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225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由转动机构及固定封装在转动机构上的柔性活动板组成,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端的活动块及中间的两轴齿轮组,所述两轴齿轮组由中间的连接板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两边的反向对称分布的齿条机构组成,所述齿条机构包括多组中间活动块、活动块包圆、齿轮连接板及齿轮;所述柔性活动板为弹性体并实现自动复位的全贴合柔性复合板。柔性活动板隔离屏与转动机构,有效防止屏下镂空,使用时候不会造成屏下影射,与转动机构一体式设计,实现同步转动,自动补偿与复位,满足弯折与展平,重复使用效果达20万次以上,精简了转动机构的结构设计,满足精度需求。

Two-Axis External Folding Lower Rack Rotating Mechanism for Fully-Fitte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柔性屏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屏应用的连接轴,特指一种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
技术介绍
柔性屏幕,指的是柔性OLED。柔性屏幕的成功量产不仅重大利好于新一代高端智能手机的制造,也因其低功耗、可弯曲的特性对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带来深远的影响,未来柔性屏幕将随着个人智能终端的不断渗透而广泛应用。柔性屏手机是指采用可弯曲、柔韧性佳屏幕的手机,因为形似芒卷,又被称为卷芒手机。相较于传统屏幕,柔性屏幕优势明显,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功耗上也低于原有器件,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基于其可弯曲、柔韧性佳的特性,其耐用程度也大大高于以往屏幕,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要实现柔性屏折叠功能,除了屏幕本身之外,实现折叠的连接组件,即折弯处的连接轴设计亦是最大的技术难题。当屏幕本身安装上转动组件之后,由于屏与机械组件中间的镂空,没有填充物遮挡,当屏幕点亮以后会出现影射的条纹,在使用的时候体验感会变差,而且转动组件零配件过多的问题也会给产品本身带来成本增加、制造繁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由转动机构及固定封装在转动机构上的柔性活动板组成,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端的活动块及中间的两轴齿轮组,所述两轴齿轮组由中间的连接板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两边的反向对称分布的齿条机构组成,所述齿条机构包括多组中间活动块、活动块包圆、齿轮连接板及齿轮;所述柔性活动板为弹性体并实现自动复位的全贴合柔性复合板。特别的,所述连接板由上连接板及下连接板组成,所述上连接板上设有多个半圆弧卡位,所述下连接板上设有多个齿轮卡位。特别的,所述齿轮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第三齿轮组成。特别的,所述齿轮连接板由第一齿轮连接板、第二齿轮连接板、第三齿轮连接板及第四齿轮连接板组成。特别的,所述活动块包圆包括第一活动块包圆及第二活动块包圆,实现阻尼、扭力、连接与定位,并且在180度的时候实现限位与卡点。特别的,所述中间活动块包括第一中间活动块、第二中间活动块及第三中间活动块。特别的,所述柔性活动板由软胶及设置于所述软胶中间的弹簧体组成,所述软胶与所述弹簧体填充式组合。特别的,所述柔性活动板与所述转动机构同步拉伸及复位,且所述柔性活动板与所述转动机构表面贴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柔性活动板隔离屏与转动机构,有效防止屏下镂空,使用时候不会造成屏下影射,与转动机构一体式设计,实现同步转动,自动补偿与复位,满足弯折与展平,重复使用效果达20万次以上,精简了转动机构的结构设计,满足精度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整体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0度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中上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中下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中活动块包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包括结构主体1,所述结构主体1由转动机构2及固定封装在转动机构2上的柔性活动板3组成,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两端的活动块4及中间的两轴齿轮组5,所述两轴齿轮组5由中间的连接板6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6两边的反向对称分布的齿条机构7组成,所述齿条机构7包括多组中间活动块8、活动块包圆9、齿轮连接板10及齿轮11;所述柔性活动板3为弹性体并实现自动复位的全贴合柔性复合板。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6由上连接板61及下连接板62组成,所述上连接板61上设有多个半圆弧卡位611,所述下连接板62上设有多个齿轮卡位621。所述齿轮11由第一齿轮111、第二齿轮112及第三齿轮113组成。所述齿轮连接板10由第一齿轮连接板101、第二齿轮连接板102、第三齿轮连接板103及第四齿轮连接板104组成。所述活动块包圆9包括第一活动块包圆91及第二活动块包圆92,实现阻尼、扭力、连接与定位,并且在180度的时候实现限位与卡点。所述中间活动块8包括第一中间活动块81、第二中间活动块82及第三中间活动块83。所述柔性活动板3由软胶及设置于所述软胶中间的弹簧体组成,所述软胶与所述弹簧体填充式组合。所述柔性活动板3与所述转动机构2同步拉伸及复位,且所述柔性活动板3与所述转动机构2表面贴合。本实施例技术原理:柔性活动板隔离屏与转动机构,有效防止屏下镂空,使用时候不会造成屏下影射,与转动机构一体式设计,实现同步转动,自动补偿与复位,满足弯折与展平,重复使用效果达20万次以上,精简了转动机构的结构设计,满足精度需求。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技术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由转动机构及固定封装在转动机构上的柔性活动板组成,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端的活动块及中间的两轴齿轮组,所述两轴齿轮组由中间的连接板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两边的反向对称分布的齿条机构组成,所述齿条机构包括多组中间活动块、活动块包圆、齿轮连接板及齿轮;所述柔性活动板为弹性体并实现自动复位的全贴合柔性复合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由转动机构及固定封装在转动机构上的柔性活动板组成,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端的活动块及中间的两轴齿轮组,所述两轴齿轮组由中间的连接板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两边的反向对称分布的齿条机构组成,所述齿条机构包括多组中间活动块、活动块包圆、齿轮连接板及齿轮;所述柔性活动板为弹性体并实现自动复位的全贴合柔性复合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由上连接板及下连接板组成,所述上连接板上设有多个半圆弧卡位,所述下连接板上设有多个齿轮卡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第三齿轮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贴合应用的两轴外折下部齿条转动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秀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