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876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壁轨系统,该壁轨系统用于货架系统或类似系统中,包括:至少一根具有U形截面的壁轨(10),该壁轨(10)具有可固定至墙壁(50)的背部(12)和两个侧翼(14),该侧翼(14)从所述背部(12)向墙壁的前方伸出,所述壁轨还具有背侧空腔(15),该空腔(15)纵向延伸于所述背部(12)的后面、朝向所述墙壁;和至少一个连接件(20),该连接件(20)用于连接两根在纵向上彼此相邻的壁轨(10),当两根壁轨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连接件(20)被容纳于所述背侧空腔内。所述连接件(20)可靠地连接、固定和对齐所述壁轨,且不会占用所述U形壁轨的侧翼和背部之间的有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壁轨系统,该壁轨系统用于悬挂货架底托或类似物,以形成灵活且多用途的货架系统。
技术介绍
已知的货架系统广泛地应用在家庭和商业领域,具有大表面积、用于存放书籍、货物、 文件及类似物品。此类货架系统可以以任何方式向上及两侧扩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在某些情形下,特别是在商业领域, 一般采用3米、4米或更高的货架。但是,由于 运输、贮存和拿放的原因,高于1.5 2米的壁轨是不现实和罕见的,因此需要将两根或多 根壁轨上下固定在一起,这就需要一种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能够将两根壁轨纵向连接到一起。普通的竖向壁轨即所谓U型截面壁轨,其与墙壁平行的背部固定在墙壁上,从所述背 部向前伸出两个侧翼。所述侧翼上可设有用于悬挂货架底托或类似物的孔、口或类似结构, 或者设有用于为移动保持元件或类似物导向的竖向凹槽。为了避免对U型壁轨的使用造成 约束,所述背部和所述侧翼之间的空间应尽可能地无阻碍。专利文献GB-A-1 503 214公开了一种U型壁轨,该壁轨具有可固定至墙壁的背部以 及向远离墙壁的方向伸出的两个侧翼,在所述壁轨的纵向方向上延伸有槽,该槽构成靠墙 侧的空腔。专利文献US 3,480,155公开了用于独立式货架的立柱,该立柱具有用于纵向连接两 个相邻的货架立柱的插入式连接件。专利文献EP-A-095 021公开了具有C形横截面的天花^1或墙壁嵌条,嵌条与嵌条的 连接端彼此对齐、通过嵌条连接机构连接到一起,所述嵌条连接^4勾同样也为C形,并插 在所述C形横截面的侧窝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壁轨系统,该壁轨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壁轨和一个连接件,该连接件能够可靠地固定具有u形横截面、在竖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根壁轨,所述壁轨以 不对u形截面的侧翼和背部之间的有用空间构成限制的方式彼此连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壁轨系统包括至少一根具有u形截面的壁轨,该壁 轨具有可固定至墙壁的背部和两个向远离墙壁的方向伸出的侧翼,以及后侧空腔,该后侧 空腔在所述背部的面向墙壁的表面上纵向延伸,还有用于连接两根在竖直方向上彼此相邻 的壁轨的连接件,当所述壁轨处于相连状态时,所述连接件被容纳在所述后侧空腔内。这样,所述连接件在壁轨的端面处将两根彼此相邻的壁轨固定在一起。不过,由于所 述连接件被容纳在位于所述壁轨的背部后面的、靠墙的空腔中,因此连接件没有占据所述u形壁轨的两个侧翼和所述背部之间的有用空间。所以,所述连接件不会阻碍保持件或类似物的安装或竖向移动。本专利技术的壁轨也因此具有一个非常紧凑的设计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壁轨具有位于至少一个纵向末端的第一开口和第 二开口,而所述连接件具有位于任一侧、用于与所述壁轨上的所述开口相啮合的的第一突 起和第二突起。通过所述突起与所述开口的啮合,使得所述壁轨彼此连接和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开口优选为细长孔,该细长孔横向设置,其长方向与所述墙壁的纵向垂直, 在所述连接件的末端设有第一突起,该第一突起用于与互相邻接的壁轨的所述细长孔相啮 合,从而将所述壁轨在纵向上的相对位置固定住。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可以是位于壁轨末端的大致为矩形的缺口 ,而所述第二突起设 在所述连接件的中央、以与所述第二开口啮合,从而将所述壁轨在横向上相对固定住。在用于纵向定位的所述细长孔和用于横向定位的所述矩形缺口的共同作用下,可在纵 向和横向上可靠地固定住所述壁轨的位置,且用连接件定位的所述壁轨结构紧凑、使用简 便、制造成本低。所述连接件优选为两侧具有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的长形扁平金属件。该金属件质轻、 小巧且制造成本低。位于所述连接件末端的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连接件的基准平面成一角度'该角度为60。~85。,优选为75°~85°,所述基准平面与墙壁和U形壁轨的背部所在平面平行。所 述角度的选择使得所述连接件易于将两根壁轨安装和固定到一起'且产生了将两根壁轨结合在一起的弹性力。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位于所述连接件中央的所述两个第二突起通过一个小槽或折缝 彼此相连,所述小槽或折缝增加了所述连接件的强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壁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水平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末端相邻的两根壁轨的主视图;图4为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的两根壁轨的后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壁轨系统的 一个实施例的纵剖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壁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水平剖视图。