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村木专利>正文

一种管体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01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五金连接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用于管体之间相互连接的连接件。其技术方案为:其包括一开设有圆形通孔的套件以及一可插设于套件中的插接件,该套件的内壁凸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插接件的圆周表面上开设有与凸起部对应之凹槽,插接件插设于套件内,且凸起部落入与之对应之凹槽内。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将套件与插接件分别固定在需要连接起的管体的端口,通过凸起部与凹槽将管体固定在一起,其结构简单,并且组装及拆卸十分方便,可适用各种不同型号的管体中。(*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五金连接件
,特指一种可用于管体之间相互连接的连接件。
技术介绍
在生产及生活中,目前有许多产品采用管体连接形成支架,这就需要将管体连接成所需要的长度,并且该连接方式应保证组装与拆卸方便。目前所采用的方式如下见附图1、2,其是在需要连接的管体51、52接口处的内壁设置内螺纹,然后通过螺纹管53连接。这种结构存在的缺点就是必须在管体51、52的内壁设置内螺纹,这种螺纹设置要求管体51、52必须具备一定的厚度,对比薄壁管体来说,就无法实现在管体内壁加工螺纹。对于这种情况,许多人也考虑到,并设计出一些解决方案。例如专利号为88206057.9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就公开一种“薄壁不锈钢管和接头的连接机构”,其是由形成于管端的山形凸起,套在管上的两端有外螺纹的接头,套在管上的一端有内螺纹的螺母和垫圈及碟簧组成。拧紧时螺母内端的锥形倒角贴合山形的一个斜面,山形的另一个斜面通过垫圈顶紧接头的端面,螺母内螺纹端通过叠簧完全被压实时即表示拧紧完毕,此时接头的端面也和螺母内端面接触,接头的退拔部也和山形的另一个斜面下部贴合。使结合牢固。这种结构虽然实现了薄壁管体的连接,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其采用的连接部件设置在管体外面,其突出与管体表面,外观上不美观,并且在某些时候也给使用时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产品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固,组装及拆卸方便的管体连接件。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包括一开设有圆形通孔的套件以及一可插设于套件中的插接件,该套件的内壁凸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插接件的圆周表面上开设有与凸起部对应之凹槽,插接件插设于套件内,且凸起部落入与之对应之凹槽内。所述之凹槽至少设置有个弯折部。上述之凸起部与凹槽弯折部的末端处形成过盈配合。使用本技术时,将套件与插接件分别固定在需要连接起的管体的端口,通过凸起部与凹槽将管体固定在一起,其结构简单,并且组装及拆卸十分方便,可适用各种不同型号的管体中。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套件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套件的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插接件的俯视图; 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插接件的主视图;图8是图7中A-A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使用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见图3~7,本技术包括两个部件一开设有圆形通孔的套件1以及一可插设于套件1中的插接件2,该套件1的内壁凸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11;插接件2的圆周表面上开设有与凸起部11对应之凹槽21。上述之凹槽21至少设置有个弯折部22,以保证套件1与插接件2连接后不会出现脱落的情况。本技术实施例一所开设的凹槽21包括一直线部23以及一弯折部22,且该直线部23与弯折部22之间的呈约90度(也可为90度)的夹角。当插接件2插入套件1后,套件1上的凸起部11将首先沿凹槽21的直线部滑移,最后通过套件1与插接件2之间的旋转落入弯折部22内,通过这种结构套件1与插接件2之间就难以脱落。另外,为了保证组装的方便,以及组装后连接紧密,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凹槽21的直线部23与凸起部11之间为间隙配合,然后两者之间的配合逐渐紧密,至弯折部22的末端处,该凸起部11与凹槽21形成过盈配合。这样以来不仅使组装更加方便,也保证了套件1与插接件2之间配合紧密,不会出现轴向松动。见图8,为了进一步加强套件1与插接件2之间连接的稳定,弯折部22的末端形成与凸起部11对应的较深的凹口221,这样当凸起部11落入此凹口221部后,凹口221与凸起部11形成一种卡嵌关系,避免凸起部11脱离凹槽21。当然,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上述结构,其可根据需要加以修改,例如,凸起部11及与之对应的凹口221的数量可为一个、两个或者三个以上。对于凹槽的形状,其也可为其他形状。见图9,将使用本技术时,首先将套件1与插接件2分别固定在需要连接起的管体3、4的端口,然后将固定有插接件2的管体4插入另一固定有套件1的管体3中,通过凸起部11与凹槽21之间的配合将管体3、4固定在一起。需要拆卸时,只需要将管体3、4相对旋转,使凸起部11脱离凹槽21中的弯折部22,然后拔出即可。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并且组装及拆卸十分方便。可适用各种不同型号的管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体连接件,包括:一开设有圆形通孔的套件(1)以及一可插设于套件(1)内的插接件(2),其特征在于:该套件(1)的内壁凸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11);插接件(2)的圆周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凸起部(11)对应之凹槽(21);插接件(2)插设于套件(1)内,且凸起部(11)落入与之对应之凹槽(2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体连接件,包括一开设有圆形通孔的套件(1)以及一可插设于套件(1)内的插接件(2),其特征在于该套件(1)的内壁凸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11);插接件(2)的圆周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凸起部(11)对应之凹槽(21);插接件(2)插设于套件(1)内,且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村木
申请(专利权)人:吴村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