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9447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吸尘机构、送料机构、夹持定位机构和两个打磨抛光机构;夹持定位机构设置在送料机构的移动部件上,且送料机构能够带动夹持定位机构移送至吸尘机构的上方;夹持定位机构用于对管材进行夹持定位;两个打磨抛光机构分居在吸尘机构的两侧,分别用于对夹持定位机构上夹持定位的管材的两端进行打磨抛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夹持定位机构夹持管材,用送料机构移送至吸尘机构上方,然后用打磨抛光机构对夹持在夹持定位机构上的管材进行打磨抛光,以此实现了对管材打磨抛光的自动化,其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打磨抛光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可用吸尘机构吸收,以此起到避免了粉尘污染的作用。

A Grinding and Polishing Device for Tube End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自动化相关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针对于搭接式烘干架,为了确保烘干架上管材两端光洁平整,以避免管材两端毛刺或焊接后焊痕凹凸不平,影响使用及外观,故此,需要对管材的两端进行打磨抛光,以达到管材装配在烘干架上的使用需求。目前,针对于烘干架上管材两端的打磨抛光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人工手动打磨抛光;第二种为打磨机机械式打磨抛光。可以理解,采用人工手动打磨抛光的方式来对管材的两端进行打磨抛光,其工作效率低,对应的人工成本高,且对管材打磨抛光的质量稳定性不不统一;而采用打磨机进行机械式打磨抛光,因现有的打磨机与管材不匹配,使得处理过后得到的管材满足不了烘干架上的使用要求,而且打磨机在对管材的两端进行打磨抛光时所产生的粉尘容易造成粉尘污染,也满足不了企业对于管材的打磨抛光的使用需求。故此,提供一种适用于烘干架上管材两端的打磨抛光的装配就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实现对管材打磨抛光的自动化。具体地,一种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包括机架,及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吸尘机构、送料机构、夹持定位机构和两个打磨抛光机构;所述夹持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送料机构的移动部件上,且所述送料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夹持定位机构移送至所述吸尘机构的上方;所述夹持定位机构用于对管材进行夹持定位,且当所述夹持定位机构夹持定位管材时,所述管材的两端相对于所述夹持定位机构部分向外伸出;两个所述打磨抛光机构分居在所述吸尘机构的两侧,其中每个所述打磨抛光机构能够分别对所述夹持定位机构上夹持定位的管材的两端进行打磨抛光。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打磨抛光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以滑动连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机架上滑动;砂带传动组件,所述砂带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滑块上,其包括电机,套接在所述电机的转轴部上的驱动轮,与所述驱动轮配合设置的两个涨紧轮,及套接在所述驱动轮和两个所述涨紧轮上的砂带;及压磨组件,所述压磨组件能够推顶所述砂带传动组件上的砂带朝所述吸尘机构的方向移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压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压紧板,所述压紧板设置在两个所述涨紧轮之间的位置处,所述压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部件固定连接,另一端面向所述砂带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打磨抛光机构还包括砂带松紧调节组件,所述砂带松紧调节组件能够驱动其中一个涨紧轮向相对于另一个涨紧轮的移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砂带松紧调节组件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并相对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的连接座,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座在所述底座上移动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底座,其中所述调节螺杆伸出所述底座的一侧端部固定有手轮;所述涨紧轮套接在所述连接座的凸柱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打磨抛光机构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对所述调节组件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机架上的滑动进行限位。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打磨抛光机构还包括罩盖,所述罩盖设在所述滑块上,用于对所述滑块上的砂带传动组件和压磨组件进行包裹。