所述壁轨系统包括具有U形横 截面的壁轨10和用于连接两根相邻壁轨的纵向末端(图3 ~ 5 )的连接件20,该连接件将 两根或多根壁轨上下相接地安装在墙壁上,所述壁轨系统还包括隔墙、框架或类似物。整 个壁轨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壁轨具有可固定至墙壁50的背部12和两个从所述墙壁处向 外伸出的侧翼14。在所述侧翼14的远离墙壁的前端设有凹槽、突起的末端元件或栏杆或 类似物,用于容纳滑动件或可水平置放的货架底托。所述侧翼14的形状和设计不是本发 明的重点。可通过螺紋连接等方式固定至墙壁的所述壁轨10的所述背部12具有向前(即向远离 墙壁的方向)突出的部分,该部分构成靠墙侧的空腔15。用于连接两根竖向相邻的壁轨 10的所述连接件20被容纳在所述空腔15内。图2展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所述连接件20的 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件20为长形片状金属件,且具有两个侧端突起21和两个中央突起22。该两个中央突起22通过凹槽或折缝彼此相连。不过,所述中央突起也可为其它不同的形状。可将所述侧端突起21设计为与所述连接件的主平面垂直,所述主平面平行于墙壁所在平面、亦平行于壁轨10的背部12;或者 也可将所述侧端突起21设计为与所述主平面成一边角a,a为60°-85°,优选为75°~85°; 这种角度设计使得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壁轨的安装更容易。所述连接件20可由弹性材料如 钢板制成,可在其所连接的两根壁轨上施加弹性拉力。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末端相邻的两根壁轨10的主视图,即从墙壁的前方 朝墙壁看过去的视图。图4为通过连接件20连接在一起的两根壁轨10的后视图。所述壁轨10的背部具有向前突起的中央部分12a,从而在其背部(靠墙侧)形成空 腔15。用于连接两根末端相邻的壁轨10的所述连接件20被容纳在所述空腔15中,如图 1、 4和5所示。在所述壁轨10的中央部分12a设有孔18,该孔18用于将所述壁轨固定至墙壁。在向前突起的所述中央部分12a上靠近壁轨的纵向末端的位置还设有开口 17、 19。 第一开口 17为横向设置的细长孔,而第二开口 19为矩形,设置在所述中央部分12a的末 端。为了将两根壁轨连接到一起,使连接件20的侧端突起21与所述第一开口 17啮合, 从而使得两根壁轨在纵向上彼此固定(见图5)。而连接件20的所述中央突起22与两个 相邻放置的第二开口 19啮合,从而使得两根壁轨在横向上彼此固定。所述连接件20与所 述壁轨在四个位置的啮合也使得两根U形壁轨的空间方向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带有突起21、 22的所述连接件20 的具体形状、以及壁轨10上的所述开口 17、 19的具体形状和位置可以有多种。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壁轨和连接件,该连接件可将壁轨可靠地连接、固定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壁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根具有U形截面的壁轨(10),该壁轨(10)具有可固定至墙壁(50)的背部(12)和两个侧翼(14),该侧翼(14)从所述背部(12)向墙壁的前方伸出,所述壁轨还具有背侧空腔(15),该空腔(15)纵向延伸于所述背部(12)的后面、朝向所述墙壁;和 至少一个连接件(20),该连接件(20)用于连接两根在纵向上彼此相邻的壁轨(10),当两根壁轨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连接件(20)被容纳于所述背侧空腔(15)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EP 2006-3-3 06110619.11. 壁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根具有U形截面的壁轨(10),该壁轨(10)具有可固定至墙壁(50)的背部(12)和两个侧翼(14),该侧翼(14)从所述背部(12)向墙壁的前方伸出,所述壁轨还具有背侧空腔(15),该空腔(15)纵向延伸于所述背部(12)的后面、朝向所述墙壁;和至少一个连接件(20),该连接件(20)用于连接两根在纵向上彼此相邻的壁轨(10),当两根壁轨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连接件(20)被容纳于所述背侧空腔(15)内。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壁轨(10)具有第一开口 (17)和 第二开口 (19),所述开口位于所述背部(12)的至少一个纵向末端处,所述连接件(20) 的两侧均具有第一突起(21 )和第二突起(22),所述突起用于与壁轨上的所述开口相啮合。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 (17)为细长孔,该细长 孔的长方向与所述壁轨(10)的纵向垂直,连接件(20)的所述第一突起(21 )设在所述 连接件的侧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尔弗拉姆哈尔门
申请(专利权)人:鲁道夫博纳克元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