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691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接触组件,第二接触组件,所述第一接触组件与第二接触组件通过第一枢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接触组件通过第二枢轴与第一阻尼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组件通过第三枢轴与第二阻尼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阻尼组件与第二阻尼组件通过阻尼件连接轴活动连接;光纤穿过第一接触组件后,圆弧弯折后,再穿过第二接触组件,所述光纤圆弧弯折的弧心位于第一枢轴处;该角度检测装置,通过光纤的弯折角度变化来检测角度的变化,在角度发生变化时,引起光的透射率以及传播模式的改变,通过对光的透射率以及传播模式的检测,从而实现角度的检测。

An Angle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角度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角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及工业建设中,人们经常需要使用角度测量仪测量某一物件的角度。不管是机械加工,还是室外的建筑工地,都会使用到角度测量仪,但是目前专用于边坡的角度测量仪结构十分简单,测量结果也不够准确。现有的角度测量仪一般包括下靠尺、上靠尺和角度指示装置,上靠尺的一端与下靠尺的一端枢接在一起,角度指示装置的角度盘固定连接下靠尺上,使用时,两只手分别固定下靠尺、上靠尺后进行读数,读完数后将测量仪收起,再进行数据的记录;在此过程中,如果忘记或者记错数据,就需要重新进行测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通过手动固定上靠尺、下靠尺,容易出现测量误差,甚至记录错误的角度数据,而不易察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接触组件,第二接触组件,所述第一接触组件与第二接触组件通过第一枢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接触组件通过第二枢轴与第一阻尼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组件通过第三枢轴与第二阻尼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阻尼组件与第二阻尼组件通过阻尼件连接轴活动连接;光纤穿过第一接触组件后,圆弧弯折后,再穿过第二接触组件,所述光纤圆弧弯折的弧心位于第一枢轴处。所述第一接触组件与第二接触组件为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阻尼组件与第二阻尼组件为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阻尼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定磁极,动磁极,所述定磁极与动磁极的极性相反,所述动磁极还与第一阻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阻尼杆的另一端伸出壳体与阻尼件连接轴活动连接;第一阻尼组件与第二阻尼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阻尼组件与第二阻尼组件内部填充有阻尼油。所述动磁极位于定磁极的上方,第一阻尼杆位于动磁极的上方,并且第一阻尼杆的一端与动磁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角度检测装置,通过光纤的弯折角度变化来检测角度的变化,在角度发生变化时,光纤的弯折趋势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光纤的对光的折射率发生变化,引起光的透射率以及传播模式的改变,通过对光的透射率以及传播模式的检测,从而实现角度的检测,该装置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实时进行角度检测,具有更好的灵敏度,便于远距离进行角度的检测。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角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阻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接触组件;2、第二接触组件;3、第一枢轴;4、壳体;5、第一阻尼组件;6、第二阻尼组件;7、第二枢轴;8、第三枢轴;9、第一阻尼杆;10、第二阻尼杆;11、阻尼件连接轴;12、动磁极;13、定磁极;14、光纤。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图2所示的角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接触组件1,第二接触组件2,所述2第一接触组件1与第二接触组件通过第一枢轴3活动连接,并且第一接触组件1与第二接触组件2为轴对称设置,对称轴为第一枢轴3所在的中线;所述第一接触组件1通过第二枢轴7与第一阻尼组件5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组件2通过第三枢轴8与第二阻尼组件6活动连接,第一阻尼组件5与第二阻尼组件6为轴对称设置,对称轴同样为第一枢轴3所在的中线,第一阻尼组件5与第二阻尼组件6的作用是使外部施加的力能够缓和的,均匀的传递至第一接触组件1与第二接触组件2;所述第一阻尼组件5与第二阻尼组件6通过阻尼件连接轴11活动连接;光纤14穿过第一接触组件1后,圆弧弯折后,再穿过第二接触组件2,所述光纤14圆弧弯折的弧心位于第一枢轴3处;这样,第一接触组件1与第二接触组件处于不同的弯折角度空间,就会使得光纤14具有不同的弯折角度,在角度发生变化时,光纤14的弯折趋势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光纤14的对光的折射率发生变化,引起光的透射率以及传播模式的改变,通过对光的透射率以及传播模式的检测,从而实现角度的检测。进一步的,如2所示,所述第一阻尼组件5包括壳体4,所述壳体4内设置有定磁极13,动磁极12,所述定磁极13与动磁极12相对的两面的极性相反,例如,定磁极13设置为S极,那么动磁极12与定磁极13相对的一面为N极,当然,定磁极13设置为N极,那么动磁极12与定磁极13相对的一面为S极,同样也可以;所述动磁极12与定磁极13相背的一面还与第一阻尼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阻尼杆9的另一端伸出壳体4与阻尼件连接轴11活动连接;第一阻尼组件5与第二阻尼组件6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尼组件5与第二阻尼组件6内部填充有阻尼油,这样可以增强阻尼特性,使得第一阻尼组件5与第二阻尼组件6不会出现激烈的角度变化现象,增强对光纤14的保护。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动磁极12位于定磁极13的上方,第一阻尼杆9位于动磁极12的上方,并且第一阻尼杆9的一端与动磁极12的中心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光纤14弯折部分由柔性胶体包裹进行保护,这样可以确保光纤14弯折部分过分弯折,而无法回复的现象出现。实际应用的时候,角度检测装置的初始状态一般为如图1所示的90°状态,当进行角度测量的时候,会使得光纤14增大或者减小弯折角度,这样光纤14的对光的折射率发生变化,引起光的透射率以及传播模式的改变,通过对光的透射率以及传播模式的检测,就可以知道角度的数据,从而完成角度检测,该装置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实时进行角度检测,具有更好的灵敏度,便于远距离进行角度的检测,由于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该装置在进行远距离角度检测的时候,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另一方面,因为采用光进行信息传递,可以克服现有的电子信号传递信息进行角度检测,容易出现的信号损失,衰减等缺陷。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触组件(1),第二接触组件(2),所述第一接触组件(1)与第二接触组件(2)通过第一枢轴(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接触组件(1)通过第二枢轴(7)与第一阻尼组件(5)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组件(2)通过第三枢轴(8)与第二阻尼组件(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阻尼组件(5)与第二阻尼组件(6)通过阻尼件连接轴(11)活动连接;光纤(14)穿过第一接触组件(1)后,圆弧弯折后,再穿过第二接触组件(2),所述光纤(14)圆弧弯折的弧心位于第一枢轴(3)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触组件(1),第二接触组件(2),所述第一接触组件(1)与第二接触组件(2)通过第一枢轴(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接触组件(1)通过第二枢轴(7)与第一阻尼组件(5)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组件(2)通过第三枢轴(8)与第二阻尼组件(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阻尼组件(5)与第二阻尼组件(6)通过阻尼件连接轴(11)活动连接;光纤(14)穿过第一接触组件(1)后,圆弧弯折后,再穿过第二接触组件(2),所述光纤(14)圆弧弯折的弧心位于第一枢轴(3)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组件(1)与第二接触组件(2)为轴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组件(5)与第二阻尼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柯莱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