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及不科学使用,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益枯竭,并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这就迫切要求人们开发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以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氢能来源丰富,可以高效转化,使用过程无排放污染,作为二次能源的载体,在工业、交通等领域中有重要前景。氢燃料电池是为氢气和氧气提供电化学反应场所的能量转化装置。与化学储能电池不同,氢燃料电池的反应介质(氢气和空气/氧气)贮存是独立于反应场所(电堆)的,在氢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反应介质需要特定的输送设备/部件源源不断的向电堆输送。电堆内部设计有阳极流场和阴极流场分别为氢气和空气/氧气提供流动通道,还设置供反应进行的膜电极(主要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和多孔介质等构成)。反应过程,氢气送到电堆的阳极板或双极板阳极侧(阳极板上设计有供氢气流动通道或双极板阳极侧上设计有供氢气流动通道),到达膜电极的阳极侧,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原子中的一个电子被分离出来,失去电子的氢离子(质子)穿过质子交换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与电池堆连通,包括:气体输送主线,与所述电池堆连通,用于向所述电池堆输送燃料气或氧化气;加湿支路,具有回流管线以及设置于所述回流管线上的加湿器,所述回流管线的两端与所述气体输送主线连通;主路流量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气体输送主线上,并位于所述加湿支路的上游;支路流量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加湿支路上,并位于所述加湿器的上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与电池堆连通,包括:气体输送主线,与所述电池堆连通,用于向所述电池堆输送燃料气或氧化气;加湿支路,具有回流管线以及设置于所述回流管线上的加湿器,所述回流管线的两端与所述气体输送主线连通;主路流量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气体输送主线上,并位于所述加湿支路的上游;支路流量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加湿支路上,并位于所述加湿器的上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温湿度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加湿支路下游的所述气体输送主线上,或设置于所述加湿支路上,用于对所述燃料气或所述氧化气的温湿度进行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具有气体入口、加湿介质入口、气体出口以及加湿介质出口,所述加湿支路还包括加湿介质循环管线,所述加湿介质循环管线分别与所述加湿介质入口和所述加湿介质出口连通,所述温湿度控制组件包括:加湿介质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加湿介质循环管线上;和/或加湿介质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加湿介质循环管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控制组件还包括加湿介质温度检测器,所述加湿介质温度检测器设置于所述加湿介质循环管线上,并位于所述加湿介质加热器和所述加湿介质冷凝器的下游。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控制组件包括:气体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气体输送主线上,并位于所述加湿支路的下游;和/或气体冷凝器,设置于所述气体输送主线上,并位于所述加湿支路的下游。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气体温度检测器,设置于所述气体输送主线上,并位于所述温湿度控制组件的下游;气体湿度检测器,设置于所述气体输送主线上,并位于所述温湿度控制组件的下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总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湿度控制组件、所述气体温度检测器和所述气体湿度检测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气体温度检测器和所述气体湿度检测器的检测结果调节所述温湿度控制组件。8.一种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电池堆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浩,彭超,乔泽敏,顾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华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