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蒙古栎嵌芽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8275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蒙古栎嵌芽接方法,涉及蒙古栎无性繁育技术领域,包括具体步骤包括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采穗母树,接穗随用随采,准备好嫁接用的刀片,绑条用聚氯乙稀薄膜,砧木选择5年生蒙古栎幼树,为减少接芽在空气中暴露时间,采用双人嫁接,1人削砧木,1人取接芽,砧木切削下口内削45°,接芽外削45°,保证接芽嵌入砧木,接口嵌合,同时,在砧木切削处下面划1条长度2cm左右直线,深至韧皮部的刀口,为放水线等,该方法大大提高了蒙古栎无性繁育的成活率,减少了穗条的使用,能够更多地提供优良无性系,与组培方式繁育相比较,大大降低了繁育成本,加快了蒙古栎良种化繁育进程,是一种易于推广应用的新的蒙古栎繁育技术。

A budding method of Quercus mongolic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蒙古栎嵌芽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蒙古栎无性繁育
,具体涉及一种蒙古栎嵌芽接方法。
技术介绍
蒙古栎(Quecusmongolica)是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是中国东北林区中主要的次生林树种。生于海拔200m~2100m的山地,在东北地区常生于海拔600m以下,在华北常生于海拔800m以上,常在阳坡、半阳坡形成小片纯林或与桦树等组成混交林。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蒙古栎是营造防风林、水源涵养林及防火林的优良树种,孤植、丛植或与其它树木混交成林均甚适宜。其叶片可饲柞蚕;木材可供车船、建筑、坑木等用材,压缩木可供作机械零件;种子可酿酒或作饲料;树皮入药有收敛止泻及治痢疾之效,同时其也是很好的生物质能源树种,是东北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木本植物,但是野生蒙古栎良种化繁育发展缓慢。因此国内外对蒙古栎的研究文献较多。目前,蒙古栎的繁殖方法主要是种子繁殖,此外,蒙古栎试管苗、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也被应用于蒙古栎的优良基因保存。在林业生产实际过程中,多采用实生繁育,但由于蒙古栎种子繁殖容易造成变异,其优良性状无法固定,而且蒙古栎试管苗的快繁技术不易在实际生产中推广,扦插、嫁接繁殖成活率很低。对蒙古栎嫁接技术的研究,霍锡敏、寇锦、高晗、刘红梅等对劈接的嫁接技术进行了阐述,最高嫁接成活率为56%。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蒙古栎嵌芽接方法,该方法能提高蒙古栎嫁接成活率,并且加快了蒙古栎良种化繁育进程。(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蒙古栎嵌芽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接穗前,首先应选好采穗母树,采穗母树应生长健壮、无病虫害;2)接穗随用随采,如需短暂贮藏,运输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且贮藏时间不超过2-3d;3)准备好嫁接用的刀片,用新的剃须刀片即可;4)绑条用聚氯乙稀薄膜;5)砧木选择5年生蒙古栎幼树,嫁接部粗度0.5cm以上、长度10cm以上,且接芽粗度不大于砧木的粗度,株行距30cm×30cm,保证嫁接后通风透光;6)为减少接芽在空气中暴露时间,采用双人嫁接,1人削砧木,1人取接芽,要求:快,嫁接过程一刀完成、准,为保证保证芽基部完全取出,深度略过木质部、稳,保证切面平直,砧木切削与接芽切口长度相同;7)砧木切削下口内削45°,接芽外削45°,保证接芽嵌入砧木,接口嵌合;8)将接芽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接口嵌合完整,用塑料薄膜绑紧,系实;9)嫁接40天后解绑带,如在圃地嫁接,应去除3级苗和杂草以保证通风透光;10)其他管理方式与常规育苗管理方式相同。进一步的,步骤1)中,穗条是木质化较好的当年发育枝。进一步的,步骤2)中,在贮藏时穗条要用塑料膜包好,要通风,里面放些湿苔藓或湿锯末等,或蘸保水剂。进一步的,步骤3)中,刀片反复使用时需消毒,消毒后待酒精完全挥发时在使用。进一步的,步骤4)中,聚氯乙稀薄膜,裁成宽1cm,长45cm-50cm。进一步的,步骤7)中,在砧木切削处下面划1条长度2cm左右直线,深至韧皮部的刀口,为放水线。(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蒙古栎嵌芽接方法,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成本低,与组培方式繁育相比较,大大降低了繁育成本。2、过程简单,双人嫁接,且不需要长期观测。3、成活率高,由于嫁接成活至落叶期时间较长,其生长较好,因此苗木健壮。4、繁殖系数较高,一般一个穗条长度为10cm左右,劈接方式只能形成一个植株,而采用芽接方式一个穗条可以取3-4个芽,既形成了3-4个植株,因此大大提高了其繁殖系数。5、双人嫁接时快,嫁接过程一刀完成、准,深度略过木质部、稳,保证切面平直,砧木切削与接芽切口长度相同,嫁接效果好,提高了繁殖成活率。