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和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5080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7:07
一种驱动装置和成像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输出构件,该驱动输出构件配置成,在驱动待被驱动的构件时,在驱动输出构件从马达的旋转轴脱离的方向上从待被驱动的构件接收第一力,并且在由驱动传输构件驱动时在与第一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驱动传输构件接收第二力。第二力等于或大于第一力。

Driving device and ima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和成像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其包括马达,该马达是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使用的驱动源。
技术介绍
诸如复印机和打印机的成像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感光鼓、定影辊或片材进给辊旋转的马达。成像装置使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小齿轮,小齿轮是附接到马达的旋转轴的驱动输出构件。当小齿轮旋转时,齿轮被驱动,该齿轮是与小齿轮啮合而待被驱动的构件。为了改善打印图像的图像质量,期望驱动装置驱动诸如感光鼓的成像单元以高精度旋转。为了此目的,需要保持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的齿轮精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螺旋齿轮作为小齿轮,其为驱动装置的驱动输出构件。这里,当与作为待被驱动的构件的从动齿轮啮合时,小齿轮在旋转轴的推力方向上受到作为驱动的反作用力的力。推力可以在小齿轮从马达的旋转轴脱离的方向上作用在小齿轮上。在此种情况下,小齿轮需要被固定而不从旋转轴脱离。通常,已经存在用于确保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的齿轮精度并将小齿轮固定到旋转轴的技术。示例包括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3-155779中讨论的技术。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3-155779讨论了确保足够的压入强度和齿轮精度以及通过配置小齿轮以使得其不具有齿轮齿的无齿区域在推力方向上被压入并且其具有齿轮齿的有齿区域在推力方向上未被压入。根据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3-155779,旋转轴被压入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因此,小齿轮难以从马达上拆卸并更换以用于维护驱动装置。如果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的齿轮齿损坏并且仅希望更换小齿轮,则小齿轮和马达需要一起被更换。因此,存在关于可维护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其包括旋转轴;驱动输出构件,其布置在旋转轴上并且配置成驱动待被驱动的构件;以及驱动传输构件,其固定到旋转轴并且配置成与驱动输出构件接合并通过旋转轴的旋转运动驱动所述驱动输出构件。驱动输出构件配置成在驱动待被驱动的构件时在驱动输出构件脱离旋转轴的方向上从待被驱动的构件接收第一力,其中驱动输出构件配置成当由驱动传输构件驱动时在与第一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驱动传输构件接收第二力。第二力等于或大于第一力。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驱动装置和成像装置包括布置在马达的旋转轴上的驱动输出构件,以及驱动传输构件。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A和图1B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小齿轮附近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图3A和图3B是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元件的单个部件的透视图。图4A和图4B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输出构件和驱动传输构件之间的接合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带轮附近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小齿轮附近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马达的剖视图。图8A和图8B是根据第四示例实施例的元件的单个部件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根据其中应用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装置的配置和各种条件,示例实施例的组成部件的尺寸、材料、形状和相对布置受到适当的改变。本公开的范围决不限于以下示例实施例。下面将描述第一示例实施例。将通过使用成像装置,特别是电子照相激光束打印机作为示例来描述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概况。(示例成像装置)在描述驱动装置之前,首先将参考图9描述激光束打印机。图9是示出作为激光束打印机的成像装置S的整体构造的剖视图。电子照相成像部分执行成像过程,例如,如下:首先,通过使用充电单元将感光鼓34的表面均匀地充电到预定极性。然后,基于待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上的图像数据,通过使用诸如激光器的曝光单元35在感光鼓34上形成潜像。通过使用显影单元33将调色剂附着到潜像上,使形成在感光鼓34上的潜像显影并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在此种种状态下,调色剂图像承载在感光鼓34上。在感光鼓34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传送到在转印辊37和感光鼓34之间形成的转印夹持部。同时,存储在成像装置S中的记录材料被传送到转印夹持部。