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656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60~80重量份;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纤维10~15重量份;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4~7重量份;填料8~12重量份;相容剂3~6重量份;抗氧剂2~4重量份;润滑剂1~3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通过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优化,在微观程度上改进PBT塑料的内部结构,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冷媒性能。

A refrigerant-resistant PBT resin composi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特别是涉及一种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空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国内空调的拥有量起码也在10亿台以上,而且每年有千万台以上的空调需要更新换代,同时国内(含独资、合资企业)的每年生产量都在8000万台以上,我们知道每一台空调需要一台压缩机马达,压缩机马达的作用是:循环冷媒(氟利昂,二氟二氯甲烷)、油促使热交换。压缩机的马达中有马达线圈,线圈中有线圈骨架,骨架是由树脂绝缘体材料注塑而成的。国内外公认的应用在压缩机马达树脂绝缘体材料必须满足:1)绝缘体材料的一部分为不溶于冷媒、油(耐冷媒、油性);2)冲磁时,骨架的薄壁部位不断裂(充磁强度);3)充分地填充到骨架的薄壁部位(材料的薄壁流动性)。随着空调技术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压缩机马达的电流制式由交流(AC)制式向直流变频(DC)制式转变,线圈的卷线方式由分布卷向集中卷转变,制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压缩机马达的有效功率,降低了能耗,同时体现在压缩机马达线圈在充磁时产生的充磁强度比交流制式降低了30%以上,那么过去一直沿用的树脂绝缘体材料是玻纤增强30%LCP(液晶高分子)、玻纤增强30%PPS(聚苯硫醚),大家知道LCP、PPS材料属于特种工程塑料,单价非常昂贵,从目前来看,由于压缩机马达制式的转变,若再使用LCP、PPS材料就显得性能过剩了,同时我们国家强制实施或引进空调直流变频制式或技术,淘汰原有的交流制式。当前国外跨国公司针对压缩机马达制式的转变,竞相开发了性价比优异的耐冷媒耐高温增强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用于马达线圈骨架的绝缘体材料,然而,常规增强PBT在受热状态下会有大量的低分子或气体小分子析出或挥发,很容易溶解在冷媒(氟利昂,二氟二氯甲烷)中,会引起压缩机的制冷管堵塞,导致压缩机制冷效果失灵。目前市面上普通的柔软复合材料产品不具备耐冷媒性能,在耐冷媒测试时出现分层、起泡等不良现象,测试后各项性能保持率低、质量损失率较高。因此研究一种耐冷媒柔软复合材料来填补市场的空白显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开发一款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具有优异的耐冷媒性能,并且质量损失率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一种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优选的是,所述的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填料包括30~40wt%膨胀蛭石和60~70wt%氟化石墨。优选的是,所述的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相容剂包括60~70wt%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和30~40wt%SEBS。优选的是,所述的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抗氧剂包括20~30wt%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和70~80wt%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优选的是,所述的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润滑剂包括60~70wt%二硫化钼和30~40wt%硫化烯烃棉籽油。优选的是,所述的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中,还包括3~5重量份的全氟聚醚油。优选的是,所述的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中,还包括1~3重量份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优选的是,所述的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中,还包括1~3重量份的2-萘硫酚。优选的是,所述的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膨胀蛭石和氟化石墨的比表面积为500~700m2/g。一种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膨胀蛭石、氟化石墨搅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2)将第一混合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纤维、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SEBS、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二硫化钼、硫化烯烃棉籽油、全氟聚醚油、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和2-萘硫酚混合均匀,混合物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反应并挤出造粒得到所述PBT树脂组合物;各段反应温度为210~240℃,螺杆转速为300~400转/分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通过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优化,在微观程度上改进PBT塑料的内部结构,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冷媒性能。(2)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纤维机械强度高,改善PBT的耐高温、耐疲劳性和耐腐蚀性;通过加入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改善PBT的冲击强度、耐水性、耐热性和耐冷媒性能通过加入膨胀蛭石和氟化石墨改善PBT树脂的耐冷媒析出性能;通过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和SEBS协同作为相容剂,协同提高PBC的耐热性能和耐冷媒性能;通过加入全氟聚醚油提高PBT热稳定性、耐极高温、不燃性、化学稳定性和润滑性;通过加入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提高填料和聚合物的相容性,防止颗粒的沉降和凝聚;通过加入2-萘硫酚增强PBT的塑炼效果,缩短塑炼时间,并提高其耐冷媒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案提出一种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具有非常好的化学稳定性、力学强度、电绝缘性,由吸湿引起的电性能变化很小,绝缘电压很高,且成型稳定性和尺寸精度优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纤维机械强度高,无蠕变,热膨胀系数小,散热快,它用于改善PBT时,可提高PBT的耐高温、耐疲劳性和耐腐蚀性。通过加入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改善PBT的冲击强度、耐水性、耐热性和耐冷媒性能。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填料包括30~40wt%膨胀蛭石和60~70wt%氟化石墨。通过加入膨胀蛭石和氟化石墨改善PBT树脂的耐冷媒析出性能。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相容剂包括60~70wt%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和30~40wt%SEBS。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通过引入强极性反应性基团,使材料具有高的极性和反应性,是一种高分子界面偶联剂、相容剂、分散促进剂,能大大提高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纤维的相容性以及填料的分散性,从而提高PBT材料机械强度及耐冷媒性能;SEBS能与一般的含氨基或羧基的聚合物反应,还可与含羰基、酸酐、环氧基团反应,生成接枝共聚物,提高PBT的耐高温耐高压性能。通过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和SEBS协同作为相容剂,协同提高PBC的耐热性能和耐冷媒性能。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抗氧剂包括20~30wt%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和70~80wt%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与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复合具有很好的协和效应,因为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消除活泼烷基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能延长环氧硬脂酸丁酯氧化诱导期,从而提高PBT的抗氧化性能,使得PBT在300℃熔体温度下保持PBT不发生黄变和稳定PBT熔融粘度。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润滑剂包括60~70wt%二硫化钼和30~40wt%硫化烯烃棉籽油。润滑剂之所以能起润滑作用,是因为它的加入,降低塑料熔体的摩擦,二硫化钼和硫化烯烃棉籽油与聚合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它在聚合物内部起着降低聚合物分子间内聚力的作用,从而改善塑料熔料的内摩擦生热和熔体的流动性,降低摩擦力。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3~5重量份的全氟聚醚油。通过加入全氟聚醚油提高PBT热稳定性、耐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30~40wt%膨胀蛭石和60~70wt%氟化石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包括60~70wt%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和30~40wt%SEB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包括20~30wt%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和70~80wt%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包括60~70wt%二硫化钼和30~40wt%硫化烯烃棉籽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3~5重量份的全氟聚醚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冷媒PBT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刚高东赵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开普乐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