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985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设置多工位产线,该产线设有多个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包括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待装配的电源底座与PCBA装配固定组成电源主体,并将多个电源主体设置于组合式容置槽内;将搭插式测试线与所述装配完成的电源主体搭插连接;将所述搭插式测试线组装完成的多个电源主体送入老化工位通电完成老化处理;测试完成的电源主体送至打码工位完成打码并录入数据,采用智能控制的一体式装配检测生产线线,实现产线式操作,提高检测效率,尤其是多工位整体智能化控制操作无需过多的人工成本,保障检测的精准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品质。

Assembling Detection Method of Power Supply Line Based on Plug-in Test Line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装配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常规的电源装配及检测一般都包括装配、老化、元件测试、电路检测及后期封装等基本步骤,目前,实现上述技术的某些步骤都需要人工实现,尤其是在老化处理等步骤往往需要将产品跟外接电源接通,需要测试线实现产品与老化设备之间的通断电连接,传统的测试线接头需要螺母等方式卡接,都采用人工装线,非常麻烦,而且不能实现产线式操作,效率非常低,尤其是多工位整体操作不连贯,影响进度,造成极大人力资源浪费的同时,还无法保障检测的精准性,影响产品的品质。要解决上述技术难题,连贯性的智能化的产线式作业方式为最佳技术手段,然而其技术最难点在测试线的设计以及整个产线智能化实现的产线建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多工位产线,该产线设有多个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包括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2)装配:所述装配工位设有装配机械及组合式容置槽,所述装配机械将待装配的电源底座与PCBA装配固定组成电源主体,并将多个电源主体设置于组合式容置槽内;(3)所述装线工位将搭插式测试线与所述装配完成的电源主体搭插连接;(4)将所述搭插式测试线组装完成的多个电源主体送入老化工位通电完成老化处理;(5)将老化处理完成的电源主体传输至元件测试工位完成信号灯测试、通断电测试后拆除搭插式测试线;(6)将所述步骤(5)中测试完成的电源主体送至打码工位完成打码并录入数据;(7)将所述步骤(6)中测试完成并将合格的电源主体封装完成并包装成型。特别的,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以此组合排布,并设置多个智能控制器与所述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分别智能控制连接。特别的,所述步骤(2)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装配工位分设有底座进料机构、PCBA进料机构及与之智能调控的进料控制器,且所述装配工位末端设有多个安置型腔的组合式容置槽,所述组合式容置槽内规则安置多个装配成型的电源主体。特别的,所述步骤(3)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搭插式测试线包括测试线本体;在所述测试线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触碰装置和插头;其中,在所述触碰装置上安装有导电金属触点,在所述导电金属触点上镶装有磁铁,所述触碰装置和所述插头通过连接线链接在一起,所述导电金属触点设置有两个。特别的,所述步骤(4)还包括以下步骤:设置老化试验箱,将装有多个电源主体的组合式容置槽层叠式放入老化试验箱内,通过搭插式测试线与电源导通连接完成供电。特别的,所述步骤(5)还包括以下步骤:过电检测所述电源主体上PCBA上各组成元件的性能参数是都正确,并测试信号灯工作是否正常,综合验证电源主体是否不良。特别的,所述步骤(6)还包括以下步骤:设置打码机在所述电源主体内部打标并完成二维码制备,将产品参数记录到外接设置的参数数据库中保存。特别的,所述步骤(7)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完成电源主体测试的合格产品传输至成型工位加装外壳并固定封装后产品成型,并设置外包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采用智能控制的一体式装配检测生产线线,实现产线式操作,提高检测效率,尤其是多工位整体智能化控制操作无需过多的人工成本,保障检测的精准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品质,连续步骤的完整解决方案,结合搭插式测试线及组合式容置槽的使用,可以将电源主体整齐排列的进入自动传输机构中进行接下来的生产工序,而搭插式测试线本身不仅避免了用螺丝刀手动拆卸的步骤,节省了测试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用起来安全方便,容易操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产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多工位产线,该产线设有多个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包括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2)装配:所述装配工位设有装配机械及组合式容置槽,所述装配机械将待装配的电源底座与PCBA装配固定组成电源主体,并将多个电源主体设置于组合式容置槽内;(3)所述装线工位将搭插式测试线与所述装配完成的电源主体搭插连接;(4)将所述搭插式测试线组装完成的多个电源主体送入老化工位通电完成老化处理;(5)将老化处理完成的电源主体传输至元件测试工位完成信号灯测试、通断电测试后拆除搭插式测试线;(6)将所述步骤(5)中测试完成的电源主体送至打码工位完成打码并录入数据;(7)将所述步骤(6)中测试完成并将合格的电源主体封装完成并包装成型。申请人声明,所属
