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循环风冷式油浸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12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循环风冷式油浸变压器,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高压室、变压器油箱、低压出线箱和风冷循环组件,变压器油箱采用光面的钢板组成,其表面未设置用于散热的波纹片,省去波纹片的占用空间,而是在低压出线箱的下方设置风冷循环组件,当变压器油箱内的油温过高时,启动油泵,变压器油箱内的热油经经油泵进入风冷却器,热油与冷风通过冷却器进行热交换,使油温降低,经过降温后的变压器油被重新送进入变压器油箱,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这样大大减小了整个变压器的体积,使其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场合安装。

A Self-circulating Air-cooled Oil-immersed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循环风冷式油浸变压器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
,尤其涉及一种自循环风冷式油浸变压器。
技术介绍
配电变压器为变电所的重要组件,油浸式变压器一般安装在单独的变压器室内,并且油浸式变压器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配电设备中,为了加强绝缘和冷却条件,变压器的铁芯和绕组都一起浸入灌满了变压器油的油箱中,变压器在运行的过程中,绕组和铁芯工作会产生很多的热量,热量使靠近铁芯和绕组的油受热膨胀上升,通过油的上下对流,热量通过波纹片或者水冷系统散热到环境中,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其中为了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变压器波纹片都是长薄结构的,占用变压器很大的体积空间,同样的采用变压器水冷系统也会占用很大空间,对于在空间面积受限的场合,设计出一种合理的变压器散热系统,可以大大缩小变压器整天的体积,适用于更多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该技术提供一种自循环风冷式油浸变压器,变压器油箱采用光面的钢板组成,其表面未设置用于散热的波纹片,省去波纹片的占用空间,而采用风冷却器来对变压器油箱内的油进行循环冷却,大大缩小了变压器的整体体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该技术提供一种自循环风冷式油浸变压器,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高压室、变压器油箱、低压出线箱和风冷循环组件,所述高压室和低压出线箱分别设置在变压器油箱的两侧,所述变压器油箱由5mm厚的平面钢板焊接组成,变压器油箱的顶盖上设置顶盖吊环、带防护盖的气体继电器、泄压室、安装有温度控制器的温控盒、分接开关、压力释放阀和油位计,变压器油箱靠近低压出线箱的侧面下端开设出油口和进油口,出油口和进油口均设置法兰连接的蝶阀,两个蝶阀均依次通过油管焊接头和油管接头分别安装出油管和进油管,所述风冷循环组件安装于低压出线箱的下方,风冷循环组件包括风冷却器和油泵,油泵的进油端口与变压器油箱的出油管连接,油泵的出油端口与风冷却器的进口端通过油管连接,风冷却器的出口端与变压器油箱的进油管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自循环风冷式油浸变压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冷却器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通过90°油管接头分别与油管和变压器油箱的进油管连接。有益效果1、该技术一种自循环风冷式油浸变压器,变压器油箱的采用平面的钢板焊接组成,其表面并未设置用以散热的波纹片,省去波纹片的占用空间,而是在低压出线箱的下方设置风冷循环组件,当变压器油箱内的油温达到85℃时,启动油泵,变压器油箱内的热油经上部的蝶阀经油泵进入风冷却器,热油与冷风通过冷却器进行热交换,使油温降到一定温度,经过降温后的变压器油经下部蝶阀被重新送进入变压器油箱,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这样大大减小了整个变压器的体积,使其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场合安装;2、该技术一种自循环风冷式油浸变压器,无论变压器油箱的进油管、出油管均依次通过油管接头和油管焊接头与蝶阀连接,以及冷却器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通过90°油管接头分别与油管和变压器油箱的进油管连接,这些接头保证了充分保证了变压器油在传输过程中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