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8485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其可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一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单链核苷酸与第一脂质体混合而发生复合反应形成第一单链核苷酸连接在第一脂质体上的第一产物,将第二单链核苷酸与第二脂质体混合而发生复合反应形成第二单链核苷酸连接在第二脂质体上的第二产物,其中,第一单链核苷酸和第二单链核苷酸分别具有互补配对的黏性末端;将第一产物和第二产物混合,通过第一单链核苷酸和第二单链核苷酸的黏性末端的反应形成水凝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
,具体涉及一种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凝胶是一类含有亲水基团,能被水溶胀并保持其完整三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由于水凝胶的结构与为细胞提供生物环境的细胞外基质十分相似,因而,水凝胶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水凝胶可包载用于外敷的药物,由于水凝胶可释放该药物,则该水凝胶可用于药物的外敷。然而现有技术的水凝胶由于其本身的性质,其对于所包载的药物的释放不能很好的控制,例如对于药物的释放过快等,而不能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水凝胶对于包载物释放由于不能很好控制而释放过快的问题,提供一种释放包载物缓慢的水凝胶。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单链核苷酸与第一脂质体混合而发生复合反应形成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连接在所述第一脂质体上的第一产物,将第二单链核苷酸与第二脂质体混合而发生复合反应形成所述第二单链核苷酸连接在所述第二脂质体上的第二产物,其中,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和所述第二单链核苷酸分别具有互补配对的黏性末端;将所述第一产物和所述第二产物混合,通过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和第二单链核苷酸的黏性末端的反应形成水凝胶。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和所述第二单链核苷酸均为单链寡核苷酸。进一步优选的是,在形成所述第一产物和所述第二产物之前还包括:将包载物分别与所述第一脂质体、所述第二脂质体混合,以使所述第一脂质体和所述第二脂质体分别对所述包载物进行包载。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包载物为药品或者化妆品。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将所述第一产物和所述第二产物混合,通过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和第二单链核苷酸的黏性末端的反应形成水凝胶之后还包括:向所述水凝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所述第一脂质体和第二脂质体发生变性,以使至少部分所述包载物脱离所述第一脂质体和第二脂质体。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形成第一产物和所述第二产物包括:将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所述第一脂质体、连接物混合发生复合反应,所述连接物将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和第一脂质体连接,得到所述第一产物;将所述第二单链核苷酸、所述第二脂质体、连接物混合发生复合反应,所述连接物将所述第二单链核苷酸和第二脂质体连接,得到所述第二产物。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物为穿膜肽。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凝胶,包括:多个第一单链核苷酸、第一脂质体、第二单链核苷酸、第二脂质体;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和所述第二单链核苷酸分别具有互补配对的黏性末端,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连接在第一脂质体上,所述第二单链核苷酸连接在第二脂质体上,且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与所述第二单链核苷酸通过各自的所述黏性末端相互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脂质体中包载有包载物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包载物为药品或者化妆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水凝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1第一单链核苷酸;12第二单链核苷酸;21第一脂质体;22第二脂质体;10水凝胶;4包载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在图中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在下文中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凝胶10的制备方法,包括:S11、将第一单链核苷酸11与第一脂质体21混合而发生复合反应形成第一单链核苷酸11连接在第一脂质体21上的第一产物,将第二单链核苷酸12与第二脂质体22混合而发生复合反应形成第二单链核苷酸12连接在第二脂质体22上的第二产物,其中,第一单链核苷酸11和第二单链核苷酸12分别具有互补配对的黏性末端。