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小飞专利>正文

一种反光手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38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光手机壳包括:壳体;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保护结构包括环绕套,所述环绕套的背面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正面;音量键,所述音量键设置于所述环绕套的一侧的顶部;静音孔,所述静音孔开设于所述环绕套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音量键的顶部;关机键,所述关机键设置于所述环绕套的另一侧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光手机壳,通过反光结构的设置,采用环保的数码打印技术在反光膜表面印刷各种迎合市场的图案,夜晚光线直射让手机壳呈现出发光的视觉效果,安全美观,柔性膜表面贴有PET保护层保护手机壳背面耐刮花、不掉色,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大大的提高了手机壳的使用效果,适用于市场的推广。

A Reflective Mobil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光手机壳
本技术涉及手机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光手机壳。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科技美容这一行业做为新型产业新生而出,时尚IT品牌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针对手机品牌和功能的增加而呈多样化,将手机保护壳按质地分有PC壳,皮革,硅胶,布料,硬塑,皮套,金属钢化玻璃壳,软塑料,绒制,绸制等品类,手机保护壳不仅作为装饰品让您的手机成为一道风景,更能保护手机,防摔、防刮、防水和防震。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低头族、过马路打电话等不安全行为越来越多,此时危险性也就越来越明显,尤其在漆黑的夜晚中,使用手机时,手机灯光照射在脸上,使得眼部不能观察到地面的动向,从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打电话时,唯一的手机屏幕的灯光,被脸部遮挡,从而阻挡了灯光的散发,降低了光明度,不便于夜路的行走,且现有的手机壳功能单一,不能很好的对手机进行保护。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反光手机壳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光手机壳,解决了夜晚使用手机时的危险性,以及手机壳功能单一,不能很好的对手机进行保护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反光手机壳,包括:壳体;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保护结构包括环绕套,所述环绕套的背面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正面;音量键,所述音量键设置于所述环绕套的一侧的顶部;静音孔,所述静音孔开设于所述环绕套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音量键的顶部;关机键,所述关机键设置于所述环绕套的另一侧的顶部;充电口,所述充电口开设于所述环绕套的底部;两个音量孔,两个音量孔均开设于所述环绕套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充电口的两侧;摩擦垫,所述摩擦垫的背面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正面且位于所述环绕套的内部;反光结构,所述反光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背面,所述反光结构包括粘贴层,所述粘贴层粘贴于所述壳体的背面;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的正面固定于所述粘贴层的背面;棱镜反射层,所述棱镜反射层的正面固定于所述密封层的背面;乳胶印刷层,所述乳胶印刷层的正面固定于所述棱镜反射层的背面;PET保护膜,所述PET保护膜的正面固定于所述乳胶印刷层的背面。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厚度为一点三毫米,且所述壳体的材质为聚碳酸酯。优选的,所述环绕套采用TPU软材质。优选的,所述环绕套的宽度为七十三点三毫米,且所述环绕套的长度为一百四十六点五毫米。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的顶部的一侧开设有摄像口。优选的,所述反光结构的厚度为零点八毫米。优选的,所述棱镜反射层包括树脂层、立方晶体层和空气层,所述立方晶体层固定于所述空气层的顶部,并且所述树脂层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立方晶体层的顶部。优选的,所述环绕套的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摩擦块,所述摩擦块的一侧开设有摩擦槽,并且所述摩擦槽的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块。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反光手机壳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光手机壳,通过环绕套的设置,可以对手机的四周进行保护,而且便于手机与手机壳的安装和拆卸,并且再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不容易对手机造成损伤,并且通过壳体采用硬性的PC材质,提高了手机壳坚挺的塑形考虑,让视觉与触觉更具品质感,以及通过反光结构的设置,采用环保的数码打印技术在反光膜表面印刷各种迎合市场的图案,夜晚光线直射让手机壳呈现出发光的视觉效果,安全美观,柔性膜表面贴有PET保护层保护手机壳背面耐刮花、不掉色,并且通过摩擦槽、摩擦块、防滑块的设置,不仅提高了摩擦力,而且提高了使用者手拿时的舒适性,保证了手部热量的散发,降低汗水的产生,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大大的提高了手机壳的使用效果,适用于市场的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反光手机壳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反光手机壳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反光手机壳的结构后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反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反光手机壳的结构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反光手机壳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4所示的棱镜反射层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4所示的棱镜反光模型示意图;图10为图8所示的反射光原理示意图。