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拱顶罐顶板组对的可移动式起升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901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拱顶罐顶板组对的可移动式起升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平衡梁、中心立柱、移动端立柱、移动底座、承重万向轮、葫芦起升装置、角钢圈支撑架、角钢圈、钢制支撑板凳、包边角钢、吊耳。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施工现场制作安装,可现场拆卸组对,在空间受限的环境下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快速的完成储罐拱顶组对,缩短拱顶罐顶板组对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空间狭小的施工场所,可以替代吊车进行使用,节省机械台班费用,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可现场拆卸组对,不需要专门的运输工具,拆装方便,不需要机械协助便可完成;设有葫芦起升装置,起升平稳,空间大的区域使用时可旋转移动葫芦起升装置,节省吊车台班使用。

Movable Lifting Device for Roof Group Pair of Arch Roof Tank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拱顶罐顶板组对的可移动式起升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储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拱顶罐顶板组对的可移动式起升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大型能源储备建设项目的兴起,覆土罐因其特定的隐蔽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覆土罐储罐的安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罐室内罐(钢制储罐)完成后才进行外罐的施工,这种方法因外罐大型穹顶整体浇筑时支撑难度较大,对钢制储罐具有破坏的风险;另一种方法是先外罐施工,再安装内罐,这种方法因覆土储罐或洞库在密闭狭小的空间里,大型机械无法进入现场施工,罐顶组对的难度很大,而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上述现有技术针对狭小的空间无法进入现场施工、罐顶板组对难度很大、成本高等不足,提供一种可现场拆卸组对、针对狭小空间可进入现场施工、灌顶板组对较容易、成本低的用于拱顶罐顶板组对的可移动式起升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一种用于拱顶罐顶板组对的可移动式起升装置,用于拱顶罐顶板的组对,包括平衡梁。平衡梁的一端与中心立柱铰接,另一端固定有移动端立柱。移动端立柱的底部设有移动底座。移动底座的底部设有二个承重万向轮。平衡梁的底部设有至少四个葫芦起升装置。角钢圈支撑架的顶部设有角钢圈。中心立柱远离平衡梁的那端穿过角钢圈的中心并通过角钢圈支撑架固定在拱顶罐底板的中心。拱顶罐底板上以中心立柱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有一组钢制支撑板凳且拱顶罐前室进口处留置不组对。一个钢制支撑板凳对应一块拱顶罐顶板,每个钢制支撑板凳上都设有一个包边角钢。每块拱顶罐顶板的顶部都设有至少四对吊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衡梁的顶部设有加强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平衡梁上靠近移动端立柱那侧的葫芦起升装置的排列比靠近中心立柱那侧的葫芦起升装置的排列更紧密,拱顶罐顶板上的吊耳分布在拱顶罐顶板中心线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底座与移动端立柱之间设有斜撑角钢或斜撑钢管,所述移动底座由工字钢制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钢圈支撑架内设有斜撑板。所述葫芦起升装置通过钢板吊耳设置在平衡梁的底部。所述平衡梁包括通过连接法兰依次相连的至少二根短横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葫芦起升装置可以为电动葫芦起升装置,也可以为手动葫芦起升装置;铰接方式为球接,平衡梁与轴套球接,轴套套设在中心立柱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衡梁与中心立柱之间可拆卸,中心立柱与移动端立柱之间可拆卸,中心立柱与角钢圈支撑架之间可拆卸。移动端立柱与移动底座之间可拆卸。一种上述的用于拱顶罐顶板组对的可移动式起升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角钢圈支撑架上安装角钢圈。在拱顶罐底板中心位置处安装中心支柱,并用角钢圈支撑架加固。2)将移动端立柱的底部固定在移动底座上,在移动底座的底部两端安装承重万向轮。3)将葫芦起升装置安装在平衡梁的底部,再将平衡梁的一端与中心立柱的顶部铰接,并将移动端立柱的顶部固定在平衡梁远离中心立柱的那端。4)在每块拱顶罐顶板上焊接吊耳。5)在拱顶罐底板上以中心立柱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设置钢制支撑板凳,且拱顶罐前室进口处留置不组对,然后在钢制支撑板凳上设置包边角钢。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在施工现场制作安装,可现场拆卸组对,在空间受限的环境下使用本专利技术可快速的完成储罐拱顶组对,缩短拱顶罐顶板组对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本专利技术对于空间狭小的施工场所,可以替代吊车进行使用,节省机械台班费用,同时提高施工效率。3、本专利技术可现场拆卸组对,不需要专门的运输工具,拆装方便,不需要机械协助便可完成。4、本专利技术设有葫芦起升装置,起升平稳,空间大的区域使用时可旋转移动葫芦起升装置,节省吊车台班使用。