在转印夹持部中,感光鼓34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高电压被转印到记录材料上,高电压的极性与调色剂的正充电极性相反。最后,已经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被传送到定影设备38,并且通过施加热和压力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材料上。通过此类过程,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成像部分是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部分,并且至少包括感光鼓34、充电单元、显影单元33和转印单元。在转印调色剂图像之后,少量附着物质(诸如不同极性的调色剂)残留在感光鼓34上。通过清洁单元39从已经通过转印夹持部的感光鼓34的表面除去附着物质。然后,感光鼓34等待直到下一次成像。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成像装置S包括处理盒,其中上述感光鼓34、充电单元、显影单元33和清洁单元39以及手柄36集成为处理盒。处理盒可拆卸地附接到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成像装置S的壳体。待集成为盒的组件不限于前述处理盒的组件。盒的示例包括:鼓盒,在所述鼓盒中集成有鼓和清洁单元,该鼓为感光鼓;显影盒,在所述显影盒中集成有显影单元(诸如显影辊)和显影剂存储部分;以及调色剂盒,其为配置成可单独拆卸和附接的显影剂存储部分。(示例驱动装置)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驱动装置1包括马达10和小齿轮12,小齿轮是布置在马达10的旋转轴11上的驱动输出构件。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12驱动作为待被驱动的构件的从动齿轮2。图2示出了驱动输出齿轮3的齿轮系被驱动的示例。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12布置在马达10的旋转轴11上。作为待被驱动的构件的从动齿轮2与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12啮合,并且马达10的旋转轴11的旋转运动经由小齿轮12传递到从动齿轮2。作为待被驱动的构件的从动齿轮2布置在旋转轴2a上,以相对于旋转轴2a可旋转。驱动输出齿轮3是用于驱动处理盒4的齿轮。驱动输出齿轮3经由减速齿轮6与从动齿轮2啮合,并且一体地附接到感光鼓5,所述感光鼓附接到待被驱动的处理盒4。更具体地,驱动输出齿轮3固定到感光鼓5的轴。当马达10被驱动时,马达10的旋转轴11和小齿轮12旋转。旋转力(扭矩)经由从动齿轮2、减速齿轮6和驱动输出齿轮3传递到感光鼓5,由此感光鼓5被驱动以旋转。在本示例实施例中,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12和作为待被驱动的构件的从动齿轮2是螺旋齿轮。与从动齿轮2啮合的减速齿轮6的大齿轮也是螺旋齿轮。由于小齿轮12是扭曲齿轮,因此当小齿轮12与从动齿轮2啮合时,小齿轮12从驱动反作用力接收在旋转轴11的推力方向上的力。小齿轮12沿图2所示的方向旋转。图2中的方向A是小齿轮12从旋转轴11脱离的方向。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12沿向左方向扭转。当从小齿轮12侧观察马达10时,小齿轮12的旋转方向设定为顺时针方向(图2)。接下来,将参考图1A、图1B、图3A、图3B和图7描述驱动装置1的构造。图1A和图1B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的小齿轮12附近的示意图。图3A和图3B是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的元件的单个部件的透视图。图7是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其包括旋转轴;驱动输出构件,其设置在旋转轴上并且配置成驱动待被驱动的构件;以及驱动传输构件,其固定到旋转轴并且配置成与驱动输出构件接合并通过旋转轴的旋转运动驱动所述驱动输出构件,其中所述驱动输出构件配置成在驱动所述待被驱动的构件时,在驱动输出构件脱离旋转轴的方向上从所述待被驱动的构件接收第一力,其中所述驱动输出构件配置成在由所述驱动传输构件驱动时,在与第一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所述驱动传输构件接收第二力,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力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14 JP 2018-0244011.一种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其包括旋转轴;驱动输出构件,其设置在旋转轴上并且配置成驱动待被驱动的构件;以及驱动传输构件,其固定到旋转轴并且配置成与驱动输出构件接合并通过旋转轴的旋转运动驱动所述驱动输出构件,其中所述驱动输出构件配置成在驱动所述待被驱动的构件时,在驱动输出构件脱离旋转轴的方向上从所述待被驱动的构件接收第一力,其中所述驱动输出构件配置成在由所述驱动传输构件驱动时,在与第一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所述驱动传输构件接收第二力,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力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力。2.一种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其包括旋转轴;螺旋齿轮,其设置在旋转轴上;以及驱动传输构件,其固定到旋转轴并且配置成通过旋转轴的旋转运动来驱动螺旋齿轮,所述驱动传输构件包括接合部分,所述接合部分配置成与螺旋齿轮接合,其中建立以下关系表达式:R2tanθ≥R1tanφ,其中R1是从所述接合部分与螺旋齿轮接触的接触点到所述旋转轴的距离,θ是在所述接合部分和所述旋转轴之间形成的角度,R2是所述螺旋齿轮的节圆半径,以及φ是所述螺旋齿轮的螺旋角。3.一种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其包括旋转轴;驱动输出构件,其配置成驱动布置在旋转轴上的待被驱动的构件;以及驱动传输构件,其固定到旋转轴并且配置成与驱动输出构件接合并通过旋转轴的旋转运动驱动所述驱动输出构件,其中所述驱动输出构件配置成在驱动所述待被驱动的构件时,在驱动输出构件脱离旋转轴的方向上从所述待被驱动的构件接收负载,以及其中所述驱动传输构件包括保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川悠介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