图中标号:1、壳体,2、保护结构,21、环绕套,22、音量键,23、静音孔,24、关机键,25、充电口,26、音量孔,3、摩擦垫,4、反光结构,41、粘贴层,42、密封层,43、棱镜反射层,431、树脂层,432、立方晶体层,433、空气层,44、乳胶印刷层,45、PET保护膜,5、摄像口,6、摩擦结构,61、摩擦块,62、摩擦槽,63、防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8、图9和图10,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反光手机壳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反光手机壳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反光手机壳的结构后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反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反光手机壳的结构仰视图;图8为图4所示的棱镜反射层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4所示的棱镜反光模型示意图;图10为图8所示的反射光原理示意图。反光手机壳包括:壳体1;保护结构2,所述保护结构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正面,所述保护结构2包括环绕套21,所述环绕套21的背面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正面;音量键22,所述音量键22设置于所述环绕套21的一侧的顶部;静音孔23,所述静音孔23开设于所述环绕套21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音量键22的顶部;关机键24,所述关机键24设置于所述环绕套21的另一侧的顶部;充电口25,所述充电口25开设于所述环绕套21的底部;两个音量孔26,两个音量孔26均开设于所述环绕套21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充电口25的两侧;摩擦垫3,所述摩擦垫3的背面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正面且位于所述环绕套21的内部,摩擦垫3的设置,主要是加大手机与手机壳之间的摩擦力,保证手机与手机壳之间接触的稳定性;反光结构4,所述反光结构4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背面,所述反光结构4包括粘贴层41,所述粘贴层41粘贴于所述壳体1的背面;密封层42,所述密封层42的正面固定于所述粘贴层41的背面;棱镜反射层43,所述棱镜反射层43的正面固定于所述密封层42的背面,在这里棱镜反射层43采用3M柔性反光膜材料制作;乳胶印刷层44,所述乳胶印刷层44的正面固定于所述棱镜反射层43的背面;PET保护膜45,所述PET保护膜45的正面固定于所述乳胶印刷层44的背面,PET保护膜45的设置,提高了手机壳的耐刮性,采用原厂真机一比一开模,保证匹配的精确性和孔位的准确性。所述壳体1的厚度为一点三毫米,且所述壳体1的材质为聚碳酸酯,具高强度及弹性系数、高冲击强度、使用温度范围广,提高了手机的实用性。所述环绕套21采用TPU软材质,便于手机与手机壳的安装和拆卸,并且再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不容易对手机造成损伤。所述环绕套21的宽度为七十三点三毫米,且所述环绕套21的长度为一百四十六点五毫米,主要是保证了环绕套21更够充分的与手机的四周进行接触,包边贴紧,有效的缓解摔落时的冲击性,而且环绕套21的设置,可以根据自身手机的大小进行设置。所述壳体1的正面的顶部的一侧开设有摄像口5,在这里开设的摄像口5,主要是便于手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光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保护结构包括环绕套,所述环绕套的背面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正面;音量键,所述音量键设置于所述环绕套的一侧的顶部;静音孔,所述静音孔开设于所述环绕套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音量键的顶部;关机键,所述关机键设置于所述环绕套的另一侧的顶部;充电口,所述充电口开设于所述环绕套的底部;两个音量孔,两个音量孔均开设于所述环绕套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充电口的两侧;摩擦垫,所述摩擦垫的背面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正面且位于所述环绕套的内部;反光结构,所述反光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背面,所述反光结构包括粘贴层,所述粘贴层粘贴于所述壳体的背面;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的正面固定于所述粘贴层的背面;棱镜反射层,所述棱镜反射层的正面固定于所述密封层的背面;乳胶印刷层,所述乳胶印刷层的正面固定于所述棱镜反射层的背面;PET保护膜,所述PET保护膜的正面固定于所述乳胶印刷层的背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光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保护结构包括环绕套,所述环绕套的背面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正面;音量键,所述音量键设置于所述环绕套的一侧的顶部;静音孔,所述静音孔开设于所述环绕套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音量键的顶部;关机键,所述关机键设置于所述环绕套的另一侧的顶部;充电口,所述充电口开设于所述环绕套的底部;两个音量孔,两个音量孔均开设于所述环绕套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充电口的两侧;摩擦垫,所述摩擦垫的背面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正面且位于所述环绕套的内部;反光结构,所述反光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背面,所述反光结构包括粘贴层,所述粘贴层粘贴于所述壳体的背面;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的正面固定于所述粘贴层的背面;棱镜反射层,所述棱镜反射层的正面固定于所述密封层的背面;乳胶印刷层,所述乳胶印刷层的正面固定于所述棱镜反射层的背面;PET保护膜,所述PET保护膜的正面固定于所述乳胶印刷层的背面。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戴小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