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井电泵用抗撞击分离式电缆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8178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油井电泵用抗撞击分离式电缆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半弧形抱箍、第二半弧形抱箍和护罩,第一半弧形抱箍的连接块插入第二半弧形抱箍的对接槽内并用第一连接螺栓固定,第二弧形抱箍与第一半弧形抱箍相对的外侧壁中间部位设有凹槽并在凹槽两端设有连接台,连接台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护罩两端设有U形卡槽,U形卡槽卡接在第二弧形抱箍的上下端面上,护罩上对应第二螺纹孔贯穿有两个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二螺纹孔内旋紧有第二连接螺栓,护罩与第二弧形抱箍的凹槽之间形成电缆安装槽,护罩在电缆安装槽两端设有护板,护板的外侧面设有泄力斜面,护罩内壁在电缆安装槽两端设有管线安装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简便,抗撞击能力大幅提高。

An Anti-impact Separated Cable Protection Device for Electric Pump in Oil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井电泵用抗撞击分离式电缆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井电缆护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井电泵用抗撞击分离式电缆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油井电缆需要用到特定的保护装置安装在泵体和油管上,对电缆进行固定及保护。但是现在的电缆保护装置为一体式结构,在安装前需要先将电缆及管线事先卡进对应的卡槽内,管线及电缆在安装过程中会出现窜动。操作人员需要在控制抱箍安装位置的同时还要控制管线及电缆不能窜出来,这就给护罩安装过程带来不小的麻烦。同时,下井过程中,保护装置时常受到井壁等对其产生的纵向冲击,从而使保护装置发生断裂,失去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油井电泵用抗撞击分离式电缆保护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井电泵用抗撞击分离式电缆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半弧形抱箍、第二半弧形抱箍和护罩,所述第一半弧形抱箍、第二半弧形抱箍互相对接形成抱箍状的结构,所述第一半弧形抱箍与第二半弧形抱箍的连接端面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端面设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半弧形抱箍与第一半弧形抱箍的连接端面上设有对接槽,所述第二半弧形抱箍外侧壁在所述对接槽一侧设有螺栓沉槽,所述对接槽与螺栓沉槽之间贯穿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块插入对接槽内,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一螺纹孔内旋紧有第一连接螺栓,所述第一连接螺栓的螺栓头位于螺栓沉槽内,所述第二弧形抱箍与第一半弧形抱箍相对的外侧壁中间部位设有凹槽并在凹槽两端设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护罩为弧形结构,所述护罩两端设有U形卡槽,所述U形卡槽卡接在第二弧形抱箍的上下端面上,所述护罩上对应第二螺纹孔贯穿有两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第二螺纹孔内旋紧有第二连接螺栓,所述护罩与第二弧形抱箍的凹槽之间形成电缆安装槽,所述护罩在电缆安装槽两端设有护板,所述护板的外侧面设有泄力斜面,所述护罩内壁在电缆安装槽两端设有管线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沉孔,所述第二连接螺栓的螺栓头位于第二安装孔的沉孔内。所述第一半弧形抱箍、第二半弧形抱箍内壁上设有防滑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护罩与抱箍装置分体设计,安装时可先将抱箍装置固定在合适位置,然后只需将电缆与管线放进对应的卡槽内,再扣上护罩即可轻松完成对电缆及管线的固定工作。护罩的护板的外侧面设有泄力斜面,形成纵向泄力面,使其整体抗撞击能力大幅提高。