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顶面位移监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检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顶面位移监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在世界各大城市中得到开发利用,如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民防工事以及多种地下民用和工业设施等;在我国,地铁及高层建筑的兴建,产生了大量的基坑工程;在基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其整体的稳定性,一般会在其四周设置维护结构,但是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围护结构会受到基坑内外土压力差的影响而发生位移,围护结构一般为刚性结构,其位移超过一定限度之后就会发生损坏,所说需要对基坑围护结构顶面的位移进行监测。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108755646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顶面位移监测装置及方法,其中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定位位移监测装置包括观测装置和被观测装置,观测装置包括设在基坑围护结构一侧的强制对中墩,强制对中墩的顶部设置有条码读数仪;被观测装置包括第一插槽和若干第二插槽,且第一插槽与观测装置相对设置,第二插槽设置在基坑围护结构的顶面上,第二插槽位于第一插槽和强制对中墩之间;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顶面位移监测装置,包括条码读数仪(2)和被观测装置(3),被观测装置(3)包括第一插槽(31)和若干第二插槽(32),第一插槽(31)和若干第二插槽(32)内均设置有支架(4)和与支架(4)转动连接的横向条码尺(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朝向上方的一侧相对设置有两个支撑耳片(5),所述横向条码尺(7)上穿设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撑耳片(5);所述转动轴(6)伸出其中一个支撑耳片(5)的一端套设有驱动齿轮(8),所述支架(4)的外侧壁设置有气缸(41),所述气缸(41)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与驱动齿轮(8)相啮合的驱动齿条(4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顶面位移监测装置,包括条码读数仪(2)和被观测装置(3),被观测装置(3)包括第一插槽(31)和若干第二插槽(32),第一插槽(31)和若干第二插槽(32)内均设置有支架(4)和与支架(4)转动连接的横向条码尺(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朝向上方的一侧相对设置有两个支撑耳片(5),所述横向条码尺(7)上穿设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撑耳片(5);所述转动轴(6)伸出其中一个支撑耳片(5)的一端套设有驱动齿轮(8),所述支架(4)的外侧壁设置有气缸(41),所述气缸(41)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与驱动齿轮(8)相啮合的驱动齿条(4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顶面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条码尺(7)靠近转动轴(6)的一端呈圆弧状,所述支架(4)朝向上方的一侧开设有让位孔(42),所述让位孔(42)的内壁呈半球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顶面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上设置有两组与条码读数仪(2)相连的触发装置(9),所述触发装置(9)包括接触开关(91)和设置在接触开关(91)上的压簧片(9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顶面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朝向上方的一侧开设有可供接触开关(91)放入的安装孔(43),所述压簧片(92)上连接有抵紧凸起(93),所述抵紧凸起(93)位于安装孔(43)的孔口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顶面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凸起(93)朝向下方的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定位凸起(931),所述压簧片(92)上开设有可供定位凸起(931)插入的定位孔(921),且所述定位凸起(931)的直径小于抵紧凸起(93)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顶面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8)套设于转动轴(6)的外侧壁,所述转动轴(6)的外侧壁一体成型设置有限位凸起(61),所述驱动齿轮(8)的内圈开设有可供限位凸起(61)插入的限位凹槽(8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顶面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驱动齿轮(8)相抵的定位块(62)。8.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7的基坑围护结构的顶面位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00,首先,将第一插槽(31)埋设到基坑围护结构上;S200,然后,在待监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