风冷循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风冷却器出口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变压器油循环风冷原理图;图中:1、底座,2、高压室,3、变压器油箱,301、顶盖吊环,302、气体继电器,303、泄压室,304、温控盒,305、分接开关,306、压力释放阀,307、油位计,4、低压出线箱,5、风冷循环组件,6、蝶阀,7、出油管,8、进油管,9、油管,10、油管焊接头,11、油管接头,12、90°油管接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自循环风冷式油浸变压器,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高压室2、变压器油箱3、低压出线箱4和风冷循环组件5,所述高压室2和低压出线箱4分别设置在变压器油箱3的两侧,高压室2和变压器油箱3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上,其中底座1由槽钢焊接而成,高压室2由2mm厚钢板组合而成,变压器油箱3由5mm厚的平面钢板焊接组成,变压器油箱3的顶盖上设置顶盖吊环301、带防护盖的气体继电器302、泄压室303、安装有温度控制器的温控盒304、分接开关305、压力释放阀306和油位计307,其中变压器油箱3表面并未设置用以散热的波纹片,省去波纹片的占用空间,大大减小变压器油箱3的体积。变压器油箱3靠近低压出线箱4的侧面下端开设出油口和进油口,出油口和进油口均设置法兰连接的蝶阀6,两个蝶阀6分别安装出油管7和进油管8,所述风冷循环组件5安装于低压出线箱4的下方,风冷循环组件5包括风冷却器501和油泵502,油泵502的进油端口与变压器油箱3的出油管7连接,油泵502的出油端口与风冷却器501的进口端通过油管9连接,风冷却器501的出口端与变压器油箱3的进油管8连接。其中变压器油箱3内设置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用以实时监测变压器油箱3内的油温,并且温度控制器与油泵502电连接,当变压器油箱3内的油温被监测达到85℃时,温度控制器控制油泵502启动,变压器油箱3内的热油经上部的蝶阀6经油泵502进入风冷却器501,热油与冷风通过风冷却器501进行热交换,使油温降低,经过降温后的变压器油经下部蝶阀6被重新送进入变压器油箱3内,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同时为了充分保证了变压器油在传输过程中的密封性,无论变压器油箱3的进油管8、出油管7均依次通过油管接头11和油管焊接头10与蝶阀6连接,以及冷却器50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通过90°油管接头12分别与油管9和变压器油箱3的进油管7连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循环风冷式油浸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高压室(2)、变压器油箱(3)、低压出线箱(4)和风冷循环组件(5),所述高压室(2)和低压出线箱(4)分别设置在变压器油箱(3)的两侧,所述变压器油箱(3)由5mm厚的平面钢板焊接组成,变压器油箱(3)的顶盖上设置顶盖吊环(301)、带防护盖的气体继电器(302)、泄压室(303)、安装有温度控制器的温控盒(304)、分接开关(305)、压力释放阀(306)和油位计(307),变压器油箱(3)靠近低压出线箱(4)的侧面下端开设出油口和进油口,出油口和进油口均设置法兰连接的蝶阀(6),两个蝶阀(6)均依次通过油管焊接头(10)和油管接头(11)分别安装出油管(7)和进油管(8),所述风冷循环组件(5)安装于低压出线箱(4)的下方,风冷循环组件(5)包括风冷却器(501)和油泵(502),油泵(502)的进油端口与变压器油箱(3)的出油管(7)连接,油泵(502)的出油端口与风冷却器(501)的进口端通过油管(9)连接,风冷却器(501)的出口端与变压器油箱(3)的进油管(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循环风冷式油浸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高压室(2)、变压器油箱(3)、低压出线箱(4)和风冷循环组件(5),所述高压室(2)和低压出线箱(4)分别设置在变压器油箱(3)的两侧,所述变压器油箱(3)由5mm厚的平面钢板焊接组成,变压器油箱(3)的顶盖上设置顶盖吊环(301)、带防护盖的气体继电器(302)、泄压室(303)、安装有温度控制器的温控盒(304)、分接开关(305)、压力释放阀(306)和油位计(307),变压器油箱(3)靠近低压出线箱(4)的侧面下端开设出油口和进油口,出油口和进油口均设置法兰连接的蝶阀(6),两个蝶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利东王绍辉赫婷婷魏士伟董昱孙可友李光文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许继配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