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书芯压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67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书芯压平机,包括机体、导向杆、两根安装在机体内的液压杆和中板,液压杆驱动中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机体上靠近两根液压杆的位置开设有两处空槽,空槽内安装有油罐,油罐底部设置有排油孔和安装在排油孔上的油孔塞;空槽靠近油孔塞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槽,控制槽内设有双金属片,双金属片朝向油孔塞的一侧热膨胀系数小于远离油孔塞的一侧,受热时双金属片向油孔塞方向弯曲并挤压油孔塞;油孔塞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对油孔塞具有朝向排油孔方向的弹性力;控制槽底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延伸至液压杆和机体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添加润滑油的效果。

A Book Core Flatte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书芯压平机
本技术涉及压平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书芯压平机。
技术介绍
目前,书芯压平机是指对书芯进行压平操作的印后设备,有压平、压紧、整形等功能,按照施压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式书芯压平机和液压式书芯压平机。液压式书芯压平机采用液压杆推动中板竖直移动,使用中板来压平工作台上的书芯。液压式书芯压平机在使用时需要在液压杆上加入润滑油,使得液压杆可以正常工作。双金属片也称热双金属片,由于各组元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主动层的形变要大于被动层的形变,从而双金属片的整体就会向被动层一侧弯曲。双金属片一般长度不小于宽度的三倍,宽度不超过厚度的10倍。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207549777U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提供的一种书芯压平机,在液压缸上设置套管,在工作时通过套管上的注油孔将润滑油注入,降低液压杆和机体之间的阻尼。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加入润滑油时依旧需要通过手动加入润滑油的方式,在长期工作过程中,需要多次手动加入润滑油,对工人来说,工作量被加大,若忘记加入润滑油,会影响工作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书芯压平机,具有自动添加润滑油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书芯压平机,包括机体、导向杆、两根安装在机体内的液压杆和中板,液压杆驱动中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机体上靠近两根液压杆的位置开设有两处空槽,空槽内安装有油罐,油罐底部设置有排油孔和安装在排油孔上的油孔塞;空槽靠近油孔塞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槽,控制槽内设有双金属片,双金属片朝向油孔塞的一侧热膨胀系数小于远离油孔塞的一侧,受热时双金属片向油孔塞方向弯曲并挤压油孔塞;油孔塞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对油孔塞具有朝向排油孔方向的弹性力;控制槽底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延伸至液压杆和机体的连接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油罐设置在机体内,油罐的底部油孔塞通过双金属片来控制开启或者关闭。当液压杆工作过久,需要润滑时,液压杆和机体的阻尼变大,液压杆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双金属片的温度提高,热膨胀系数大的一侧弯曲程度加大,带动双金属片向油孔塞一侧弯曲,将油孔塞挤压进油罐内,油罐内的润滑油流出,通过通孔流向液压杆,起到润滑的作用,之后的一端时间,因为润滑的作用,液压杆的温度降低,双金属片回到原位置,油孔塞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重新塞入到排油孔中,不再排出润滑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通孔内布置有导油管,导油管顶部与通孔顶部固定连接;导油管上设置有阀门,阀门连接有开关,开关穿过通孔向机体外侧延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导油管和阀门的设计,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开关的方式来控制润滑油的排放与否,在长期不需要使用时,手动关闭导油管,减小外界环境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机体两侧设置有凹槽,开关远离阀门的一端设置在凹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开关设置在凹槽内,机体对开关进行了一定的保护,减小了开关因为误触被打开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双金属片竖直布置且顶部固定安装在控制槽顶部;双金属片距离控制槽靠近液压杆的侧壁较近但不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双金属片设置在靠近液压杆的位置,双金属片的受热更好,对液压杆引起的温度变化更加敏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油罐底部内壁设有固定片,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油孔塞和固定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固定片和复位弹簧的结构,复位弹簧的弹性力朝向排油孔方向,在双金属片停止作用与油孔塞时,油孔塞会很快复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空槽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