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室内空气湿度设备的抽送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666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室内空气环境调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室内空气湿度设备的抽送风结构。包括抽风槽、作为抽风槽的其中一个槽壁的机体板、连接于机体板内侧面上的多个依次并列排布于抽风槽内的抽送风单元以及连接于机体板外侧面上且与所述抽送风单元对应的出风管,所述机体板上对应所述抽送风单元开有与所述出风管相通的机体出风口,至少所述机体出风口的上下高度小于所述抽送风单元的上下高度,且所述机体出风口对应所述抽送风单元的上部设置。本申请通过在抽送风结构内设一排的风机,从而可加大除湿工作面机,提高过风量,又能保证风量的稳定,而不易扬尘,可通过管路对多个室内进行除湿送风,本申请设置的收小的机体出风口加快室内循环。

A ventilation structure for indoor air humidity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室内空气湿度设备的抽送风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室内空气环境调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室内空气湿度设备的抽送风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室内空气环境调控一般采用空调来调控,大部分空调配有除湿功能,也有部分空调未配有除湿功能,有一些室内还配有独立的除湿设备,现有的除湿设备其内部会根据不同除湿功率要求设置一个需求功率的风机,但是一个风机工作面有限,抽送风量有限,除湿机内空间有限,可能造成即使大功率风机实际的过风量却达不到应有的抽送风设计要求,所以现有的除湿机一般采用的是小面积的独立机体结构进行每个独立空间适用一个机子,且现在有的风机抽送风速度主要在于风机的转速,即室内空气循环的速度主要在于风机速度,可加快内循环势必要提高风机的转速,增大功率。再是现有的除湿机的抽送风结构简单,静音效果差,易损坏,且还会带走位于低位的仍带有湿气的部分风,降低了除湿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处理室内空气湿度设备的抽送风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处理室内空气湿度设备的抽送风结构,包括抽风槽、作为抽风槽的其中一个槽壁的机体板、连接于机体板内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室内空气湿度设备的抽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抽风槽(401)、作为抽风槽的其中一个槽壁的机体板(41)、连接于机体板内侧面上的多个依次并列排布于抽风槽内的抽送风单元(42)以及连接于机体板外侧面上且与所述抽送风单元对应的出风管(43),所述机体板上对应所述抽送风单元开有与所述出风管相通的机体出风口(402),至少所述机体出风口的上下高度小于所述抽送风单元的上下高度,且所述机体出风口对应所述抽送风单元的上部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室内空气湿度设备的抽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抽风槽(401)、作为抽风槽的其中一个槽壁的机体板(41)、连接于机体板内侧面上的多个依次并列排布于抽风槽内的抽送风单元(42)以及连接于机体板外侧面上且与所述抽送风单元对应的出风管(43),所述机体板上对应所述抽送风单元开有与所述出风管相通的机体出风口(402),至少所述机体出风口的上下高度小于所述抽送风单元的上下高度,且所述机体出风口对应所述抽送风单元的上部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处理室内空气湿度设备的抽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送风单元包括风机壳(421)和设于风机壳内的涡轮离心风机(422),所述风机壳包括位于两侧的至少上端沿和下端沿具有平整的连接边的端板(4211)和连接于两端板之间的外包板(4212),所述端板上设有便于安装指示的风向指示标(4213),所述端板上开有若干扣接孔(4214),所述外包板端一体连接有若干可穿过所述扣接孔后翻折扣接固定所述端板和外包板的扣接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处理室内空气湿度设备的抽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指示标至少为位于端板上部和下部且沿涡轮离心风机转动方向排布的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处理室内空气湿度设备的抽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为方形板,所述端板上、下和背向所述机体板的外侧端沿上设有向涡轮离心风机中心方向翻折形成的端板加强边(423),且三条端板加强边中相邻两条之间端部相接,所述端板上连接机体板的内侧沿上设有背向端板加强边向外翻折的固定沿边(424),所述固定沿边以及位于上、下端上的端板加强边上开有外连接用的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处理室内空气湿度设备的抽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家忠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星光电科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