该方法大大提高了蒙古栎无性繁育的成活率,减少了穗条的使用,能够更多地提供优良无性系,与组培方式繁育相比较,大大降低了繁育成本,加快了蒙古栎良种化繁育进程,是一种易于推广应用的新的蒙古栎繁育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蒙古栎嵌芽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接穗前,首先选好采穗母树,采穗母树应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穗条是木质化较好的当年发育枝;2)接穗随用随采,如需短暂贮藏,运输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且贮藏时间一般不超过2-3d,贮藏时要用塑料膜包好,要通风,里面放些湿苔藓或湿锯末等,或蘸保水剂;3)准备好嫁接用的刀片,用新的剃须刀片即可,反复使用时需消毒,但酒精必须完全挥发后再使用;4)绑条用聚氯乙稀薄膜,裁成宽1cm,长45cm-50cm;5)砧木选择5年生蒙古栎幼树,嫁接部粗度0.5cm以上、长度10cm以上,且接芽粗度不大于砧木的粗度,株行距30cm×30cm,保证嫁接后通风透光;6)为减少接芽在空气中暴露时间,采用双人嫁接,1人削砧木,1人取接芽,要求:快,嫁接过程一刀完成、准,深度略过木质部(保证芽基部完全取出)、稳,保证切面平直,砧木切削与接芽切口长度相同;7)砧木切削下口内削45°,接芽外削45°,保证接芽嵌入砧木,接口嵌合,同时,在砧木切削处下面划1条长度2cm左右直线,深至韧皮部的刀口,为放水线;8)将接芽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接口嵌合完整,用塑料薄膜绑紧,系实;9)嫁接40天后解绑带,如在圃地嫁接,应去除3级苗和杂草以保证通风透光;10)其他管理方式与常规育苗管理方式相同。嫁接试验: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示的蒙古栎嵌芽接方法和其他嫁接方法在不同的嫁接时间进行蒙古栎嫁接,2016-2018年连续3年嫁接试验,其3年平均嫁接成活率、新梢平均长度和平均直径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表1:注:字母a、b、c表示差异显著性分析(P<0.05);数值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表2:注:字母a、b、c表示差异显著性分析(P<0.05);数值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由上述表1和表2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连续3年的平均嫁接成活率均>62.4%,其新梢平均长度和平均直径分别为51.03cm和16.78mm。综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成本低,与组培方式繁育相比较,大大降低了繁育成本。2、过程简单,双人嫁接,且不需要长期观测。3、成活率高,由于嫁接成活至落叶期时间较长,其生长较好,因此苗木健壮。4、繁殖系数较高,一般一个穗条长度为10cm左右,劈接方式只能形成一个植株,而采用芽接方式一个穗条可以取3-4个芽,既形成了3-4个植株,因此大大提高了其繁殖系数。5、双人嫁接时快(嫁接过程一刀完成)、准(深度略过木质部)、稳(保证切面平直,砧木切削与接芽切口长度相同),嫁接效果好,提高了繁殖成活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蒙古栎嵌芽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接穗前,首先应选好采穗母树,采穗母树应生长健壮、无病虫害;2)接穗随用随采,如需短暂贮藏,运输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且贮藏时间不超过2‑3d;3)准备好嫁接用的刀片,用新的剃须刀片即可;4)绑条用聚氯乙稀薄膜;5)砧木选择5年生蒙古栎幼树,嫁接部粗度0.5cm以上、长度10cm以上,且接芽粗度不大于砧木的粗度,株行距30cm×30cm,保证嫁接后通风透光;6)为减少接芽在空气中暴露时间,采用双人嫁接,1人削砧木,1人取接芽,要求:快,嫁接过程一刀完成、准,为保证保证芽基部完全取出,深度略过木质部、稳,保证切面平直,砧木切削与接芽切口长度相同;7)砧木切削下口内削45°,接芽外削45°,保证接芽嵌入砧木,接口嵌合;8)将接芽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接口嵌合完整,用塑料薄膜绑紧,系实;9)嫁接40天后解绑带,如在圃地嫁接,应去除3级苗和杂草以保证通风透光;10)其他管理方式与常规育苗管理方式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蒙古栎嵌芽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接穗前,首先应选好采穗母树,采穗母树应生长健壮、无病虫害;2)接穗随用随采,如需短暂贮藏,运输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且贮藏时间不超过2-3d;3)准备好嫁接用的刀片,用新的剃须刀片即可;4)绑条用聚氯乙稀薄膜;5)砧木选择5年生蒙古栎幼树,嫁接部粗度0.5cm以上、长度10cm以上,且接芽粗度不大于砧木的粗度,株行距30cm×30cm,保证嫁接后通风透光;6)为减少接芽在空气中暴露时间,采用双人嫁接,1人削砧木,1人取接芽,要求:快,嫁接过程一刀完成、准,为保证保证芽基部完全取出,深度略过木质部、稳,保证切面平直,砧木切削与接芽切口长度相同;7)砧木切削下口内削45°,接芽外削45°,保证接芽嵌入砧木,接口嵌合;8)将接芽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接口嵌合完整,用塑料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杨雨春及利王芳王元兴张忠辉陆志民刘卫胜沈广平吴培莉许延国韩玉霞于海洋赵珊珊张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