5、露天储罐罐顶板在组对时也能使用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中未画斜撑钢管)图2为本专利技术移动端立柱、移动底座、承重万向轮、斜撑钢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心立柱、平衡梁、移动端立柱、移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拱顶罐顶板和吊耳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将顶板提升到超过角钢圈和包边角钢时的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组对拱顶罐顶板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相连”,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用于拱顶罐顶板组对的可移动式起升装置,用于拱顶罐顶板1的组对,包括平衡梁2。平衡梁2的一端与中心立柱3铰接,另一端固定有移动端立柱4。其中,移动端立柱4的底部设有移动底座5。具体的,移动底座5的底部设有二个承重万向轮6。平衡梁2的底部设有四个葫芦起升装置7。角钢圈支撑架8的顶部设有角钢圈9。中心立柱3远离平衡梁2的那端穿过角钢圈9的中心并通过角钢圈支撑架8固定在拱顶罐底板10的中心。拱顶罐底板10上以中心立柱3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有一组钢制支撑板凳11且拱顶罐前室进口12处留置不组对。一个钢制支撑板凳11对应一块拱顶罐顶板1。每个钢制支撑板凳11上都设有一个包边角钢12。每块拱顶罐顶板1的顶部都设有四对吊耳13。其中,平衡梁2的顶部设有加强筋14。具体的,平衡梁2上靠近移动端立柱4那侧的葫芦起升装置7的的排列比靠近中心立柱3那侧的葫芦起升装置7的排列更紧密(由于靠近中心立柱3那侧的拱顶罐顶板1重量小一些,葫芦起升装置7设置相应稀疏些)。拱顶罐顶板1上的吊耳13分布在拱顶罐顶板1中心线的两侧,对应的宽度应偏向加强筋14多的一侧,保证吊耳13受力均衡。其中,移动底座5与移动端立柱4之间设有斜撑钢管15,移动底座5由16#工字钢制作。具体的,角钢圈支撑架8内设有斜撑板16。葫芦起升装置7通过钢板吊耳21设置在平衡梁2的底部。平衡梁2包括通过连接法兰22依次相连的至少二根短横梁23。葫芦起升装置7可以为电动葫芦起升装置,也可以为手动葫芦起升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铰接方式为球接,平衡梁2与轴套17球接,轴套17套设在中心立柱3上。具体的,平衡梁2与中心立柱3之间可拆卸,中心立柱3与移动端立柱4之间可拆卸,中心立柱3与角钢圈支撑架8之间可拆卸。移动端立柱4与移动底座5之间可拆卸。一种上述的用于拱顶罐顶板组对的可移动式起升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如图3在角钢圈支撑架8上安装角钢圈9。在拱顶罐底板10中心位置处安装中心支柱3,并用角钢圈支撑架8加固。2)将移动端立柱4的底部固定在移动底座5上,在移动底座5的底部两端安装承重万向轮6。3)将葫芦起升装置7安装在平衡梁2的底部,再将平衡梁2的一端与中心立柱3的顶部铰接,并将移动端立柱4的顶部固定在平衡梁2远离中心立柱3的那端。4)在每块拱顶罐顶板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拱顶罐顶板组对的可移动式起升装置,用于拱顶罐顶板的组对,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梁,平衡梁的一端与中心立柱铰接,另一端固定有移动端立柱,移动端立柱的底部设有移动底座,移动底座的底部设有二个承重万向轮,平衡梁的底部设有至少四个葫芦起升装置,角钢圈支撑架的顶部设有角钢圈,中心立柱远离平衡梁的那端穿过角钢圈的中心并通过角钢圈支撑架固定在拱顶罐底板的中心,拱顶罐底板上以中心立柱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有一组钢制支撑板凳且拱顶罐前室进口处留置不组对,一个钢制支撑板凳对应一块拱顶罐顶板,每个钢制支撑板凳上都设有一个包边角钢,每块拱顶罐顶板的顶部都设有至少四对吊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拱顶罐顶板组对的可移动式起升装置,用于拱顶罐顶板的组对,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梁,平衡梁的一端与中心立柱铰接,另一端固定有移动端立柱,移动端立柱的底部设有移动底座,移动底座的底部设有二个承重万向轮,平衡梁的底部设有至少四个葫芦起升装置,角钢圈支撑架的顶部设有角钢圈,中心立柱远离平衡梁的那端穿过角钢圈的中心并通过角钢圈支撑架固定在拱顶罐底板的中心,拱顶罐底板上以中心立柱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有一组钢制支撑板凳且拱顶罐前室进口处留置不组对,一个钢制支撑板凳对应一块拱顶罐顶板,每个钢制支撑板凳上都设有一个包边角钢,每块拱顶罐顶板的顶部都设有至少四对吊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拱顶罐顶板组对的可移动式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梁的顶部设有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拱顶罐顶板组对的可移动式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衡梁上靠近移动端立柱那侧的葫芦起升装置的排列比靠近中心立柱那侧的葫芦起升装置的排列更紧密,拱顶罐顶板上的吊耳分布在拱顶罐顶板中心线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拱顶罐顶板组对的可移动式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与移动端立柱之间设有斜撑角钢或斜撑钢管,所述移动底座由工字钢制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拱顶罐顶板组对的可移动式起升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香罗立毛广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