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当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828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当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农业防治;2)合理施肥3)土壤消毒;4)药剂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当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清晰、通俗易懂,适合专业或者是普通的工作人员参考和使用,且使用的药剂均是常见、易得的,药剂价格合理,经济负担小,有效降低了成本,防治效果良好。

A Control Method of Root Rot of Angelica sinen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当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病害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当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岷归、秦归、西当归、川归等,主产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以甘肃的产量最大,品质最好。根腐病在整个当归生长季节均可发生,发病初期,仅少数侧根和须根感染病害,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向主根扩展,早期发病植株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重,植株上部叶片出现萎蔫,但早晚可以恢复,几天后,萎蔫症状不再恢复。挖取发病植株,可见主根呈黄褐色,腐烂,只剩下纤维状物,极易从土中拔起。地上部分植株矮小,叶片出现椭圆形褐色斑块,严重时叶片枯黄下垂,最终整株死亡。病原菌为多种镰孢菌复合侵染,主要有燕麦镰孢菌(Fusariumavenaceum)、茄病镰孢菌(Fusariumsonali)、尖孢镰孢菌(Fusariumoxysporum)、芬芳镰孢菌(Fusariumredolens)、串珠镰孢菌(Fusariummoniliforme)、木贼镰孢菌(Fusariumequiseti)、拟枝孢镰孢菌(Fusariumsporotrichioides),均可为害当归根部。病菌在土壤内和种苗上越冬,成为羿年的初侵染源。一般在5月初开始发病,6月逐渐加重,7~8月达到发病高峰,一直延续到收获期。地下害虫造成伤口、灌水过量和雨后田间积水、根系发育不良等因素加重发病。当归根腐病在甘肃省岷县、渭源县和漳县中度发生。而对于当归根腐病,由于这类的病害多是很早以前就出现,这样在防治的过程中,普通的方法或者一些简单而常见的方法就没有非常良好的效果,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方法合理、实施简单、效果良好的当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当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农业防治: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3年以上;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病穴;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的病株残体;深翻土地,将病原菌压于土壤深层;平整土地,避免低洼积水;2)合理施肥: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施腐熟农家肥3000kg/亩以上,或施腐熟油渣100kg/亩,或施炒熟的油菜籽15~20kg/亩,同时配施磷酸二铵或三元复合肥30kg/亩;或一次基施当归硫基长效专用肥70~80kg/亩;3)土壤消毒:种植田块进行土壤消毒30d,消毒是采用棉隆30kg/亩、或石灰氮80kg/亩、或氰胺化钙80kg/亩;4)药剂防治:移栽前当归苗浸根,浸根方法为:在10kg清水中,先加入3%的甲霜·噁霉灵水剂500倍液充分搅匀,再加入41.7%的氟吡菌酰胺悬浮剂400倍液,浸根15min,捞出后阴凉处晾干后,即可移栽;当归生长后期药剂灌根,所用药剂为10亿芽孢/克的EC-枯草芽孢杆菌WP1:200倍液,用量为灌根30mL/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当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清晰、通俗易懂,适合专业或者是普通的工作人员参考和使用,且使用的药剂均是常见、易得的,药剂价格合理,经济负担小,有效降低了成本,防治效果良好。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用制剂来源:甲霜噁霉灵水剂:河北中保绿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拜耳股份公司。EC-枯草芽孢杆菌WP:保定市科绿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例1:一种当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农业防治: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3年以上;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病穴;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的病株残体;深翻土地,将病原菌压于土壤深层;平整土地,避免低洼积水;2)合理施肥: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施腐熟农家肥3000kg/亩以上,或施腐熟油渣100kg/亩,或施炒熟的油菜籽15~20kg/亩,同时配施磷酸二铵或三元复合肥30kg/亩;或一次基施当归硫基长效专用肥70~80kg/亩;3)土壤消毒:种植田块进行土壤消毒30d,消毒是采用棉隆30kg/亩、或石灰氮80kg/亩、或氰胺化钙80kg/亩;4)药剂防治:移栽前当归苗浸根,浸根方法为:在10kg清水中,先加入3%的甲霜·噁霉灵水剂500倍液充分搅匀,再加入41.7%的氟吡菌酰胺悬浮剂400倍液,浸根15min,捞出后阴凉处晾干后,即可移栽;当归生长后期药剂灌根,所用药剂为10亿芽孢/克的EC-枯草芽孢杆菌WP1:200倍液,用量为灌根30mL/株。实施例2:2017-2018年连续两年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当归主产区通过提出的农业防治、合理施肥、土壤消毒和种植前药剂浸根综合措施进行试验,对照组(CK)不采取以上措施。于当年当归收获时进行防治效果调查,其中: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病情指数=[Σ(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数值)]×100防效(%)=[(对照组病情指数-处理组病情指数)/对照组病情指数]×100增产率(%)=[(处理组产量-对照组产量)/对照组产量]×100表12017年定西市岷县麻子川试验结果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效(%)产量(kg/hm2)增产率(%)处理组4.507.7684.5817327.0061.36对照组(CK)65.2050.32—10738.00—表22018年定西市岷县阿坞镇试验结果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效(%)产量(kg/hm2)增产率(%)处理组5.148.5782.9016515.7553.95对照组(CK)69.2850.12—10727.7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当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农业防治: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3年以上;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病穴;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的病株残体;深翻土地,将病原菌压于土壤深层;平整土地,避免低洼积水;2)合理施肥: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施腐熟农家肥3000kg/亩以上,或施腐熟油渣100kg/亩,或施炒熟的油菜籽15~20kg/亩,同时配施磷酸二铵或三元复合肥30kg/亩;或一次基施当归硫基长效专用肥70~80kg/亩;3)土壤消毒:种植田块进行土壤消毒30d,消毒是采用棉隆30kg/亩、或石灰氮80kg/亩、或氰胺化钙80kg/亩;4)药剂防治:移栽前当归苗浸根,浸根方法为:在10kg清水中,先加入3%的甲霜·噁霉灵水剂500倍液充分搅匀,再加入41.7%的氟吡菌酰胺悬浮剂400倍液,浸根15min,捞出后阴凉处晾干后,即可移栽;当归生长后期药剂灌根,所用药剂为10亿芽孢/克的EC‑枯草芽孢杆菌WP1:200倍液,用量为灌根30mL/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当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农业防治: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3年以上;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病穴;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的病株残体;深翻土地,将病原菌压于土壤深层;平整土地,避免低洼积水;2)合理施肥: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施腐熟农家肥3000kg/亩以上,或施腐熟油渣100kg/亩,或施炒熟的油菜籽15~20kg/亩,同时配施磷酸二铵或三元复合肥30kg/亩;或一次基施当归硫基长效专用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永红曹素芳龚成文冯守疆陈爱昌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