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换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640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换水系统,主要包括:储水桶、泵、至少一个杀菌装置、控制装置、第一水槽、第二水槽。特别地,通过该控制装置的控制,储水桶内的水可先经过该杀菌装置的杀菌处理之后而注入第一水槽。此外,操作人员也可通过控制装置设定每一次透析处理的浸泡时间。完成预定时间的浸泡透析后,控制装置便控制泵将第一水槽内的水转送至第二水槽(亦即,换水槽)。显然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换水系统可以自动地重复注水‑浸泡透析‑排水等动作,能够改善现有的透析处理所使用的浸泡水槽缺乏自动换水功能的缺陷。

Automatic water exchan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换水系统
本技术是关于透析的
,尤指应用于蚕丝透析处理的一种自动换水系统。
技术介绍
蚕丝为一种天然纤维,具有其它人造纤维无可替代的独特性质。研究显示,蚕丝具有以下几种特殊性质:生物兼容性、调节湿度效果佳、吸音、吸尘、耐热性、抗紫外线、促进胶原蛋白的分泌、以及改善发炎性伤口功效。中国台湾专利号TWI580429揭示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组合物。根据中国台湾专利号TWI580429的揭示内容,可以得知所述促进伤口愈合的组合物包括:一蚕丝蛋白主体层与渗于该蚕丝蛋白主体层中的一活性物质。同时,中国台湾专利号TWI580429又揭示了所述蚕丝蛋白主体层可通过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组合物的制造方法而制得;并且,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脱胶步骤、溶解步骤、透析步骤、混合步骤、冷冻步骤、以及添加步骤。进行透析步骤时,是将溶有蚕丝的溴化锂溶液置入透析袋内,再将该透析袋置入浸泡水槽中,进行多日的透析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执行透析处理时,必须一日换水至少3次以上。然而,由于现有的浸泡水槽缺乏自动换水功能,因此操作人员必须定时地回到操作现场放掉水槽内的水,再重新注入洁净水至水槽内。可想而知,若需要进行换水的时间点是在深夜,那么操作人员基于负责任的态度也必须在深夜时段回到操作现场执行换水作业,造成操作人员的极大困扰。由上述说明可知,如何设计出应用于蚕丝溶液的透析处理的一种具备自动换水功能的水循环系统成为相当重要的课题。有鉴于此,本案的专利技术人极力加以研究新型,而终于研发完成本技术的一种自动换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通常通过将容置有待透析物的透析袋浸泡于水槽一至多日,由此方式完成该待透析物的透析处理。然而,执行透析处理时通常必须一日换水至少3次以上。因此,有鉴于现有的浸泡水槽缺乏自动换水功能,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换水系统,主要包括:储水桶、泵、至少一个杀菌装置、控制装置、第一水槽、第二水槽。特别地,通过该控制装置的控制,储水桶内的水可先经过该杀菌装置的杀菌处理之后注入第一水槽内。此外,操作人员也可通过控制装置设定每一次透析处理的浸泡时间。完成预定时间的浸泡透析后,控制装置便控制泵将第二水槽(亦即,换水槽)内的水输送回去储水桶。显然地,本技术的自动换水系统可以自动地重复注水-浸泡透析-排水等动作,能够改善现有的透析处理所使用的浸泡水槽缺乏自动换水功能的缺陷。为了达成上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案专利技术人提供所述自动换水系统的一实施例,包括:储水桶,具有一个注水口与至少一个出水口;至少一个杀菌装置,具有一个第一入水埠与一个第一出水埠,且该第一入水埠连通该出水口;控制装置,具有一个第二入水埠与一个第二出水埠,且该第二入水埠连通该第一出水埠;第一水槽,具有第一注水管与第一排水管,且该第一注水管连通该第二出水埠;第二水槽,具有第二排水管;以及泵,连接该第一排水管,用以将该第一水槽内的水转送入该第二水槽中。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换水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显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换水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架构图;图3显示控制装置的内部架构示意图;以及图4显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换水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架构图。