槽,油罐顶部设置有注油孔,注油孔上设置有塞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槽设置为开放式,油罐上端设置注油孔,方便对油罐添加润滑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油孔塞靠近双金属片的一侧设置有凸起,凸起与双金属片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凸起的结构,凸起与双金属片抵接,双金属片在发生形变时更加容易带有油孔塞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双金属片的长度超过宽度的三倍,宽度为厚度的5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双金属片的尺寸,将双金属片设置为条状,确保双金属片可以正常的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增加了油罐、油孔塞和双金属片的结构,使用双金属片来感应油孔塞的稳定变化,当需要润滑时,温度变高会使得双金属片挤压油孔塞,油罐中的润滑油排出进行润滑,无需手动添加润滑油,提高了工作效率;2.增加了导油管和阀门的结构,除了通过双金属片和油孔塞来控制润滑油排放外,还可以通过手动控制阀门来进行开启和关闭;当长期不需要使用压平机时,可以关闭阀门的开关,减小外界环境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油罐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舱及通孔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左视图。附图标记:1、机体;11、空槽;12、控制槽;13、凹槽;2、导向杆;3、液压杆;4、中板;5、油罐;50、排油孔;51、油孔塞;52、复位弹簧;53、固定片;54、凸起;55、塞子;6、双金属片;7、通孔;8、导油管;9、阀门;91、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规定图1中机体1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书芯压平机,包括机体1、安装在机体1上的四根导向杆2、安装在机体1上的两根液压杆3和开设在机体1上的两处空槽11。导向杆2竖直设置,导向杆2上设置中板4,液压杆3推动中板4竖直移动。参照图1、图2,空槽11设置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槽,空槽11内安装有油罐5,油罐5顶部设有注油孔和安装在注油孔上的塞子55。油罐5底部设置有排油孔50,排油孔50上安装有油孔塞51。油罐5底部内壁上设置有固定片53,固定片53上连接复位弹簧52,复位弹簧52长度方向沿Y轴方向设置,复位弹簧52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片53和油孔塞51。空槽11靠近油孔塞51的一侧开设有控制槽12,控制槽12的顶部安装有双金属片6,双金属片6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双金属片6分为靠近和远离油孔塞51的两部分,双金属片6靠近油孔塞51的一侧热膨胀系数小于双金属片6远离油孔塞51的一侧,在受热时双金属片6向靠近油孔塞51的方向弯曲并挤压油孔塞51。油孔塞51上靠近双金属片6的一侧安装有凸起54,双金属片6和凸起54抵接。参照图2、图3,双金属片6距离控制槽12靠近液压杆3的侧壁较近,但不与控制槽12的侧壁贴合,缩短了双金属片6距离液压杆3发热位置的距离,双金属片6对液压杆3的发热更加敏感但不影响到双金属片6的运动。双金属片6的尺寸设置为常规尺寸,长度超过宽度的三倍,宽度设置为厚度的五倍,双金属片6可以正常工作。参照图2、图3,控制槽12底部开设有通孔7,通孔7向下延伸并弯曲,通孔7末端连通机体1和液压杆3的连接处。通孔7内设置有导通的导油管8,导油管8顶部与通孔7固定连接,导油管8底部与通孔7末端齐平,排油孔50排出的润滑油通过导油管8进入到液压杆3外侧。参照图3、图4,机体1沿X轴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两处对称的凹槽13,在导油管8中部设置有阀门9,阀门9的开关91沿X轴方向设置并穿过通孔7,延伸至凹槽13内。手动调节阀门9的开关91可以控制导油管8的通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书芯压平机,包括机体(1)、导向杆(2)、两根安装在机体(1)内的液压杆(3)和中板(4),其特征在于:液压杆(3)驱动中板(4)沿竖直方向移动;机体(1)上靠近两根液压杆(3)的位置开设有两处空槽(11),空槽(11)内安装有油罐(5),油罐(5)底部设置有排油孔(50)和安装在排油孔(50)上的油孔塞(51);空槽(11)靠近油孔塞(5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槽(12),控制槽(12)内设有双金属片(6),双金属片(6)朝向油孔塞(51)的一侧热膨胀系数小于远离油孔塞(51)的一侧,受热时双金属片(6)向油孔塞(51)方向弯曲并挤压油孔塞(51);油孔塞(51)连接有复位弹簧(52),复位弹簧(52)对油孔塞(51)具有朝向排油孔(50)方向的弹性力;控制槽(12)底部设置有通孔(7),通孔(7)延伸至液压杆(3)和机体(1)的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书芯压平机,包括机体(1)、导向杆(2)、两根安装在机体(1)内的液压杆(3)和中板(4),其特征在于:液压杆(3)驱动中板(4)沿竖直方向移动;机体(1)上靠近两根液压杆(3)的位置开设有两处空槽(11),空槽(11)内安装有油罐(5),油罐(5)底部设置有排油孔(50)和安装在排油孔(50)上的油孔塞(51);空槽(11)靠近油孔塞(5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槽(12),控制槽(12)内设有双金属片(6),双金属片(6)朝向油孔塞(51)的一侧热膨胀系数小于远离油孔塞(51)的一侧,受热时双金属片(6)向油孔塞(51)方向弯曲并挤压油孔塞(51);油孔塞(51)连接有复位弹簧(52),复位弹簧(52)对油孔塞(51)具有朝向排油孔(50)方向的弹性力;控制槽(12)底部设置有通孔(7),通孔(7)延伸至液压杆(3)和机体(1)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芯压平机,其特征在于:通孔(7)内布置有导油管(8),导油管(8)顶部与通孔(7)顶部固定连接;导油管(8)上设置有阀门(9),阀门(9)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宝丰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