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907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甲醇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低碳源的污水进行预处理;经过预处理的污水进入生物池,在生物池内进行脱氮除磷;在此过程中在厌氧、缺氧段加入甲醇稀释液;经过生物池中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后,污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三级深度处理设施,然后消毒。本申请中将甲醇稀释液作为污水处理厂外加碳源,能够在进水碳源不足、碳氮比较低的情况下,保证生物系统出水中总氮、总磷的稳定达标排放。甲醇稀溶液作为污水处理厂的外加碳源,一方面解决了进水碳源不足时生物系统出水不能稳定达标的水质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纯甲醇易燃易爆、危害人身健康的安全问题。

Application of Methanol in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甲醇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甲醇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过程中,如果进水碳源不足,碳、氮、磷比例较低,就无法保证生物系统出水中氮、磷的达标排放,所以在环保形势严峻今天,额外投加适量的碳源是污水处理厂解决进水碳源不足、保证出水各项指标稳定达标的必要措施。在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在污水生物除磷脱氮过程中,乙酸钠、淀粉由于容易获得且价格低廉常作为外加碳源的首选,由于乙酸钠、淀粉常为固态,投加过程十分麻烦,耗费较多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乙酸钠、淀粉的碳链较长、相对分子大、COD当量小、且产泥量大,容易造成污泥脱水困难、难以减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甲醇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甲醇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低碳源的污水进行预处理;S2:经过预处理的污水进入生物池,在生物池内进行脱氮除磷;在此过程中在厌氧、缺氧段加入甲醇稀释液;S3:经过生物池中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后,污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S4: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三级深度处理设施,然后消毒。可选地,步骤S2中,甲醇稀释液为纯甲醇经稀释100倍后,含量为0.8%~1%甲醇溶液。可选地,在初沉池内稀释纯甲醇溶液,稀释后的甲醇稀释液使用变频泵向所述生物池进行投加,并使用电磁流量计用于计量。可选地,所述甲醇的投加量根据厌氧-缺氧-好氧工艺法或厌氧好氧工艺法中缺氧出水的硝酸盐含量为指标。可选地,步骤S1中低碳源污水经过格栅、沉砂设备等进行预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申请中将甲醇稀释液作为污水处理厂外加碳源,能够在进水碳源不足、碳氮比较低的情况下,保证出水中总氮的稳定达标排放。甲醇分子结构简单,微生物利用彻底,解决了投加醋酸钠、淀粉等碳源带来的污泥增量大、难减量化的问题,减轻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负担,节约企业运行成本。甲醇稀溶液作为污水处理厂的外加碳源,一方面解决了进水碳源不足时污水处理生物系统出水不能稳定达标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纯甲醇易燃易爆、危害人身健康的安全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甲醇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低碳源的污水进行预处理;步骤S2:经过预处理的污水进入生物池,在生物池内进行脱氮除磷;在此过程中在厌氧、缺氧段加入甲醇稀释液;步骤S3:经过生物池中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后,污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步骤S4: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三级深度处理设施,然后消毒。该方法中将甲醇作为污水处理厂外加碳源的应用,首先将低碳源污水经过格栅、沉砂设备等进行预处理;经过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生物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脱氮除磷。在此过程中在厌氧、缺氧段用泵加入甲醇稀释液作为外加碳源;经过微生物氧化分解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三级深度处理设施进一步处理后消毒,出水达到《污水处理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该方法中将甲醇稀释液作为污水处理厂外加碳源,能够在进水碳源不足、碳氮比较低的情况下,保证出水中总氮的稳定达标排放。甲醇分子结构简单,微生物利用彻底,解决了投加醋酸钠、淀粉等碳源带来的污泥增量大、难减量化的问题,减轻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负担,节约企业运行成本。进一步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甲醇稀释液为纯甲醇经稀释100倍后,含量为0.8%~1%甲醇溶液。外加碳源为纯甲醇经稀释100倍后的含量仅为0.9%左右的甲醇稀溶液,甲醇稀溶液作为污水处理厂的外加碳源,一方面解决了进水碳源不足时污水处理出水不能稳定达标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纯甲醇易燃易爆、危害人身健康的安全问题。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初沉池内稀释纯甲醇溶液,稀释后的甲醇稀释液使用变频泵向所述生物池进行投加,并使用电磁流量计用于计量。外加碳源甲醇的盛放设施并不局限于碳钢、塑料等存储罐,还可以是污水处理构筑物,如初沉池。对于碳氮比较低、颗粒物含量不高的污水,可以不经过初沉池处理直接进入生物池,初沉池可以作为储存甲醇的理想场所,在初沉池可以直接用进水稀释甲醇,不需要增加稀释甲醇所需的配水系统,节约成本。外加碳源甲醇的投加点在生物池的厌氧段和缺氧段,为厌氧释磷和反硝化脱氮提供碳源。外加碳源甲醇使用变频泵进行投加,使用电磁流量计用于计量,可便于控制投加量,精准投加避免投加过量甲醇造成资源浪费。进一步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甲醇的投加量根据厌氧-缺氧-好氧工艺法或厌氧好氧工艺法中缺氧出水的硝酸盐含量为指标。外加碳源甲醇的投加量通过下列公式获得:[4(Ne-Ns)-BOD5]Q/1.5X其中,Ne为进水中TN的浓度,Ns为出水中TN的浓度,Q为进水量,X为甲醇稀释液的COD当量值。其中,外加碳源甲醇的投加量由A2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工艺法)或A/O工艺(厌氧好氧工艺法)中缺氧出水的硝酸盐含量为指示,当缺氧内回流比为250%以上时,出水的硝酸盐含量<1mg/L时,甲醇的投加量能保证出水TN<15mg/L,即出水TN达到《污水处理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低碳源污水经过格栅、沉砂设备等进行预处理。本申请中甲醇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中,中通过采用稀释100倍以上的甲醇稀溶液作为污水处理的外加碳源,一方面解决了进水碳源不足时污水处理出水不能稳定达标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纯甲醇易燃易爆、危害人身健康的安全问题;投加甲醇稀释液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变频泵和流量计进行投加,便于甲醇使用量的精确控制;使用初沉池进行稀释与储存,减少了设备资金的投入;甲醇稀释液的投加量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利用生物池缺氧段出水中硝态氮浓度<1mg/L这一指标进行核算、修正,有利于精确控制甲醇投加量,保证出水稳定达标的前提下,避免资源浪费且节约企业运行成本;甲醇分子结构简单,微生物利用彻底,解决了投加醋酸钠、淀粉等碳源带来的污泥增量大、难减量化的问题,减轻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负担,节约企业运行成本。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甲醇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甲醇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低碳源的污水进行预处理;S2:经过预处理的污水进入生物池,在生物池内进行脱氮除磷;在此过程中在厌氧、缺氧段加入甲醇稀释液;S3:经过生物池中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后,污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S4: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三级深度处理设施,然后消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醇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低碳源的污水进行预处理;S2:经过预处理的污水进入生物池,在生物池内进行脱氮除磷;在此过程中在厌氧、缺氧段加入甲醇稀释液;S3:经过生物池中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后,污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S4: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三级深度处理设施,然后消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醇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甲醇稀释液为纯甲醇经稀释100倍后,含量为0.8%~1%甲醇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丽张聪连龙飞杜亚飞朱艳艳徐大帅苏倩郑卓越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