的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上述实施例某步骤,与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的技术方案相组合,从而产生的新的方法,也是本专利技术的记载范围之一,本申请为使说明书简明,不再罗列这些步骤的其它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所述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以此组合排布,并设置多个智能控制器与所述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分别智能控制连接。所述装配工位分设有底座进料机构、PCBA进料机构及与之智能调控的进料控制器,且所述装配工位末端设有多个安置型腔的组合式容置槽,所述组合式容置槽内规则安置多个装配成型的电源主体。所述搭插式测试线包括测试线本体;在所述测试线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触碰装置和插头;其中,在所述触碰装置上安装有导电金属触点,在所述导电金属触点上镶装有磁铁,所述触碰装置和所述插头通过连接线链接在一起,所述导电金属触点设置有两个。设置老化试验箱,将装有多个电源主体的组合式容置槽层叠式放入老化试验箱内,通过搭插式测试线与电源导通连接完成供电。过电检测所述电源主体上PCBA上各组成元件的性能参数是都正确,并测试信号灯工作是否正常,综合验证电源主体是否不良。设置打码机在所述电源主体内部打标并完成二维码制备,将产品参数记录到外接设置的参数数据库中保存。将完成电源主体测试的合格产品传输至成型工位加装外壳并固定封装后产品成型,并设置外包装。本实施例区别于传统技术在于:采用智能控制的一体式装配检测生产线线,实现产线式操作,提高检测效率,尤其是多工位整体智能化控制操作无需过多的人工成本,保障检测的精准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品质,连续步骤的完整解决方案,结合搭插式测试线及组合式容置槽的使用,可以将电源主体整齐排列的进入自动传输机构中进行接下来的生产工序,而搭插式测试线本身不仅避免了用螺丝刀手动拆卸的步骤,节省了测试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用起来安全方便,容易操作。申请人又一声明,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结构,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多工位产线,该产线设有多个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包括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2)装配:所述装配工位设有装配机械及组合式容置槽,所述装配机械将待装配的电源底座与PCBA装配固定组成电源主体,并将多个电源主体设置于组合式容置槽内;(3)所述装线工位将搭插式测试线与所述装配完成的电源主体搭插连接;(4)将所述搭插式测试线组装完成的多个电源主体送入老化工位通电完成老化处理;(5)将老化处理完成的电源主体传输至元件测试工位完成信号灯测试、通断电测试后拆除搭插式测试线;(6)将所述步骤(5)中测试完成的电源主体送至打码工位完成打码并录入数据;(7)将所述步骤(6)中测试完成并将合格的电源主体封装完成并包装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多工位产线,该产线设有多个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包括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2)装配:所述装配工位设有装配机械及组合式容置槽,所述装配机械将待装配的电源底座与PCBA装配固定组成电源主体,并将多个电源主体设置于组合式容置槽内;(3)所述装线工位将搭插式测试线与所述装配完成的电源主体搭插连接;(4)将所述搭插式测试线组装完成的多个电源主体送入老化工位通电完成老化处理;(5)将老化处理完成的电源主体传输至元件测试工位完成信号灯测试、通断电测试后拆除搭插式测试线;(6)将所述步骤(5)中测试完成的电源主体送至打码工位完成打码并录入数据;(7)将所述步骤(6)中测试完成并将合格的电源主体封装完成并包装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以此组合排布,并设置多个智能控制器与所述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分别智能控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装配工位分设有底座进料机构、PCBA进料机构及与之智能调控的进料控制器,且所述装配工位末端设有多个安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小耳朵广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