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形束CT头部可调式三点固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6273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55
一种锥形束CT头部可调式三点固位装置,包括安装座、下巴固定座、支撑柱、定位孔、滑动头部固定装置、插销、两侧固定座,所述滑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壳体、软垫、固定环、转轴、绑带、圆柱杆、转盘,所述两侧固定座包括座体、侧固定板、滑块、夹紧螺栓、触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对病人的头部进行三点式固定,特别是幼年龄的儿童,可以防止由于细微的运动造成运动伪影而需要重新拍摄,降低医用成本,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辐射,适合普遍推广。

An adjustable three-point retention device for conical beam CT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锥形束CT头部可调式三点固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锥形束CT辅助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锥形束CT头部可调式三点固位装置。
技术介绍
锥形束CT(ConebeamCT,CBCT)是近十来新出现的一种牙科专用CT,CBCT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传统口腔科成像的技术手段,对口腔颌面医学影像的发展起着巨大的革命性的推动作用。不同于传统医疗CT的扇形放射源,CBCT的X线放射源呈锥形,对应的探测器呈二维矩阵排列,投照时X线放射源和探测器围绕支点在兴趣区转动,多张连续的观察区域的投照图像以360°旋转形式获取。这样,通过对整个兴趣区的一次环形投照就可以获得扫描区域内的容积数据,并可以进行多层面三维重建,并且成像质量稳定,分辨率极高。同时,锥形束CT检查时间短、患者照射剂量明显减小,仅为大型高分辨CT检查放射剂量的1/40。锥形束CT扫描的图像具有亚毫米的空间分辨率,图像的清晰度非常高,同时也对拍摄过程中患者的配合度要求非常高,患者不能有移动,吞咽等运动伪影。然而,目前的CBCT机由于设备设计的种种原因,在固位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在临床拍摄过程中,经常有患者由于细微的运动造成运动伪影而需要重新拍摄,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锥形束CT头部可调式三点固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下巴固定座(2)、支撑柱(3)、定位孔(4)、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插销(6)、两侧固定座(7),所述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包括壳体(501)、软垫(502)、固定环(503)、转轴(504)、绑带(505)、圆柱杆(506)、转盘(507),所述两侧固定座(7)包括座体(701)、侧固定板(702)、滑块(703)、夹紧螺栓(704)、触头(705),所述下巴固定座(2)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的上方,所述支撑柱(3)竖直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上且处于所述下巴固定座(2)的前方,所述定位孔(4)均匀设置于所述支撑柱(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形束CT头部可调式三点固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下巴固定座(2)、支撑柱(3)、定位孔(4)、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插销(6)、两侧固定座(7),所述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包括壳体(501)、软垫(502)、固定环(503)、转轴(504)、绑带(505)、圆柱杆(506)、转盘(507),所述两侧固定座(7)包括座体(701)、侧固定板(702)、滑块(703)、夹紧螺栓(704)、触头(705),所述下巴固定座(2)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的上方,所述支撑柱(3)竖直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上且处于所述下巴固定座(2)的前方,所述定位孔(4)均匀设置于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套设在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插销(6)依次穿过所述固定环(503)和所述定位孔(4),所述软垫(502)设置于所述壳体(501)的前端,所述固定环(503)设置于所述壳体(501)上方,所述绑带(505)的一端与所述转轴(50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圆柱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梓桐王铁梅高安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