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中药眼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6101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中药眼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中药眼贴主要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制成:白芷10‑20份、白牵牛1‑10份、防风1‑6份、白丁香5‑15份、甘松1‑6份、白细辛1‑6份、山柰5‑15份、白莲蕊5‑15份、檀香1‑10份、白僵蚕5‑15份、白芨1‑6份、鸽白条5‑15份、白蔹1‑6份、鹰条白5‑15份、白附子5‑15份、医用聚乙烯醇55‑2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中药眼贴营养丰富,对皮肤产生良性修复作用,进而发挥出药效以达到祛除黑眼圈的目的,且制备方法方便快捷、纯中药无化学添加,安全有效,适用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具有广泛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中药眼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中药眼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黑眼圈又称“眶周色素沉着症”,是位于双侧下眼睑和眶下的环形色素沉着区域,成黑色或灰色。黑眼圈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工业化进展,现代生活方式和人类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黑眼圈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现代医学认为黑眼圈是由多种病因因素引起,包括真皮黑色素沉积,过敏继发的炎症后高色素沉着或接触性过敏性皮炎,眼周浮肿,浅表毛细血管和松弛皮肤的阴影。另外遗传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任何的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环境,只要能影响机体的循环代谢,都有可能造成黑眼圈的发生。因此,关于黑眼圈方面的研究及治疗显得十分必要。鉴于目前黑眼圈的求美者众多,治疗的有效手段欠缺,治疗成本高;尤其中医诊疗黑眼圈方面相对较少,西医治疗主要以手术和激光为主,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价格高等而不被大众所接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黑眼圈患者也持续增加,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切实有效、无创伤、简单便捷的方法去治疗黑眼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中药眼贴,所述眼贴营养丰富,利用其温运筋脉、祛风活络、促进皮肤血液循环从而减轻黑色素沉着的原理对皮肤产生良性修复作用,进而发挥出药效以达到祛除黑眼圈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中药眼贴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采用方便快捷、纯中药无化学添加的方法,安全有效。本专利技术实现目的之一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中药眼贴,主要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制成:白芷10-20份、白牵牛1-10份、防风1-6份、白丁香5-15份、甘松1-6份、白细辛1-6份、山柰5-15份、白莲蕊5-15份、檀香1-10份、白僵蚕5-15份、白芨1-6份、鸽白条5-15份、白蔹1-6份、鹰条白5-15份、白附子5-15份、医用聚乙烯醇55-220份。进一步地,所述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中药眼贴主要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制成:白芷12-18份、白牵牛3-7份、防风3-4份、白丁香7-12份、甘松3-4份、白细辛3-4份、山柰7-12份、白莲蕊7-12份、檀香3-7份、白僵蚕7-12份、白芨3-4份、鸽白条7-12份、白蔹3-4份、鹰条白7-12份、白附子7-12份、医用聚乙烯醇75-200份。优选地,所述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中药眼贴主要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制成:白芷15份、白牵牛5份、防风3份、白丁香10份、甘松3份、白细辛3份、山柰10份、白莲蕊10份、檀香5份、白僵蚕10份、白芨3份、鸽白条10份、白蔹3份、鹰条白10份、白附子10份、医用聚乙烯醇110份。本专利技术实现目的之二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中药眼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取所述白芷、白牵牛、防风、白丁香、甘松、白细辛、山柰、白莲蕊、檀香、白僵蚕、白芨、鸽白条、白蔹、鹰条白、白附子,加入上述药材总质量的5-15倍质量的水煎煮提取三次,每次0.5-1.5小时,收集每次的煎煮提取液合并,得到总提取液;(2)将上述步骤(1)得到的总提取液进行过滤,于滤液中加入滤液质量0.5-1.5倍质量的乙醇,搅拌均匀,静置沉淀24-72小时;(3)取上述步骤(2)沉淀后的上清液,将所述上清液离心过滤,得到过滤液;(4)将上述步骤(3)得到的过滤液进行浓缩,除去乙醇后得到浓缩液;(5)将按照重量份数取的所述医用聚乙烯醇加入上述步骤(4)得到的浓缩液中,溶胀30分钟以上,得到溶胀液;(6)将上述步骤(5)得到的溶胀液加热使其全溶,成型,烘干,冷却,剪切成形后杀菌,密封即得到所述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中药眼贴。