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析病人用手臂托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353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析病人用手臂托垫,其包括气垫和两组托垫固定装置;所述的气垫上固定安装有手臂垫,所述手臂垫两侧分别有一块挡块固定安装在气垫上;所述挡块高于手臂垫,在所述挡块高于手臂垫的部分内侧固定安装有凝胶体;所述挡块开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顶部前侧设置有一块盖板,所述U型槽长度为盖板长度的2~3倍;所述盖板一侧与U型槽铰接,所述盖板的另一侧与U型槽的外侧通过魔术贴或者卡扣连接;所述气垫的右侧连接有充气软管,所述充气软管上设置有通气阀,所述充气软管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球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病人手肘部位关节过伸引起关节酸痛,并且对血路管进行收纳防止其被无意拉扯造成内瘘针脱位。

An Arm Pad for Dialysis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析病人用手臂托垫
本技术属于医疗护理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透析病人用手臂托垫。
技术介绍
在临床中,血液透析(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透析装置相当于一种人工肾,主要包括透析器、血液体外循环回路和透析液供给系统。目前,我国主要是利用内瘘针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为透析患者建立体外循环。使用时,让患者躺在手术床上,选择动静脉内瘘血管的两处进行穿刺,一个是用于将血管内的血液排进血液体外循环回路,另一个是将透析过的血液输入患者体内,手术部位为手腕上部,每次透析时间都较长,目前采用的是传统胶布固定,患者难以坚持做到长时间保持手臂不动,很难牢固地固定在一个位置上,患者稍有不慎或者操作人员碰撞到患者手臂都有可能导致透析管脱落,针头很容易移位,以致造成透析穿刺针脱离血管或血液外渗,影响正常的血液透析,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如中国专利号为201320493308.5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手臂固定装置,包括由立柱和固定柱组成的L形结构的支撑杆,以及套设在立柱上的固定卡板和固定架。该技术结构简单,可将患者的手臂放置到固定架的弧形托板上,用固定带固定即可,避免穿刺针头移位,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该固定装置能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固定架的适用高度,适应性更好。但是无法解决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手肘部位关节过伸,容易引起关节酸痛的问题,而且血路管没有得到很好的收纳,容易被无意的牵拉造成内瘘针脱位,尤其是天冷时被子严盖,家属为患者掀开盖被时意外向上拖拽血路管,将内瘘针部分拔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透析病人用手臂托垫,避免患者手肘部位关节过伸引起关节酸痛,同时可以对血路管路进行收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析病人用手臂托垫,其包括气垫和两组托垫固定装置;所述的气垫上固定安装有手臂垫,所述手臂垫两侧分别有一块挡块固定安装在气垫上;所述挡块高于手臂垫,在所述挡块高于手臂垫的部分内侧固定安装有凝胶体;所述挡块开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顶部前侧设置有一块盖板,所述U型槽长度为盖板长度的2~3倍;所述盖板一侧与U型槽铰接,所述盖板的另一侧与U型槽的外侧通过魔术贴或者卡扣连接;所述气垫的右侧连接有充气软管,所述充气软管上设置有通气阀,所述充气软管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球囊;所述气垫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套管;所述托垫固定装置包括立柱、固定卡板;所述立柱垂直焊接在固定卡板的左端,所述固定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夹齿;所述套管套设在立柱上,在套管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立柱的外周面相触接的紧固螺钉。进一步,所述的气垫充气后顶部形成向一侧倾斜的斜面。进一步,所述的U型槽从挡块的前端一直延伸至挡块的中部。进一步,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手柄,可以方便打开或关闭盖板。进一步,所述气垫的后部连接有手肘垫,手肘垫的高度与手臂垫的高度相同,在透析时为病人的手肘提供支撑,起到受力缓冲的作用。进一步,所述手臂垫的前端部分突出于气垫外,可以为病人的手掌提供支撑。进一步,所述的透析病人用手臂托垫是左右对称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手臂垫和两块挡块组合形成凹槽,并且挡块内侧固定安装有弹性的凝胶体,可以方便将病人的手臂限定在凹槽内;挡块开有U型槽,并且U型槽从挡块的前端一直延伸至挡块的中部,U型槽的顶部前侧设置有一块盖板,所述U型槽长度为盖板长度的2~3倍,可以将透析时所用的血路管收纳置于U型槽内;盖板一侧与U型槽铰接,同时盖板的另一侧与U型槽的外侧通过魔术贴或者卡扣连接,可以将收纳的血路管限定在U型槽内;所述的魔术贴可以是常用的勾毛一体魔术贴,所述的卡扣可以是常用的塑料卡扣;气垫的右侧连接有充气软管,所述充气软管上设置有通气阀,所述充气软管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球囊,通过挤压球囊将空气经充气软管充入气垫中,气垫充气后顶部形成向一侧倾斜的斜面,通过调节气垫的存气量来调整气垫的高度,使病人在透析时有一个舒适的手臂的高度以及手肘的弯曲度。