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管形件自动铣削加工和装配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24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形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车用管形件自动铣削加工和装配的机构,包括工作机台,所述工作机台顶部的一侧设有三轴进给装置,且三轴进给装置一端的刀头可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移动,所述工作机台的顶部设有位于三轴进给装置一侧的管形件固定机构。该车用管形件自动铣削加工和装配的机构,通过旋转式转盘的外沿装置固定管形件,并利用转盘两侧的三轴进给铣削装置和钢圈装配机构同时对转盘上的不同管形件进行加工,提高了管形件的加工效率,且液压杆控制钢圈压块移动,将钢圈以一定的过盈量自动压入管形件内,相较于手工敲入来说,提高效率的同时,还保障了钢圈的嵌入质量。

An automatic milling and assembly mechanism for automotive tubular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管形件自动铣削加工和装配的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形件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车用管形件自动铣削加工和装配的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中需要用到各种管形件,而管形件一般需要嵌入钢圈,以保证管形件装配到汽车上后,不易损坏和脱落,在管形件加工时,需要用到装配机先在管形件的管口内壁处铣削,再将钢圈装配进去。然而,由于现有的管形件在加工时,管形件的铣削和钢圈装配分别进行,且需要人工用手拿着产品将钢圈敲入产品的管内,使得装配效率低的同时,容易影响管形件的加工质量,且在铣削时,通过铣刀在管形件的管口内壁处旋转刮壁,由于管内壁是光滑的,故增加了钢圈装配时的过盈量,避免后期压进去的钢圈脱落影响管形件的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管形件自动铣削加工和装配的机构,具备管形件加工质量高、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管形件自动铣削加工和装配的机构,包括工作机台,所述工作机台顶部的一侧设有三轴进给铣削装置,且三轴进给铣削装置一端的刀头可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移动,所述工作机台的顶部设有位于三轴进给铣削装置一侧的管形件固定机构,所述三轴进给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管形件自动铣削加工和装配的机构,包括工作机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机台(1)顶部的一侧设有三轴进给铣削装置(2),且三轴进给铣削装置(2)一端的刀头可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移动,所述工作机台(1)的顶部设有位于三轴进给铣削装置(2)一侧的管形件固定机构(3),所述三轴进给铣削装置(2)的刀头对管形件固定机构(3)上固定的管形件铣削,所述工作机台(1)远离三轴进给铣削装置(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4),所述侧板(4)的侧面设有钢圈装配机构(5),所述钢圈装配机构(5)将钢圈压入管形件内,且钢圈装配机构(5)与三轴进给铣削装置(2)可同时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管形件自动铣削加工和装配的机构,包括工作机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机台(1)顶部的一侧设有三轴进给铣削装置(2),且三轴进给铣削装置(2)一端的刀头可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移动,所述工作机台(1)的顶部设有位于三轴进给铣削装置(2)一侧的管形件固定机构(3),所述三轴进给铣削装置(2)的刀头对管形件固定机构(3)上固定的管形件铣削,所述工作机台(1)远离三轴进给铣削装置(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4),所述侧板(4)的侧面设有钢圈装配机构(5),所述钢圈装配机构(5)将钢圈压入管形件内,且钢圈装配机构(5)与三轴进给铣削装置(2)可同时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管形件自动铣削加工和装配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进给铣削装置(2)包括活动套装在工作机台(1)顶部的丝杆(21),所述工作机台(1)的内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2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2)驱动丝杆(21)旋转,所述丝杆(21)上螺纹套装有移动块(23),所述移动块(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24),所述液压缸(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25),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的一侧驱动有铣削机构(2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管形件自动铣削加工和装配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机构(26)包括转板(261),所述转板(261)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262),所述旋转轴(262)通过第二驱动电机(25)的驱动进行旋转,所述转板(26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63),所述固定杆(2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勇林大益董非刘华国潘海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