在步骤(5)的浓缩过程中,可将溶液中的乙醇回收,避免浪费。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眼贴,能有效美白眼部肌肤,去除色素沉着,滋润眼部肌肤,舒缓眼部疲劳,利用其温运筋脉、祛风活络、促进皮肤血液循环从而减轻黑色素沉着的原理,对皮肤产生良性修复作用,进而发挥出药效以达到祛除黑眼圈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方便快捷、纯中药无化学添加的方法,安全有效,同时,制成凝胶状贴剂在患者使用上更方便,使用时舒适度更好,凝胶状眼膜保水功能强,更利于中药成分的缓释释放,提高药物去除色素沉着及保湿的治疗浓度,本专利技术的原材料全部是纯天然中草药,成本低,无任何毒副作用,可以长期使用,制备成凝胶状贴剂,更方便普通百姓随身携带使用,还适用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具有广泛的市场推广价值,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以下实施例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所提供的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方法的说明,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揭示的其余内容。【实施例1】一、药材与原料:药材:白芷10kg、白牵牛1kg、防风1kg、白丁香5kg、甘松1kg、白细辛1kg、山柰5kg、白莲蕊5kg、檀香1kg、白僵蚕5kg、白芨1kg、鸽白条5kg、白蔹1kg、鹰条白5kg、白附子5kg;原料:医用聚乙烯醇55kg。二、方法:(1)、取上述药材,加入药材总质量的5倍质量的水煎煮提取三次,每次0.5小时,收集每次煎煮提取液;(2)、将上述步骤(1)中的三次煎煮提取液混合,过滤,在滤液中加入滤液质量0.5倍质量的乙醇,搅拌均匀,静置沉淀24小时;(3)、取上述步骤(2)中沉淀后的上清液,将上清液离心过滤,得到过滤液;(4)、将上述步骤(3)得到的过滤液浓缩,除去乙醇后得到浓缩液适量备用;(5)、将上述原料医用聚乙烯醇加入上述步骤(4)得到的浓缩液中,溶胀30分钟以上,得到溶胀液;(6)、将上述步骤(5)得到的溶胀液加热使其全溶,成型,烘干,冷却,剪切成形后杀菌、瓶装、密封即得凝胶状眼贴。【实施例2】一、药材与原料:药材:白芷15kg、白牵牛5kg、防风3kg、白丁香10kg、甘松3kg、白细辛3kg、山柰10kg、白莲蕊10kg、檀香5kg、白僵蚕10kg、白芨3kg、鸽白条10kg、白蔹3kg、鹰条白10kg、白附子10kg;原料:医用聚乙烯醇110kg。二、方法:(1)、取上述药材,加入药材总质量的10倍质量的水煎煮提取三次,每次1小时,收集每次煎煮提取液;(2)、将上述步骤(1)中的三次煎煮提取液混合,过滤,在滤液中加入滤液质量1倍质量的乙醇,搅拌均匀,静置沉淀48小时;(3)、取上述步骤(2)中沉淀后的上清液,将上清液离心过滤,得到过滤液;(4)、将上述步骤(3)得到的过滤液浓缩,除去乙醇后得到浓缩液适量备用;(5)、将上述原料医用聚乙烯醇加入上述步骤(4)得到的浓缩液中,溶胀30分钟以上,得到溶胀液;(6)、将上述步骤(5)得到的溶胀液加热使其全溶,成型,烘干,冷却,剪切成形后杀菌、瓶装、密封即得凝胶状眼贴。【实施例3】一、药材与原料:药材:白芷20kg、白牵牛10kg、防风6kg、白丁香15kg、甘松6kg、白细辛6kg、山柰15kg、白莲蕊15kg、檀香10kg、白僵蚕15kg、白芨6kg、鸽白条15kg、白蔹6kg、鹰条白15kg、白附子15kg;原料:医用聚乙烯醇220kg。二、方法:(1)、取上述药材,加入药材总质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中药眼贴,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制成:白芷10‑20份、白牵牛1‑10份、防风1‑6份、白丁香5‑15份、甘松1‑6份、白细辛1‑6份、山柰5‑15份、白莲蕊5‑15份、檀香1‑10份、白僵蚕5‑15份、白芨1‑6份、鸽白条5‑15份、白蔹1‑6份、鹰条白5‑15份、白附子5‑15份、医用聚乙烯醇55‑2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中药眼贴,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制成:白芷10-20份、白牵牛1-10份、防风1-6份、白丁香5-15份、甘松1-6份、白细辛1-6份、山柰5-15份、白莲蕊5-15份、檀香1-10份、白僵蚕5-15份、白芨1-6份、鸽白条5-15份、白蔹1-6份、鹰条白5-15份、白附子5-15份、医用聚乙烯醇55-22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中药眼贴,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制成:白芷12-18份、白牵牛3-7份、防风3-4份、白丁香7-12份、甘松3-4份、白细辛3-4份、山柰7-12份、白莲蕊7-12份、檀香3-7份、白僵蚕7-12份、白芨3-4份、鸽白条7-12份、白蔹3-4份、鹰条白7-12份、白附子7-12份、医用聚乙烯醇75-200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黑眼圈的凝胶状中药眼贴,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制成:白芷15份、白牵牛5份、防风3份、白丁香10份、甘松3份、白细辛3份、山柰10份、白莲蕊10份、檀香5份、白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金梅刘云华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