柱座孔(107)通过销轴铰接组合为一体式的支架结构,支架结构展开为多边的框架状,收拢成集束状;展开为框架时,中柱(1)与中央拉杆(2)、上支杆(3)构成多边纵向的中央三角形支撑结构,与多个边支架上支杆(3)之间的上支结构拉索(307)共同构成框架中央的稳定结构;边柱(6)、上支杆(3)、下支杆(4)、边侧拉杆(5)构成边侧双三角形支撑结构;天幕由天幕篷布(8)和支架结构构成,天幕篷布(8)覆盖在支架结构展开成框架时的顶部和边柱(6)上,天幕篷布(8)一体式设置,由顶部篷布(801)和环边角上的三角裙边(802)构成,天幕篷布(8)与支架结构采用多点常态连接,随同支架结构一体展开和收拢,边支架边柱(6)上三角裙边(802)与相连接的裙边滑套(604)和顶部篷布(801)的环边沿构成天幕的外环斜拉三角形篷、杆组合式稳定结构,将边支架向内侧束紧固定;围布(9)设置环边拉链(901)与天幕篷布(8)的裙边拉链(810)连接,与天幕篷布(8)构成帐篷的外帐;内帐篷布(10)通过束带和挂钩安装于框架内侧对应的点和杆上,与天幕篷布(8)和围布(9)构成的外帐结合为双层帐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天幕帐篷,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柱(1)伸缩柱结构设置,由中央内柱(101)和滑套外柱(102)两部分构成,中央内柱(101)下段内设置向下斜滑面的中央弹簧卡扣(104),下端头设置多向连接的内柱座孔(103),底部设置中央挂钩(105),滑套外柱(102)顶部设置中央螺钉(106),上段部设置多向连接的外柱座孔(107),下段部设置外柱固定卡孔(108);边支架的中央拉杆(2)两端设置端孔,分别为中拉上端孔(201)和中拉下端孔(202);上支杆(3)一端设置L型弯头,L型的上支杆(3)两端头分别设置上支端孔(301)和上支L端孔(302),靠近L型弯头处设置篷布上支连接孔(305),靠近上支L端孔(302)一段上设置上支下座孔(304),靠近上支端孔(301)一段上设置上支上座孔(303),上支杆(3)中部两侧设置拉索座(306),设置上支杆(3)的上支结构拉索(307)、弹性引绳(308)和带环销轴(309);下支杆(4)一端设置为L型弯头,L型的下支杆(4)两端头分别设置下支端孔(401)和下支L端孔(402),中段位置设置凹槽卡入式的下支定位挡(403),凹槽内侧壁上设置下支防滑凸圆(404),杆壁上设置下支交叉防滑凹坑(405)和下支折叠防滑凹坑(406);边侧拉杆(5)一端设置L型弯头,L型的边侧拉杆(5)两端分别设置边拉端孔(501)和边拉L端孔(502),边侧拉杆(5)中段位置设置凹槽卡入式的边拉定位挡(503),凹槽内侧壁上设置边拉防滑凸圆(504),杆壁上设置边拉交叉防滑凹坑(505)和边拉折叠防滑凹坑(506);边柱(6)顶端设置篷布边侧顶连接孔(601)和柱顶座孔(602),边柱(6)上段位置设置柱上座孔(603),中段上设置滑动的裙边滑套(604),裙边滑套(604)上设置连接带扣,下段上设置边侧弹簧卡扣(605),设置角拉绳(606)和按压式弹簧锁紧滑扣(608),角拉绳(606)一端设置绳端挂环(607);延长柱(7)上部设置延长固定卡孔(701),下端头设置地脚(702),地脚(702)上一体式设置束带扣(703)和地钉孔(7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天幕帐篷,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结构边支架的铰接组合为,上支杆(3)的上支上座孔(303)与中央拉杆(2)的中拉下端孔(202)铰接,上支下座孔(304)与下支杆(4)的下支端孔(401)铰接,上支L端孔(302)与边侧拉杆(5)的边拉端孔(501)铰接;边侧拉杆(5)的边拉L端孔(502)与边柱(6)的柱上座孔(603)铰接,下支杆(4)的下支L端孔(402)与边柱(6)的柱顶座孔(602)铰接,边拉定位挡(503)朝向下支杆(4)一侧,下支定位挡(403)朝向边侧拉杆(5)一侧,延长柱(7)7套接到边柱(6)上,可上下滑动;各杆的L型弯头安装方向为杆、柱折叠收拢时相互靠拢的方向,边侧拉杆(5)安装在上支杆(3)、边柱(6)的边侧;所述的多个边支架与中柱(1)的铰接组合为:边支架的上支杆(3)上支端孔(301)与中柱(1)内柱座孔(103)通过带环销轴(309)铰接,带环销轴(309)在中柱(1)内柱座孔(103)上顺向安装;中央拉杆(2)中拉上端孔(201)与中柱(1)的外柱座孔(107)铰接,上支结构拉索(307)挂接到两侧相邻边支架的上支杆(3)拉索座(306)上,弹性引绳(308)一端挂接在上支结构拉索(307)中段上,另一端挂接在带环销轴(309)的环上,角拉绳(6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林
申请(专利权)人:陈旭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