图中主要符号说明:1自动换水系统F支架10储水桶11泵12杀菌装置13控制装置14第一水槽15第二水槽16第一水位感测装置17第二水位感测装置FT顶部乘载板101注水口102出水口FM中间乘载板121第一入水埠122第一出水埠131第二入水埠132第二出水埠133控制单元135水用电磁阀FB底部乘载板141第一注水管142第一排水管143第一溢水管152第二排水管153第二溢水管19流量控制阀134继电器18水位警示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自动换水系统,以下将配合图式,详尽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显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换水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并且,请同时参阅图2,显示本技术的自动换水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架构图。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的自动换水系统1包括:支架F、储水桶10、泵11、至少一个杀菌装置12、控制装置13、第一水槽14、第二水槽15、第一水位感测装置16、以及第二水位感测装置17。根据本技术的设计,储水桶10放置在该支架F的顶部乘载板FT,用以储存洁净水(例如:去离子水);并且,该储水桶10具有注水口101与至少一个出水口102。值得说明的是,可另外设置一个水洁净系统,自动注入洁净水至储水桶10内。另一方面,杀菌装置12与控制装置13皆放置在该支架F的中间乘载板FM;其中,杀菌装置12具有第一入水埠121与第一出水埠122,且该第一入水埠121连通该出水口102。易于理解地,储水桶10内的洁净水可通过出水口102、传输水管、与第一入水埠121而注入杀菌装置12中;进一步地,洁净水在杀菌装置12内部完成消毒杀菌处理后,便经由杀菌装置12的第一出水埠122流出。必须补充说明的是,本技术不特别限定杀菌装置12的实施方式,其可以是紫外光杀菌装置、光触媒杀菌装置、或具光触媒的紫外光杀菌装置。请同时参阅图3所显示的控制装置的内部架构示意图。根据本技术的设计,控制装置13具有第二入水埠131与第二出水埠132,且水用电磁阀135位于该第二入水埠131与该第二出水埠132之间。熟悉水用电磁阀135应用控制的工程师应该知道,控制单元133用以控制该水用电磁阀135的切换状态,以使得第二入水埠131连通第二出水埠132,或者中断第二入水埠131与第二出水埠132的连通。易于理解地,当第二入水埠131与第二出水埠132相互连通之后,从杀菌装置12的第一出水埠122流出的洁净水便会依序流经第二入水埠131与水用电磁阀135,最后再经由第二出水埠132流出。由图2可以得知第一水槽14与第二水槽15皆放置在支架F的底部乘载板FB。值得说明的是,以本技术的自动换水系统1进行蚕丝溶液的透析处理时,容置有蚕丝溶液的至少一透析袋是放置在该第一水槽14中进行浸泡透析。如图所示,第一水槽14具有第一注水管141、第一排水管142、与第一溢水管143,且该第一注水管141连通该第二出水埠132。不同于第一水槽14,本技术系是将具有第二排水管152与第二溢水管153的该第二水槽15作为换水槽。根据本技术的设计,泵11连接该第一排水管142,用以将该第一水槽14内的水转送入该第二水槽15中。另一方面,图2与图3特别显示杀菌装置12的该第一入水埠121与储水桶10的该出水口102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阀19,用以适当地调整水流量。继续地参阅图1、图2、与图3。以本技术的自动换水系统1执行透析处理时,操作员可通过控制装置13设定每日的透析处理次数(例如2-4次)以及每次的透析处理时间(例如3小时)。在每一次的透析处理时间内,完成杀菌的洁净水可依据预先设定的流量而通过该第一注水管141注入第一水槽14内。必须特别说明的是,未启用泵11将第一水槽14内的水转送入第二水槽15之前,若注入第一水槽14内的水过多时,该过多的部分会经由第一水槽14的第一溢水管143排出。并且,在预定时间内完成透析处理之后,该控制单元133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换水系统,包括:储水桶,具有一注水口与至少一出水口;至少一个杀菌装置,具有第一入水埠与第一出水埠,且该第一入水埠连通该出水口;控制装置,具有第二入水埠与第二出水埠,且该第二入水埠连通该第一出水埠;第一水槽,具有第一注水管与第一排水管,且该第一注水管连通该第二出水埠;第二水槽,具有第二排水管;以及泵,连接该第一排水管,用以将该第一水槽内的水转送入该第二水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换水系统,包括:储水桶,具有一注水口与至少一出水口;至少一个杀菌装置,具有第一入水埠与第一出水埠,且该第一入水埠连通该出水口;控制装置,具有第二入水埠与第二出水埠,且该第二入水埠连通该第一出水埠;第一水槽,具有第一注水管与第一排水管,且该第一注水管连通该第二出水埠;第二水槽,具有第二排水管;以及泵,连接该第一排水管,用以将该第一水槽内的水转送入该第二水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杀菌装置可为下列任一者:紫外光杀菌装置、光触媒杀菌装置、或具光触媒的紫外光杀菌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水系统,还包括一支架,且该支架进一步设置有多块乘载板,分别用以乘载或放置该储水桶、该杀菌装置、该控制装置、该第一水槽、与该第二水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水系统,还包括:第一水位感测装置,设置在该第一水槽内,用以感测该第一水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孟专林佳颕
申请(专利权)人:生命之星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