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阳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907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底座和安装座;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两侧外壁均连接导线,且导线的自由端连接有充电枪,所述安装座焊接在充电桩本体的底部,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套接固定在底座的竖直端外壁。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汽车充电桩通过设置的多个呈环形结构的防撞辊,能够在汽车充电桩受到汽车碰撞冲击时,使得防撞辊受力发生自转的现象,从而对汽车碰撞冲击力起到变向缓冲卸力的作用,降低汽车充电桩受到的损坏程度,进而提高了汽车充电桩的使用安全性,同时配合内电极板和外电极板的对应卡接效果,也实现了充电枪充电电路即时通断的效果,确保了汽车充电桩电路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发生电路故障的现象。

A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然而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常多采用外置裸露的安装结构,其缺少对外界碰撞冲击进行缓冲保护的措施,使得充电桩在受到外力碰撞时容易发生损坏的情况,降低了充电桩的使用安全性,同时也无法对充电枪的充电电路起到即时通断的操作,使得充电枪容易发生电路故障的现象,进而不利于长时间稳定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底座和安装座;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两侧外壁均连接导线,且导线的自由端连接有充电枪;所述安装座焊接在充电桩本体的底部,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套接固定在底座的竖直端外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焊接在充电桩本体的顶部;所述立杆的内壁底端粘贴有阻尼杆,且阻尼杆的顶部弹性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壁底部转动连接有侧位辊;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遮光棚,且遮光棚的截面为倒V形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立杆的内壁焊接有卡接母座,所述伸缩杆的外壁焊接有卡接公头,且卡接公头与卡接母座之间对应卡接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金属弹片的两端分别与立杆的外壁和遮光棚的内壁弹性连接;两个所述金属弹片均为弧形平滑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防撞辊;所述防撞辊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连接架,且连接架的两侧平行端均焊接在安装座的外壁;所述防撞辊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防撞辊的横截面呈环形且等角度结构分布;所述防撞辊的外壁等距包裹有充气垫。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枪头护套;所述枪头护套设置在充电桩本体的外壁;所述枪头护套的外壁粘贴有橡胶护套,且橡胶护套的外壁粘贴有绝缘管;所述充电枪嵌设在绝缘管的内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绝缘管的内壁且靠近开口端一侧嵌设有弹性网罩;所述绝缘管的内壁沿开口方向依次平行嵌设有内电极板和外电极板;所述内电极板和外电极板的对应面分别设置有电极插头和电极插管,且电极插头与电极插管对应卡接固定。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汽车充电桩通过设置的多个呈环形结构的防撞辊,能够在汽车充电桩受到汽车碰撞冲击时,使得防撞辊受力发生自转的现象,从而对汽车碰撞冲击力起到变向缓冲卸力的作用,降低汽车充电桩受到的损坏程度,进而提高了汽车充电桩的使用安全性。(2):该汽车充电桩通过设置的绝缘管,既能够对充电枪与汽车充电桩连接处起到绝缘密封保护的作用,提高充电枪连接处的安全性,同时配合内电极板和外电极板的对应卡接效果,也实现了充电枪充电电路即时通断的效果,确保了汽车充电桩电路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发生电路故障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立杆连接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枪头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绝缘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撞辊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遮光棚;2、金属弹片;3、立杆;31、伸缩杆;32、卡接公头;33、卡接母座;34、侧位辊;35、阻尼杆;4、充电枪;5、导线;6、充电桩本体;7、防撞辊;71、连接架;72、充气垫;8、底座;9、安装座;10、枪头护套;101、橡胶护套;102、绝缘管;103、内电极板;104、电极插头;105、电极插管;106、外电极板;107、弹性网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6、底座8和安装座9;充电桩本体6的两侧外壁均连接导线5,且导线5的自由端连接有充电枪4;安装座9焊接在充电桩本体6的底部,安装座9的底部套接固定在底座8的竖直端外壁。