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牵引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352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床旁牵引支架,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丝杠升降机构,第一丝杠升降机构的第一升降丝杆上端铰接有纵向转动的水平横撑,水平横撑的外端与纵向设置的第二丝杠升降机构的第二升降丝杆上端相铰连;在水平横撑的下表面上间隔固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水平托杆,水平托杆的轴线与水平横撑的轴线垂直,其中一水平托杆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颈部、背部、臀部和腿部托带,另一水平托杆上设置有与颈部、背部、臀部和腿部托带分别适配对应的托带绊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同时升降第一、第二丝杠升降机构来抬起病人,使病人离开床面,方便医护人员的翻身操作或更换床单,节省人力,使医护人员的日常护理工作更加轻松、便捷。

Bedside traction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床旁牵引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辅助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辅助医护人员抬起病人的床旁牵引支架。
技术介绍
临床上对于长期卧床行动无法自理的重症病人,在翻身时给予其床上移动(特别是体重指数高的病人)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一个重症病房内十几个卧床病人,每人每两小时翻一次身,每天每人12次翻身,长此以往,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已成为重症病房护理人员的职业病;对于病人而言,特别是体重指数高的病人,在移动时难于离开床面,难免有摩擦,久之还会造成病人皮肤损伤。另外,对于一些尿失禁的重症病人,一旦将床单、被褥尿湿,就必须及时更换,若不及时更换就容易发生压疮,增加患者痛苦,增添医护人员及病患家属的工作量;对于体重指数高的病人更换床单非常麻烦,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共同操作,费时费力,为医护工作增添很大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床旁牵引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床旁牵引支架,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丝杠升降机构,所述第一丝杠升降机构的第一升降丝杆上端铰接有纵向转动的水平横撑,所述水平横撑的外端与纵向设置的第二丝杠升降机构的第二升降丝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床旁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丝杠升降机构(1),所述第一丝杠升降机构(1)的第一升降丝杆(2)上端铰接有纵向转动的水平横撑(3),所述水平横撑(3)的外端与纵向设置的第二丝杠升降机构(4)的第二升降丝杆(5)上端相铰连;在所述水平横撑(3)的下表面上间隔固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水平托杆(6),所述水平托杆(6)的轴线与所述水平横撑(3)的轴线垂直,其中一水平托杆(6)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颈部托带(7)、背部托带(8)、臀部托带(9)和腿部托带(10),另一水平托杆(6)上设置有与所述颈部托带(7)、背部托带(8)、臀部托带(9)和腿部托带(10)分别适配对应的托带绊扣(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旁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丝杠升降机构(1),所述第一丝杠升降机构(1)的第一升降丝杆(2)上端铰接有纵向转动的水平横撑(3),所述水平横撑(3)的外端与纵向设置的第二丝杠升降机构(4)的第二升降丝杆(5)上端相铰连;在所述水平横撑(3)的下表面上间隔固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水平托杆(6),所述水平托杆(6)的轴线与所述水平横撑(3)的轴线垂直,其中一水平托杆(6)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颈部托带(7)、背部托带(8)、臀部托带(9)和腿部托带(10),另一水平托杆(6)上设置有与所述颈部托带(7)、背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乐柯李平李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