其中,也就是说第一单链核苷酸11的黏性末端和第二单链核苷酸12的黏性末端是可相互配对的。第一产物和第二产物是作为形成水凝胶10的中间产物。需要说明的是,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在水中磷脂分子亲水头部插入水中,脂质体疏水尾部伸向空气,搅动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直径25~1000nm不等。其中,药剂学定义脂质体: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体。而第一脂质体21和第二脂质体22可以是相同的脂质体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脂质体材料。S12、将第一产物和第二产物混合,通过第一单链核苷酸11和第二单链核苷酸12的黏性末端的反应形成水凝胶10(即DNA水凝胶10)。其中,也就是说当第一产物和第二产物混合时,任意一个第一单链核苷酸11的黏性末端会与一个第二单链核苷酸12的黏性末端相结合,形成一个单链核苷酸。又由于每个第一单链核苷酸11连接一个第一脂质体21、每个第二单链核苷酸12连接一个第二脂质体22,则上述两个黏性末端的结合使得该第一脂质体21和第二脂质体22由一个单链核苷酸连接。因此,当多个第一单链核苷酸11和多个第二单链核苷酸12相结合会使得多个第一脂质体21和第二脂质体22通过多个单链核苷酸连接。本实施例的水凝胶10的制备方法中,通过多个单链核苷酸的将多个脂质体相互连接,如多个脂质体和多个链核苷酸连接成网状,从而形成由脂质体构成的水凝胶10。由于脂质体自身的稳定性,因此可以对该脂质体的性质进行比较好的控制。也就是说通过改变脂质体的性质而实现对其包载物4的释放的控制,如使位于脂质体中的包载物4能够缓慢释放至脂质体外,从而实现本实施例的水凝胶10能够使其包载物4缓慢释放。与现有技术的非脂质体形成的水凝胶10相比较,本实施例的水凝胶10因为其能够缓慢释放药物,从而能够更好的运用于药物的外敷。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水凝胶10中具有多个脂质体,因此其可实现大量包载物4的在水凝胶10的富集,从而提高水凝胶10的包载能力。实施例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凝胶10的制备方法,包括:S21、将包载物4分别与第一脂质体21、第二脂质体22混合,以使第一脂质体21和第二脂质体22分别对包载物4进行包载。其中,也就是说,在特定的条件下,包载物4会进入第一脂质体21和第二脂质体22之中。具体的,包载物4为药品或者化妆品,或者其它适用的包载物4。需要说明的是,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在水中磷脂分子亲水头部插入水中,脂质体疏水尾部伸向空气,搅动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直径25~1000nm不等。其中,药剂学定义脂质体: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体。而第一脂质体21和第二脂质体22可以是相同的脂质体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脂质体材料。其中,包载物4在第一脂质体21的体系中的包载率会受到脂质体的性质(包括其电性、组成磷脂、掺杂物等)、包载物4的性质(包括其电性、亲疏水性、分子大小等)以及包载方式的影响,且包载物4在第一脂质体21的体系中的包载率一般为1%~100%。包载物4在第二脂质体22体系中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第一单链核苷酸与第一脂质体混合而发生复合反应形成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连接在所述第一脂质体上的第一产物,将第二单链核苷酸与第二脂质体混合而发生复合反应形成所述第二单链核苷酸连接在所述第二脂质体上的第二产物,其中,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和所述第二单链核苷酸分别具有互补配对的黏性末端;将所述第一产物和所述第二产物混合,通过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和所述第二单链核苷酸的黏性末端的反应形成水凝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第一单链核苷酸与第一脂质体混合而发生复合反应形成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连接在所述第一脂质体上的第一产物,将第二单链核苷酸与第二脂质体混合而发生复合反应形成所述第二单链核苷酸连接在所述第二脂质体上的第二产物,其中,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和所述第二单链核苷酸分别具有互补配对的黏性末端;将所述第一产物和所述第二产物混合,通过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和所述第二单链核苷酸的黏性末端的反应形成水凝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和所述第二单链核苷酸均为单链寡核苷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第一产物和所述第二产物之前还包括:将包载物分别与所述第一脂质体、所述第二脂质体混合,以使所述第一脂质体和所述第二脂质体分别对所述包载物进行包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载物为药品或者化妆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产物和所述第二产物混合,通过所述第一单链核苷酸和所述第二单链核苷酸的黏性末端的反应形成水凝胶之后还包括: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雨丹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