工作原理:将底座8安装在充电桩的工作地点,安装座9套接在底座8的竖直端顶部,对充电桩本体6进行卡接固定,并且将充电桩本体6外接电源电路进行供电,之后使用人员通过拔出充电枪4,可以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如图2所示,还包括立杆3,立杆3焊接在充电桩本体6的顶部,立杆3的内壁底端粘贴有阻尼杆35,且阻尼杆35的顶部弹性连接有伸缩杆31,伸缩杆31的外壁底部转动连接有侧位辊34,伸缩杆31的顶部设置有遮光棚1,且遮光棚1的截面为倒V形结构,遮光棚1能够对充电桩本体6起到遮光和防雨的作用,保护充电桩的外部环境整洁,同时在阻尼杆35的弹性连接下,使得伸缩杆31能够在侧位辊34的滚动下,在立杆3内上下移动,从而对遮光棚1起到弹性保护的作用。如图2所示,立杆3的内壁焊接有卡接母座33,伸缩杆31的外壁焊接有卡接公头32,且卡接公头32与卡接母座33之间对应卡接固定,在伸缩杆31上下升降的同时,卡接公头32会嵌入都卡接母座33内,从而对伸缩杆31的位置起到限位卡接的效果,进而限制伸缩杆31的伸缩幅度。如图1所示,还包括金属弹片2,金属弹片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金属弹片2的两端分别与立杆3的外壁和遮光棚1的内壁弹性连接,两个金属弹片2均为弧形平滑结构,金属弹片2能够进一步的增大对遮光棚1的弹性缓冲作用,最大化的避免遮光棚1受到外力冲击而发生破损或者断裂的情况。如图1和图5所示,还包括防撞辊7,防撞辊7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连接架71,且连接架71的两侧平行端均焊接在安装座9的外壁,防撞辊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防撞辊7的横截面呈环形且等角度结构分布,防撞辊7的外壁等距包裹有充气垫72,防撞辊7能够在汽车充电桩受到汽车碰撞冲击时,使得防撞辊7受力发生自转的现象,从而对汽车碰撞冲击力起到变向缓冲卸力的作用,降低汽车充电桩本体6受到的损坏程度,并且充气垫72能够对防撞辊7起到降低磨损的现象,保护防撞辊7自身的使用完整度。如图1和图3所示,还包括枪头护套10,枪头护套10设置在充电桩本体6的外壁,枪头护套10的外壁粘贴有橡胶护套101,且橡胶护套101的外壁粘贴有绝缘管102,充电枪4嵌设在绝缘管102的内腔,能够对充电枪4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同时橡胶护套101也能够对充电枪4起到弹性减震的效果,进一步的降低充电枪4的使用磨损程度,保护充电枪4的使用安全。如图4所示,绝缘管102的内壁且靠近开口端一侧嵌设有弹性网罩107,绝缘管102的内壁沿开口方向依次平行嵌设有内电极板103和外电极板106,内电极板103和外电极板106的对应面分别设置有电极插头104和电极插管105,且电极插头104与电极插管105对应卡接固定,在充电枪4嵌入到绝缘管102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6)、底座(8)和安装座(9);所述充电桩本体(6)的两侧外壁均连接导线(5),且导线(5)的自由端连接有充电枪(4);所述安装座(9)焊接在充电桩本体(6)的底部,所述安装座(9)的底部套接固定在底座(8)的竖直端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6)、底座(8)和安装座(9);所述充电桩本体(6)的两侧外壁均连接导线(5),且导线(5)的自由端连接有充电枪(4);所述安装座(9)焊接在充电桩本体(6)的底部,所述安装座(9)的底部套接固定在底座(8)的竖直端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杆(3);所述立杆(3)焊接在充电桩本体(6)的顶部;所述立杆(3)的内壁底端粘贴有阻尼杆(35),且阻尼杆(35)的顶部弹性连接有伸缩杆(31);所述伸缩杆(31)的外壁底部转动连接有侧位辊(34);所述伸缩杆(31)的顶部设置有遮光棚(1),且遮光棚(1)的截面为倒V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3)的内壁焊接有卡接母座(33),所述伸缩杆(31)的外壁焊接有卡接公头(32),且卡接公头(32)与卡接母座(33)之间对应卡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弹片(2);所述金属弹片(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金属弹片(2)的两端分别与立杆(3)的外壁和遮光棚(1)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阳赵新月
申请(专利权)人:高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