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二气缸、伸缩杆、移动板和固定板,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部与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在远离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贯穿所述移动板,并用所述固定板限位固定;其中所述移动板以滑动连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持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板上的支撑架,第三气缸,上压板组和下压板组;所述第三气缸的缸体部通过气缸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移动板的一端;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部与所述上压板组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板组固定在所述移动板上,且所述下压板组与所述上压板组相对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尘罩和吸尘器,所述吸尘器的吸尘口与所述吸尘罩连接,所述吸尘罩的口径自远离所述夹持定位机构的方向逐渐减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请求保护的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使得该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在使用时,用夹持定位机构夹持管材,并用送料机构移送至吸尘机构上方,然后用打磨抛光机构对夹持在夹持定位机构上的管材进行打磨抛光,以此实现了对管材打磨抛光的自动化,其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打磨抛光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可用吸尘机构吸收,以此起到避免了粉尘污染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一个打磨抛光机构上罩盖处于打开的状态。图3为本技术中送料机构和夹持定位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打磨抛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打磨抛光机构上的罩盖处于打开的状态。其中,100、机架;200、吸尘机构;300、送料机构;310、第二气缸;320、伸缩杆;330、移动板;340、固定板;400、夹持定位机构;410、支撑架;420、第三气缸;421、气缸安装板;430、上压板组;440、下压板组;500、打磨抛光机构;510、滑块;511、罩盖;520、调节组件;521、长螺杆;522、调节座;523、调节手轮;530、砂带传动组件;531、电机;532、驱动轮;533、涨紧轮;534、砂带;540、压磨组件;541、第一气缸;542、压紧板;550、砂带松紧调节组件;551、底座;552、连接座;553、调节螺杆;554、手轮;5521、传动轮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用于对管材10进行打磨抛光,具体用于对管材的两端分别进行打磨抛光,以此满足管材在烘干架上的使用需求。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包括机架100,设于所述机架100上的吸尘机构200、送料机构300、夹持定位机构400和两个打磨抛光机构500。其中,所述吸尘机构200设置在所述机架100的中部,两个打磨抛光机构500分居在所述吸尘机构200的两侧,所述夹持定位机构400设置在所述送料机构300的移动部件上,且所述送料机构300能够带动所述夹持定位机构400移送至所述吸尘机构200的上方,并位于两个所述打磨抛光机构500之间的位置处。所述机架100为该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的支撑结构,用于对设于其上的吸尘机构200、送料机构300和两个打磨抛光机构500进行支撑。所述吸尘机构200用于吸收该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对管材10进行打磨抛光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以此起到避免粉尘污染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在工作时,具体在所述吸尘机构200的上方对管材10进行打磨抛光,以此便于吸尘机构200对粉尘的及时吸收。具体地,所述吸尘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吸尘机构、送料机构、夹持定位机构和两个打磨抛光机构;所述夹持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送料机构的移动部件上,且所述送料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夹持定位机构移送至所述吸尘机构的上方;所述夹持定位机构用于对管材进行夹持定位,且当所述夹持定位机构夹持定位管材时,所述管材的两端相对于所述夹持定位机构部分向外伸出;两个所述打磨抛光机构分居在所述吸尘机构的两侧,其中每个所述打磨抛光机构能够分别对所述夹持定位机构上夹持定位的管材的两端进行打磨抛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吸尘机构、送料机构、夹持定位机构和两个打磨抛光机构;所述夹持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送料机构的移动部件上,且所述送料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夹持定位机构移送至所述吸尘机构的上方;所述夹持定位机构用于对管材进行夹持定位,且当所述夹持定位机构夹持定位管材时,所述管材的两端相对于所述夹持定位机构部分向外伸出;两个所述打磨抛光机构分居在所述吸尘机构的两侧,其中每个所述打磨抛光机构能够分别对所述夹持定位机构上夹持定位的管材的两端进行打磨抛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抛光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以滑动连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机架上滑动;砂带传动组件,所述砂带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滑块上,其包括电机,套接在所述电机的转轴部上的驱动轮,与所述驱动轮配合设置的两个涨紧轮,及套接在所述驱动轮和两个所述涨紧轮上的砂带;及压磨组件,所述压磨组件能够推顶所述砂带传动组件上的砂带朝所述吸尘机构的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压紧板,所述压紧板设置在两个所述涨紧轮之间的位置处,所述压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面向所述砂带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抛光机构还包括砂带松紧调节组件,所述砂带松紧调节组件能够驱动其中一个涨紧轮做相对于另一个涨紧轮的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定权彭永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丽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