气垫可以通过两组托垫固定装置固定在病床上,每组托垫固定装置的组成、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均相同,并且与气垫一侧的一个套管对应使用,先将气垫放在病床边缘适合病人手臂摆放的位置,气垫一侧的套管突出病床外,接着将立柱柱穿过套管,调整立柱与套管的相对位置使固定夹板紧贴病床,然后旋紧紧固螺钉即可将气垫固定在病床上。使用本技术过程中,先将气垫放在病床边缘适合病人手臂摆放的位置,将气垫一侧的套管突出病床外,用两组托垫固定装置将气垫固定在病床上,再在手臂托垫上覆盖一层无菌纸,接着将病人的手臂放置在手臂垫上并且嵌入两块凝胶体之间,病人的手肘置于手肘垫上,为病人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建立透析体外循环,然后上提手柄打开盖板,将血路管穿过无菌纸放置于一侧挡块的U型槽内并且盖上盖板,同时用无菌纸遮盖手臂,接着打开通气阀,挤压球囊将空气经充气软管充入气垫中,调节气垫的存气量来调整气垫的高度,使病人在透析时有一个舒适的手臂的高度以及手肘的弯曲度,调整完毕后关闭通气阀,保持气垫的存气量。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可以调节倾斜度的气垫将病人手肘倾斜垫起,不仅能够解决手肘部位关节过伸,容易引起关节酸痛,手臂疼痛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在挡块内侧的凝胶体能够便于透析病人将手肘固定在托垫上,并且凝胶体有一定的伸缩性可以避免病人手臂被过度挤压引起不适。3.本技术在挡块上开有收纳血路管的U型槽,并且U型槽上设置有盖板,通过U型槽和盖板将血路管收纳限定在U型槽内,避免血路管被无意的上下拖拽,而造成内瘘针脱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前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右视图。附图标记:1-手臂垫,2-挡块,3-凝胶体,4-U型槽,5-盖板,6-手肘垫,7-手柄,8-充气软管,9-套管,10-气垫,11-立柱,12-固定卡板,13-紧固螺钉,14-球囊,15-通气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仅限于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透析病人用手臂托垫,其包括气垫10和两组托垫固定装置;所述的气垫10上固定安装有手臂垫1,所述手臂垫1两侧分别有一块挡块2固定安装在气垫10上,所述手臂垫1的前端部分突出于气垫10外;所述挡块2高于手臂垫1,在所述挡块2高于手臂垫1的部分内侧固定安装有凝胶体3;所述挡块2开有U型槽4,所述的U型槽4从挡块2的前端一直延伸至挡块的中部;所述U型槽4的顶部前侧设置有一块盖板5,所述U型槽4长度为盖板5长度的2~3倍;所述盖板5一侧与U型槽4铰接,所述盖板5的另一侧与U型槽4的外侧通过魔术贴或者卡扣连接;所述盖板5上设置有手柄7;所述气垫10的右侧连接有充气软管8,所述充气软管8上设置有通气阀15,所述充气软管8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球囊14;所述的气垫10充气后顶部形成向一侧倾斜的斜面;所述气垫10的后部连接有手肘垫6,手肘垫6的高度与手臂垫1的高度相同;所述气垫10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套管9;所述托垫固定装置包括立柱11、固定卡板12;所述立柱11垂直焊接在固定卡板12的左端,在固定卡板12上表面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析病人用手臂托垫,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气垫(10)和两组托垫固定装置;所述的气垫(10)上固定安装有手臂垫(1),所述手臂垫(1)两侧分别有一块挡块(2)固定安装在气垫(10)上;所述挡块(2)高于手臂垫(1),在所述挡块(2)高于手臂垫(1)的部分内侧固定安装有凝胶体(3);所述挡块(2)开有U型槽(4),所述U型槽(4)的顶部前侧设置有一块盖板(5),所述U型槽(4)长度为盖板(5)长度的2~3倍;所述盖板(5)一侧与U型槽(4)铰接,所述盖板(5)的另一侧与U型槽(4)的外侧通过魔术贴或者卡扣连接;所述气垫(10)的右侧连接有充气软管(8),所述充气软管(8)上设置有通气阀(15),所述充气软管(8)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球囊(14);所述气垫(10)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套管(9);所述托垫固定装置包括立柱(11)、固定卡板(12);所述立柱(11)垂直焊接在固定卡板(12)的左端,所述固定卡板(12)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夹齿;所述套管(9)套设在立柱(11)上,在套管(9)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立柱(11)的外周面相触接的紧固螺钉(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析病人用手臂托垫,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气垫(10)和两组托垫固定装置;所述的气垫(10)上固定安装有手臂垫(1),所述手臂垫(1)两侧分别有一块挡块(2)固定安装在气垫(10)上;所述挡块(2)高于手臂垫(1),在所述挡块(2)高于手臂垫(1)的部分内侧固定安装有凝胶体(3);所述挡块(2)开有U型槽(4),所述U型槽(4)的顶部前侧设置有一块盖板(5),所述U型槽(4)长度为盖板(5)长度的2~3倍;所述盖板(5)一侧与U型槽(4)铰接,所述盖板(5)的另一侧与U型槽(4)的外侧通过魔术贴或者卡扣连接;所述气垫(10)的右侧连接有充气软管(8),所述充气软管(8)上设置有通气阀(15),所述充气软管(8)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球囊(14);所述气垫(10)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套管(9);所述托垫固定装置包括立柱(11)、固定卡板(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萍卢秋芳周莹娟李燕梁宾梁营王洪柳彭淑桦梁叶红兰佩玲宁春孙玉维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