受到冲击时可使护板先行承受撞击,避免电缆及管线与井壁直接接触,从而加强对电缆与管线的保护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中:1-第一半弧形抱箍;2-第二半弧形抱箍;3-护罩;4-连接块;5-第一螺纹孔;6-对接槽;7-螺栓沉槽;8-第一安装孔;9-第一连接螺栓;10-凹槽;11-连接台;12-第二螺纹孔;13-U形卡槽;14-第二安装孔;15-第二连接螺栓;16-护板;17-泄力斜面;18-管线安装槽;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油井电泵用抗撞击分离式电缆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半弧形抱箍1、第二半弧形抱箍2和护罩3,所述第一半弧形抱箍1、第二半弧形抱箍2互相对接形成抱箍状的结构,所述第一半弧形抱箍1与第二半弧形抱箍2的连接端面设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端面设第一螺纹孔5,所述第二半弧形抱箍2与第一半弧形抱箍1的连接端面上设有对接槽6,所述第二半弧形抱箍2外侧壁在所述对接槽6一侧设有螺栓沉槽7,所述对接槽6与螺栓沉槽7之间贯穿有第一安装孔8,所述连接块4插入对接槽6内,所述第一安装孔8、第一螺纹孔5内旋紧有第一连接螺栓9,所述第一连接螺栓9的螺栓头位于螺栓沉槽7内,所述第二弧形抱箍2与第一半弧形抱箍1相对的外侧壁中间部位设有凹槽10并在凹槽10两端设有连接台11,所述连接台11上设有第二螺纹孔12,所述护罩3为弧形结构,所述护罩3两端设有U形卡槽13,所述U形卡槽13卡接在第二弧形抱箍2的上下端面上,所述护罩3上对应第二螺纹孔12贯穿有两个第二安装孔14,所述第二安装孔14、第二螺纹孔12内旋紧有第二连接螺栓15,所述护罩3与第二弧形抱箍2的凹槽10之间形成电缆安装槽,所述护罩3在电缆安装槽两端设有护板16,所述护板16的外侧面设有泄力斜面17,所述护罩3内壁在电缆安装槽两端设有管线安装槽18。所述第二安装孔14内设有沉孔,所述第二连接螺栓15的螺栓头位于第二安装孔14的沉孔内。所述第一半弧形抱箍1、第二半弧形抱箍2内壁上设有防滑纹。本技术护罩3与抱箍装置分体设计,安装时可先将抱箍装置固定在合适位置,然后只需将电缆与管线放进对应的卡槽内,再扣上护罩3即可轻松完成对电缆及管线的固定工作。护罩3的护板16的外侧面设有泄力斜面17,形成纵向泄力面,使其整体抗撞击能力大幅提高。受到冲击时,护板16先行承受撞击,避免电缆及管线与井壁直接接触,从而加强对电缆与管线的保护功能。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井电泵用抗撞击分离式电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弧形抱箍(1)、第二半弧形抱箍(2)和护罩(3),所述第一半弧形抱箍(1)、第二半弧形抱箍(2)互相对接形成抱箍状的结构,所述第一半弧形抱箍(1)与第二半弧形抱箍(2)的连接端面设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端面设第一螺纹孔(5),所述第二半弧形抱箍(2)与第一半弧形抱箍(1)的连接端面上设有对接槽(6),所述第二半弧形抱箍(2)外侧壁在所述对接槽(6)一侧设有螺栓沉槽(7),所述对接槽(6)与螺栓沉槽(7)之间贯穿有第一安装孔(8),所述连接块(4)插入对接槽(6)内,所述第一安装孔(8)、第一螺纹孔(5)内旋紧有第一连接螺栓(9),所述第一连接螺栓(9)的螺栓头位于螺栓沉槽(7)内,所述第二半弧形抱箍(2)与第一半弧形抱箍(1)相对的外侧壁中间部位设有凹槽(10)并在凹槽(10)两端设有连接台(11),所述连接台(11)上设有第二螺纹孔(12),所述护罩(3)为弧形结构,所述护罩(3)两端设有U形卡槽(13),所述U形卡槽(13)卡接在第二半弧形抱箍(2)的上下端面上,所述护罩(3)上对应第二螺纹孔(12)贯穿有两个第二安装孔(14),所述第二安装孔(14)、第二螺纹孔(12)内旋紧有第二连接螺栓(15),所述护罩(3)与第二半弧形抱箍(2)的凹槽(10)之间形成电缆安装槽,所述护罩(3)在电缆安装槽两端设有护板(16),所述护板(16)的外侧面设有泄力斜面(17),所述护罩(3)内壁在电缆安装槽两端设有管线安装槽(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井电泵用抗撞击分离式电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弧形抱箍(1)、第二半弧形抱箍(2)和护罩(3),所述第一半弧形抱箍(1)、第二半弧形抱箍(2)互相对接形成抱箍状的结构,所述第一半弧形抱箍(1)与第二半弧形抱箍(2)的连接端面设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端面设第一螺纹孔(5),所述第二半弧形抱箍(2)与第一半弧形抱箍(1)的连接端面上设有对接槽(6),所述第二半弧形抱箍(2)外侧壁在所述对接槽(6)一侧设有螺栓沉槽(7),所述对接槽(6)与螺栓沉槽(7)之间贯穿有第一安装孔(8),所述连接块(4)插入对接槽(6)内,所述第一安装孔(8)、第一螺纹孔(5)内旋紧有第一连接螺栓(9),所述第一连接螺栓(9)的螺栓头位于螺栓沉槽(7)内,所述第二半弧形抱箍(2)与第一半弧形抱箍(1)相对的外侧壁中间部位设有凹槽(10)并在凹槽(10)两端设有连接台(11),所述连接台(11)上设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超高健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克睿特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远海采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