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外科护理用积液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640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外科护理用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钢针和储液瓶,所述储液瓶的顶部一侧内表壁上设置有液面传感器,所述储液瓶顶部一侧外表壁上设置有蜂鸣器,所述储液瓶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引流管连通,且第一引流管的一端连通有引流钢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通过活塞筒、第一单向阀以及第二单向阀的配合设置,能够在无需更换活塞筒的前提下持续性的进行抽液工作,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高,同时还提高了引流效率,其次,通过液面传感器以及蜂鸣器的设置,能够实时监测储液瓶的液面高度,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及时更换储液瓶,保证引流工作的顺利进行。

A drainage device for hydrothorax nur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外科护理用积液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胸外科护理用积液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医生在对患者胸腔内部液体进行引流时,为了提高引流效率,往往会使用注射器配合抽液,每抽取一次就需要重新更换一个新的注射器,操作过于麻烦,引流效率不高,其次,储液瓶内液体储满时,不能够及时发现对其进行更换,影响引流工作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胸外科护理用积液引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外科护理用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钢针和储液瓶,所述储液瓶的顶部一侧内表壁上设置有液面传感器,所述储液瓶顶部一侧外表壁上设置有蜂鸣器,所述储液瓶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引流管连通,且第一引流管的一端连通有引流钢针,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侧中部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活塞筒连通,所述活塞筒的底部一侧通过第二引流管与储液袋连通,所述活塞筒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活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储液瓶的连接处位于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塞筒的一侧中心位置处以及一侧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塞的一侧中心位置处通过活塞杆与推把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液面传感器的输出端与蜂鸣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技术中,首先,通过活塞筒、第一单向阀以及第二单向阀的配合设置,能够在无需更换活塞筒的前提下持续性的进行抽液工作,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高,同时还提高了引流效率,其次,通过液面传感器以及蜂鸣器的设置,能够实时监测储液瓶的液面高度,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及时更换储液瓶,保证引流工作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胸外科护理用积液引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胸外科护理用积液引流装置储液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胸外科护理用积液引流装置的活塞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引流钢针、2-第一引流管、3-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5-活塞筒、6-蜂鸣器、7-储液瓶、8-第二引流管、9-储液袋、10-液面传感器、11-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胡塞、14-活塞杆、15-推把、16-第三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胸外科护理用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钢针1和储液瓶7,储液瓶7的顶部一侧内表壁上设置有液面传感器10,储液瓶7顶部一侧外表壁上设置有蜂鸣器6,储液瓶6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管3与第一引流管2连通,且第一引流管2的一端连通有引流钢针1,第一连接管3的一侧中部通过第二连接管4与活塞筒5连通,活塞筒5的底部一侧通过第二引流管8与储液袋9连通,活塞筒5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活塞13。第一连接管3与储液瓶7的连接处位于第一连接管3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16,活塞筒5的一侧中心位置处以及一侧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1和第二单向阀12,活塞13的一侧中心位置处通过活塞杆14与推把15固定连接,液面传感器10的输出端与蜂鸣器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单向阀11、第二单向阀12以及第三单向阀16均用于控制液体或气体的单向流通,从而保证胸腔内部的气液能够被顺利引流,液面传感器10用于监测液面高度,当储液瓶7内部液体流满时,液面传感器10将电信号传输至蜂鸣器6,从而控制蜂鸣器6发出蜂鸣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储液瓶7。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引流钢针1插入患者的胸腔内,通过向外拉动推把15,活塞13在活塞筒5的内部移动,从而产生负压,将胸腔内部的液体或气体吸入活塞筒5内,然后,反向推动推把15,活塞13逆向移动,活塞筒5内部的气液被压入储液袋9内被收集,重复操作上述过程,胸腔内的大部分气液能够被排出,最后,通过负压作用,使胸腔内部残余液体通过第一引流管2缓慢引流进储液瓶7内,当液体储满时,通过蜂鸣器6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储液瓶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外科护理用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钢针(1)和储液瓶(7),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7)的顶部一侧内表壁上设置有液面传感器(10),所述储液瓶(7)顶部一侧外表壁上设置有蜂鸣器(6),所述储液瓶(7)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管(3)与第一引流管(2)连通,且第一引流管(2)的一端连通有引流钢针(1),所述第一连接管(3)的一侧中部通过第二连接管(4)与活塞筒(5)连通,所述活塞筒(5)的底部一侧通过第二引流管(8)与储液袋(9)连通,所述活塞筒(5)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活塞(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护理用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钢针(1)和储液瓶(7),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7)的顶部一侧内表壁上设置有液面传感器(10),所述储液瓶(7)顶部一侧外表壁上设置有蜂鸣器(6),所述储液瓶(7)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管(3)与第一引流管(2)连通,且第一引流管(2)的一端连通有引流钢针(1),所述第一连接管(3)的一侧中部通过第二连接管(4)与活塞筒(5)连通,所述活塞筒(5)的底部一侧通过第二引流管(8)与储液袋(9)连通,所述活塞筒(5)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活塞(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护理用积液引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萌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肿瘤医院湖北省肿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