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是,一种利用空调四通阀改进的四管三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不但为S管与E管、或者S管与C管提供冷媒的通道、隔绝D管以E管、C管的相通,而且具备阻止通道中流动的冷媒向E管、或者C管泄漏的结构。提供一种取代现有的电磁三通阀的四管三通阀。
Improvement of Four-tube Three-way Valve by Four-way Valve of Air Cond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空调四通阀改进的四管三通阀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与制冷工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增加空调功能及余热利用系统,利用空调四通阀改进的四管三通阀替代电磁阀。
技术介绍
现有的热水空调产品主要靠在冷媒循环回路中比热泵空调或者空气源热水器,通过增加电磁阀来增加热水空调的功能模式。由于功能多,所以需要采用三通的电磁阀。三通的电磁阀不但具备逆向导通功能,而且三根管道其中之一,可以其它二根管中的任意一个管,互相换位导通功能。存在的问题是:1、易造成换位失效,或者换位不到位;2、可靠性差,易发生泄漏或者互相串气,使用寿命短。参见图一和图二,现有的空调四通阀,包括电磁线圈1、先导滑阀2、弹簧3、毛细管C、毛细管D、毛细管E、毛细管S、右活塞腔4、左活塞腔5、主滑阀6、主阀中腔7、主阀体8、C管、E管、S管及D管。所述的主滑阀6由滑块a、左右活塞b及板形活塞杆c组成;D管及毛细管D接空调压缩机排气管,S管及毛细管S出口接空调压缩机吸气管,或者高压冷媒从D管进时,冷媒从C管、或者E管出,S管为低压冷媒出管。参见图一,当空调四通阀电磁线圈1断电时,如高压冷媒从D管进入主阀中腔7,先导滑阀2在弹簧3的作用下左移,毛细管D和毛细管C导通,高压冷媒流入右活塞腔4,同时毛细管E、毛细管S导通,在左右腔室压力差的作用下主滑阀6左移,于是主阀腔7的高压冷媒从C管出,回流的低压冷媒从E管进S管出。参见图二,当空调四通阀电磁线圈1通电时,如高压冷媒从D管进入主阀中腔7,先导滑阀2在弹簧3的作用下右移,毛细管D和毛细管E导通,高压冷媒流入左活塞腔5,同时毛细管C、毛细管S导通,左在右腔室压力差的作用下主滑阀右6移,于是主阀腔7的高压冷媒从E管出,回流的低压冷媒从C管进S管出。空调四通阀是换向功能阀,不能作为三通电磁阀使用。而现有的利用空调四通阀改进的三通阀如公告号为102537414A,利用空调四通阀改进的三通阀及热水空调系统和空调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空调四通阀改进的三通阀,包括电磁线圈、先导滑阀、弹簧、毛细管c、毛细管d、毛细管e、毛细管s、阀体、活塞腔、左右活塞、主滑阀、C管、E管及D管,所述D管为冷媒进管,所述毛细管s的出口是与空调压缩机吸气管的连接端,冷媒出管仅有C管和E管”。这种利用空调四通阀改进的三通阀去掉S管的功能,只保留空调四通阀冷媒从D管进,C管、或者E管出的换向功能,以现有的利用空调四通一样,不具备电磁阀的逆向导通功能,无法代替三通电磁阀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在目前市场上,还未有利用空调四通阀改进的四管三通阀取代现有的电磁三通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利用空调四通阀改进的四管三通阀,替代现有的三通电磁阀,达到冷媒换向及逆向导通运行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利用空调四通阀改进的四管三通阀,包括电磁线圈、先导滑阀、弹簧、毛细管C、毛细管D、毛细管E、毛细管S、右活塞腔、左活塞腔5、主滑阀、主阀中腔、主阀体、C管、E管、S管及D管;D管与C管、E管、S管相向接通主阀体,并且接通空调压缩机排气管;所述的主滑阀由滑块、左右活塞b及板形活塞杆c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不但具备导流帽的结构,而且底座具备阻止S管、E管、C管漏气、互相串气的结构。所述的D管向主滑阀提供移动的高压冷媒外,还向主阀中腔提供挤压滑块阻止高压冷媒由主阀中腔进入S管、E管、C管及防止S管、E管、C管漏气、互相串气的压力。所述的S管与C管,或者S管与E管都可以作为进气管,或者出气管。所述的滑块的底座左右两边具备封闭板形活塞杆c左右孔与E管、C管的平板结构。所述的滑块的底座左右两边具备封闭板形活塞杆c左右孔与E管、C管的凸台形的短圆柱头,套嵌入板形活塞杆c的左右孔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四管三通阀的优点是:可以代替三通电磁阀,而且质量好、可靠性高;切换到位,不易泄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空调四通阀断电时冷媒流向示意图。图2、是现有空调四通阀通电时冷媒流向示意图。图3、是主滑阀6的各种配件结构对比示意图。