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发生器及熨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876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及熨烫装置,其中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热组件、第一汽化盖、以及第二汽化盖,其中第一汽化盖和第二汽化盖分别设置在发热组件的两面以形成第一汽化腔和第二汽化腔,第一汽化腔和第二汽化腔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第一通孔相连通,第一汽化腔设置有至少一进水口供外部水进入,第二汽化腔连通至少一出汽孔,外部水依次经过第一汽化腔和第二汽化腔的汽化作用后转化为水蒸汽从出汽孔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增加了汽化行程和汽化面积,使得发热体产生的热量能够被充分利用,提高了产品的热效应,避免了熨烫过程中出现蒸汽滴水的现象。

A Steam Generator and Iro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熨烫装置
本技术涉及衣物护理
,更详而言之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及熨烫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例如蒸汽挂烫机等熨烫装置喷出的灼热水蒸汽可以使衣物的纤维组织软化,从而达到熨烫衣物的效果。水蒸气由设置在蒸汽挂烫机内部的蒸汽发生器产生,水箱内的水被通入到蒸汽发生器内进行加热从而发生汽化,汽化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输汽通道被输出。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蒸汽发生器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方面,一般的蒸汽发生器通常只有单个汽化腔,水在蒸汽发生器内的汽化行程较短,无法充分吸收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导致发热体热量的有效利用率较低,产品的热效应较差,同时还有可能导致熨烫过程中出现局部温度不均匀的现象;另一方面,没有实现水汽分离,产生的水蒸气一般直接从汽化腔排出,由于水箱内的水也是直接通入到汽化腔内的,因此导致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有可能会出现蒸汽滴水的现象,影响熨烫效果。综上所述,本领域亟需一种新的蒸汽发生器及应用该蒸汽发生器的熨烫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及熨烫装置,有效增加了汽化行程和汽化面积,大大提高了水的汽化率,使得发热体产生的热量能够被充分利用,提高了产品的热效应。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及熨烫装置,实现了水汽分离,避免熨烫过程中出现蒸汽滴水的现象,改善了熨烫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产品体验。依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其包括:发热组件、第一汽化盖、以及第二汽化盖,其中所述第一汽化盖和所述第二汽化盖分别设置在所述发热组件的两面以形成第一汽化腔和第二汽化腔,所述第一汽化腔和所述第二汽化腔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汽化腔设置有至少一进水口供外部水进入,所述第二汽化腔连通至少一出汽孔,外部水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汽化腔和所述第二汽化腔的汽化作用后转化为水蒸汽从所述出汽孔排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发热组件包括支撑板和发热管,其中所述发热管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面以使得所述第一汽化腔和所述第二汽化腔都具有汽化作用,所述发热管沿所述支撑板的边缘设置,以增大汽化行程和汽化面积,提升水的汽化率,使得所述发热管的热量能够被充分利用。优选地,所述发热管呈类“U”型。优选地,所述发热管在所述进水口周围的发热面积大于所述发热管在所述第一通孔周围的发热面积,从而在所述进水口附近提供更多的热量,以使得刚刚从所述进水口通入到所述第一汽化腔内的水能够尽可能地被先行汽化,从而达到改善整体汽化效果的目的。优选地,所述发热组件进一步包括多个导流件,所述导流件沿所述发热管的形状走向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以形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引导水蒸汽沿着所述发热管的走向流通,使得经过所述第一汽化腔和所述第二汽化腔的水能够被充分汽化,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发热管热量的利用率,提高了产品的热效应。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沿所述发热组件的长度方向,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一通孔分别设置在所述发热组件相对的两侧,并且所述出汽孔与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同一侧,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水蒸汽在所述第一汽化腔和所述第二汽化腔内的汽化行程最大化。优选地,所述发热组件进一步包括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汽化盖之间以形成一隔离仓,所述隔离仓与所述第一汽化腔被所述隔离件互相隔断独立,所述出汽孔被设置在所述隔离仓,所述隔离仓与所述第二汽化腔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第二通孔相连通,经过所述第二汽化腔的水蒸汽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流通至所述隔离仓内,并通过所述出汽孔被排出,通过这样的设计实现了水汽分离,避免熨烫过程中出现蒸汽滴水的现象。优选地,所述隔离仓设置有多个出汽孔,呈并列排布,从而增大水蒸汽的排出效率。优选地,所述出汽孔处设置有整流罩,从而对输出的水蒸汽起到整流的效果,改善了熨烫效果。优选地,所述隔离件沿所述发热管的中轴线设置,以使得所述发热管的部分管段暴露在所述隔离仓内,以使得水蒸汽在被排出前还能够被进一步充分汽化。依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熨烫装置,其包括上述蒸汽发生器。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说明、附图、以及所附的权利要求进一步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内的水蒸汽流向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一结构示意图,其展示了第一汽化腔内的结构;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展示了第二汽化腔内的结构;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汽化腔的俯视示意图;图中:发热组件10;支撑板11;发热管12;导流件13;隔离件14;隔离仓15;整流罩16;第一汽化盖20;第一汽化腔21;第二汽化盖30;第二汽化腔31;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42;进水口51;出汽孔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参看附图之图1至图6,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热组件10、第一汽化盖20、以及第二汽化盖30,其中所述第一汽化盖20和所述第二汽化盖30分别设置在所述发热组件10的两面以形成第一汽化腔21和第二汽化腔31,所述第一汽化腔21和所述第二汽化腔31之间设置有第一通孔41相连通。所述第一汽化腔21设置有进水口51,所述进水口51适于通过密封介质连接例如水箱等供水装置,外部水通过所述进水口51流入所述第一汽化腔21。所述第二汽化腔31连通出汽孔52,供水蒸汽排出。所述发热组件10通电后为水的汽化提供热量。优选地,所述第一汽化盖20和所述第二汽化盖30通过铆压或螺丝锁附的结构连接于所述发热组件10,并且所述发热组件10与上述两汽化盖之间填充有耐温硅胶,由此来保证所述第一汽化腔21和所述第二汽化腔31的密封性。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51设置在所述第一汽化盖20上,数量被实施为一个,形状呈圆形。但是本领域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组件、第一汽化盖、以及第二汽化盖,其中所述第一汽化盖和所述第二汽化盖分别设置在所述发热组件的两面以形成第一汽化腔和第二汽化腔,所述第一汽化腔和所述第二汽化腔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汽化腔设置有至少一进水口供外部水进入,所述第二汽化腔连通至少一出汽孔,外部水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汽化腔和所述第二汽化腔的汽化作用后转化为水蒸汽从所述出汽孔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组件、第一汽化盖、以及第二汽化盖,其中所述第一汽化盖和所述第二汽化盖分别设置在所述发热组件的两面以形成第一汽化腔和第二汽化腔,所述第一汽化腔和所述第二汽化腔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汽化腔设置有至少一进水口供外部水进入,所述第二汽化腔连通至少一出汽孔,外部水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汽化腔和所述第二汽化腔的汽化作用后转化为水蒸汽从所述出汽孔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支撑板和发热管,其中所述发热管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面以使得所述第一汽化腔和所述第二汽化腔都具有汽化作用,所述发热管沿所述支撑板的边缘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呈类“U”型。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在所述进水口周围的发热面积大于所述发热管在所述第一通孔周围的发热面积。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进一步包括多个导流件,所述导流件沿所述发热管的形状走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祥勋吕宗权郑燕雄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爱佳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