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骆清乡专利>正文

屏风框架连结件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595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屏风框架连结件新结构,涉及一种屏风框架,主要解决易组装、更换等技术问题,相应采用技术方案是,其系为一本体用以连接有二第一支架及二第二支架,而形成一屏风框架,其中,前述之本体其一端之两侧各具有二相对应之凸部,藉以定义出一第一滑槽,并于该本体之适当处具有一卡钩及一对应于卡钩之凸部,藉以定义出一第二滑槽,且于该本体之另一端设有一延伸部;藉此,可将二第一支架及二第二支架组设于本体上,使其可达到易于组装、更换,并兼具有增强结构之目的。(*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风框架连结件新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屏风框架,特别是一种屏风框架的组件。
技术介绍
:一般习用之整片式屏风板崁合组合框架的屏风结构,是由至少一个整片式之实心屏风板,该屏风板之边上设有复数个卡扣件;一框架系对应组扣于前述屏风板之卡扣件的边上设有复数个相对应之卡扣孔;两个侧支架系对应组合于前述框架及屏风板之左右侧边;形成整片式屏风板莰合组合框架之屏风结构。由于上述整片式屏风板崁合组合框架的屏风结构的屏风板为整片式结构,且其框架及两侧支架都是直接以螺固元件固设于屏风板上,因此该屏风板在组装上系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一般办公场所屏风的高度多半都具有一个人以上之高度,并且为达稳固该屏风板都具有相当的重量,所以该屏风板在施工人员于运送及组装都要相当大的空间以及花费相当大的力气,又倘若使用者要改变室内的装潢格局时,就必须要将屏风整个拆掉才能易于搬动,而造成时间以及人力的浪费。又另一习用的隔间板框架连接结构,是用一L形之接头穿设于一铝挤型的中空立柱及横梁中,以形成一框架,但是由于此种框架系由一L形的接头插入于中空立柱及横梁中,且该L形接头于组接时必-->需要搭配许多固定元件加以固定,所以其在拆装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屏风框架连结件新结构,包括本体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本体(1)具有一贯穿孔(19),并于其本体(1)一端之两侧各具有二相对应的凸部(11、12)定义出一第一滑槽(13),并于该本体(1)之适当处具有一卡钩(14)及一对应于卡钩(14)的凸部(15)定义出一第二滑槽(16),且于该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一延伸部(18),二第一支架(2)及二第二支架(3)可组设于本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风框架连结件新结构,包括本体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本体(1)具有一贯穿孔(19),并于其本体(1)一端之两侧各具有二相对应的凸部(11、12)定义出一第一滑槽(13),并于该本体(1)之适当处具有一卡钩(14)及一对应于卡钩(14)的凸部(15)定义出一第二滑槽(16),且于该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一延伸部(18),二第一支架(2)及二第二支架(3)可组设于本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风框架连结件新结构,其特征是该二第一支架(2)上是具有相对应于上述第一滑槽(13)与第二滑槽(16)之导轨(21、21’),并于该二第一支架(2)之一侧固设有一连接支架(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风框架连结件新结构,其特征是该二第二支架(3)是为一可组设本体(1)延伸部(18)的中空区(31),并于该二第二支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清乡
申请(专利权)人:骆清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