图4、是三种主滑阀6的组装结构对比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四管三通阀断电时冷媒流向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四管三通阀通电时冷媒流向示意图。电磁线圈1、先导滑阀2、弹簧3、毛细管C、毛细管D、毛细管E、毛细管S、右活塞腔4、左活塞腔5、主滑阀6、主阀中腔7、主阀体8、C管、E管、S管及D管、滑块a.1、左右活塞b、板形活塞杆。具体实施例一种利用空调四通阀改进的四管三通阀,包括电磁线圈1、先导滑阀2、弹簧3、毛细管C、毛细管D、毛细管E、毛细管S、右活塞腔4、左活塞腔5、主滑阀6、主阀中腔7、主阀体8、C管、E管、S管及D管;D管与C管、E管、S管相向接通主阀体8,并且接空调压缩机排气管;所述的主滑阀6由滑块a.1、左右活塞b及板形活塞杆c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a.1不但具备导流帽3.2的结构,而且底座4.2具备阻止S管、E管、C管漏气、互相串气的结构。所述的D管向主滑阀6提供移动高压冷媒外,还向主阀中腔7提供挤压滑块a.1阻止高压冷媒由主阀中腔7进入S管、E管、C管及防止S管、E管、C管漏气、互相串气的压力。所述的S管与C管,或者S管与E管都可以作为进气管,或者出气管。所述的滑块a.1的底座4.2左右两边具备封闭板形活塞杆c左右孔1.1与E管、C管的平板结构。所述的滑块a.2的底座4.3左右两边具备封闭板形活塞杆c左右孔1.1与E管、C管的凸台形的短圆柱头,套嵌入板形活塞杆c的左右孔1.1结构。参见图3、是主滑阀6的各种配件结构对比示意图。空调四通阀的主滑阀6滑块a、左右活塞b、板形活塞杆c,板形活塞杆c的左右孔1.1、板形活塞杆c的导流帽嵌入孔2.1、滑块a的导流帽3.1、滑块a的底座4.1。导流帽3.1刚好覆盖S管与C管、或者S管与E管,为回流冷媒提供通道。本专利技术的四管三通阀滑块a.1、滑块a.1的导流帽3.2、a.1的底座4.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四管三通阀滑块a.2、滑块a.2的导流帽3.3、滑块a.2的底座4.3。由本示意图对比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四管三通阀,滑块a.1、a.2的导流帽3.2、3.3与空调四通阀滑块a的导流帽3.1相同,底座4.2、4.3比底座4.1长,而且底座4.3的上部左右两边具有凸台形的短圆形柱头。参见图4、是各种主滑阀6的组装结构对比示意图。由本示意图可知:6.1为空调四通的主滑阀6组装结构示意图,由滑块a的导流帽3.1套嵌入板形活塞杆c的嵌入孔2.1组成。底座4.1不具备封闭板形活塞杆c左右孔1.1长度的平板结构。6.2为本专利技术的四管三通阀的主滑阀6组装结构示意图,由滑块a.1的导流帽3.2套嵌入板形活塞杆c的嵌入孔2.1组成。底座4.2具备封闭板形活塞杆c左右孔1.1长度的平板结构。6.3为本专利技术的四管三通阀的主滑阀6组装结构示意图,由滑块a.2的导流帽3.3套嵌入板形活塞杆c的嵌入孔2.1组成。底座4.3两边具有凸台形的短圆柱头还套嵌入板形活塞杆c的左右孔1.1结构。由上述本示意图对比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四管三通阀的主滑阀6以空调四通阀的主滑阀6所使用的板形活塞杆c及左右活塞b相同,所区别只是滑块的不同。参见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四管三通阀电磁线圈1断电时冷媒流向示意图,高压冷媒从D管进入主阀中腔7,先导滑阀2在弹簧3的作用下左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利用空调四通阀改进的四管三通阀,包括电磁线圈、先导滑阀、弹簧、毛细管C、毛细管D、毛细管E、毛细管S、右活塞腔、左活塞腔5、主滑阀、主阀中腔、主阀体、C管、E管、S管及D管;D管与C管、E管、S管相向接通主阀体,并且接通空调压缩机排气管;所述的主滑阀由滑块、左右活塞b及板形活塞杆c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不但具备导流帽的结构,而且底座具备阻止S管、E 管、C管漏气、互相串气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方案是,利用空调四通阀改进的四管三通阀,包括电磁线圈、先导滑阀、弹簧、毛细管C、毛细管D、毛细管E、毛细管S、右活塞腔、左活塞腔5、主滑阀、主阀中腔、主阀体、C管、E管、S管及D管;D管与C管、E管、S管相向接通主阀体,并且接通空调压缩机排气管;所述的主滑阀由滑块、左右活塞b及板形活塞杆c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不但具备导流帽的结构,而且底座具备阻止S管、E管、C管漏气、互相串气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管向主滑阀提供移动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海南,
申请(专利权)人:卢海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