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砷碱渣搭配含砷物料协同脱砷的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94275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砷碱渣搭配含砷物料协同脱砷的方法及应用。按(0.5~8):1的质量比例称取砷碱渣与含砷物料,混合后焙烧,焙烧料经溶浸后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其中浸出渣主要成分为脱砷产物,浸出液主要成分为砷酸钠及碳酸钠,实现了砷碱渣搭配含砷物料的协同脱砷。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砷碱渣搭配含砷物料进行协同脱砷,代替原来碱的使用,以废治废,大幅降低了治理成本和回收成本,且工艺过程简单,对冶金和资源循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A synergistic method of arsenic removal from arsenic-alkali residue with arsenic-containing material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砷碱渣搭配含砷物料协同脱砷的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砷物料脱砷及资源综合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砷碱渣搭配含砷物料协同脱砷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在有色冶金过程中,精矿中砷的价态或物相会发生变化,进而发生迁移,分布于冶炼产物中,从而产生含砷物料,包括含砷烟尘、含砷阳极泥和黑铜泥等。由于含砷物料的成分复杂且砷含量较高,随着现有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其进行安全处理变得越来越困难,传统堆存方式暂缓处理易造成二次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已不能满足现有要求,开展含砷物料的综合处理成为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针对含砷物料的脱砷处理方法主要有火法、湿法、火法湿法联合三类。火法处理主要利用硫化或氧化焙烧挥发,使砷进入烟气收集从而实现砷的脱除;湿法处理主要有碱性氧化-浸出法和酸浸-还原氯化法两种方法进行砷的脱除;火法-湿法联合处理主要采用碱性焙烧-浸出,使得砷进入浸出液与渣中的其它金属分离。砷碱渣是火法精炼金属过程中加入碱(碳酸钠或氢氧化钠)进行脱砷而产生的废渣,其主要成分包括碳酸钠、砷及其化合物、其它金属及其化合物等。砷碱渣主要包括一次砷碱渣和二次砷碱渣,其主要成分包括碳酸钠、砷及其化合物、锑及其化合物等。在对粗锑进行精炼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加入碱(碳酸钠或氢氧化钠)的方式,产生的废渣称为一次砷碱渣;而因为一次砷碱渣中锑的含量还是比较高,因此锑冶金企业往往将一次砷碱渣投入反射炉中做进一步处理,这一过程产生的废渣称为二次砷碱渣。目前砷碱渣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类:第一类,采用氧化剂、稳定剂和调理剂对其进行固化稳定化,达标后进入危险废物填埋场;第二类,实现砷碱渣中砷、其它金属、碱的分离,一般是采用氧化水浸分离含砷碱液,含砷碱液再经分步结晶或沉砷等砷碱分离方法得到碳酸钠及砷化合物(砷酸钠、硫化砷、砷酸铁、砷酸铵、有机胂酸盐等),亦有研究利用含砷碱溶液吸收废气中二氧化硫,使气体达到排放标准,碱转化为亚硫酸钠。砷碱渣固化稳定化处理以及一定程度的资源化利用不能直接利用砷碱渣,且流程长,成本高。目前尚没有方法表明能将砷碱渣搭配含砷物料进行协同脱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砷碱渣搭配含砷物料协同脱砷的方法及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砷碱渣搭配含砷物料协同脱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0.5~8):1的质量比例称取砷碱渣与含砷物料,混合均匀;步骤二、将混合均匀的砷碱渣与含砷物料进行焙烧,得到焙烧料;步骤三、对焙烧料进行溶浸,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其中浸出渣为脱砷产物,浸出液为含砷溶液,实现砷碱渣搭配含砷物料的协同脱砷。优选地,步骤一中,所述砷碱渣为一次砷碱渣,一次砷碱渣与含砷物料的质量比例为(3~8):1。优选地,步骤一中,所述砷碱渣为二次砷碱渣,二次砷碱渣与含砷物料的质量比例为(0.5~5):1。优选地,步骤一中,所述含砷物料为含砷烟尘、含砷阳极泥和黑铜泥中的一种。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焙烧的条件包括:焙烧时间为1~2h,焙烧温度为500℃~650℃。优选地,步骤三中,浸出液主要成分为砷酸钠及碳酸钠。砷碱渣中50%左右的成分是碳酸钠,而砷是以砷酸钠的形式存在。砷碱渣与含砷物料混合焙烧过程中,砷碱渣中的碳酸钠优先与含砷物料中的砷氧化物反应生成砷酸钠,其它金属的氧化物少部分反应生成盐,大部分仍以其它金属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浸出过程中砷酸钠易溶于水使砷进入溶液,而大部分其他金属的盐和氧化物难溶于水故存在于渣中,从而达到脱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将砷碱渣搭配含砷物料进行协同脱砷,代替原来碱的使用,以废治废,大幅降低了治理成本和回收成本,且工艺过程简单,对冶金和资源循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准备砷碱渣用于以下实施例中,砷碱渣包括一次砷碱渣和二次砷碱渣,其主要成分如表1所示。表1砷碱渣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元素AsSbFePbSSnNa一次砷碱渣中的含量(%)1.4240.510.430.010.060.1020.57二次砷碱渣中的含量(%)15.663.420.280.050.20﹤0.0134.63实施例1:砷碱渣搭配含砷烟尘的协同脱砷准备三种包含不同金属种类、含量的含砷烟尘,分别为含砷烟尘1号、含砷烟尘2号和含砷烟尘3号,主要成分如表2所示。表2含砷烟尘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元素AsCuPbZnFeSnBi含砷烟尘1号中的含量(%)4.4812.6421.392.335.08—5.36含砷烟尘2号中的含量(%)5.004.0814.0220.44—11.640.33含砷烟尘3号中的含量(%)11.994.8619.1313.505.413.294.00将含砷烟尘1号、含砷烟尘2号、含砷烟尘3号分别与一次砷碱渣烘干并粉碎,按照m一次砷碱渣:m含砷烟尘=n(n分别为1,2,3,4,5,8)的质量比例将粉碎后的一次砷碱渣与含砷烟尘1号、含砷烟尘2号、含砷烟尘3号分别混合均匀,500℃温度下焙烧2h。将焙烧后的焙烧料进行溶浸,溶浸条件为:固液比1:5,浸出温度65℃,浸出时间2.0h,搅拌速率250rpm。对浸出液分析计算得到As的浸出率,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当一次砷碱渣和含砷烟尘1号的质量比例为(4~8):1时,脱砷率能达到95.76%以上;当一次砷碱渣和含砷烟尘2号的质量比例为(4~8):1时,脱砷率能达到95%以上;当一次砷碱渣和含砷烟尘3号的质量比例为(3~8):1时,脱砷率能达到94.36%以上。表3一次砷碱渣搭配含砷烟尘协同脱砷的浸出结果n含砷烟尘1号As浸出率/%含砷烟尘2号As浸出率/%含砷烟尘3号As浸出率/%132.6952.4349.54255.2075.7977.62390.2492.5094.36495.7695.0497.08597.8597.8598.43898.0998.2198.27将含砷烟尘1号、含砷烟尘2号、含砷烟尘3号分别与二次砷碱渣烘干并粉碎,按照m二次砷碱渣:m含砷烟尘=n(n分别为0.5,1,2,3,4,5)的质量比例将粉碎后的二次砷碱渣与含砷烟尘1号、含砷烟尘2号、含砷烟尘3号分别混合均匀,600℃温度下焙烧2h。将焙烧后的焙烧料进行溶浸,溶浸条件为:固液比1:5,浸出温度65℃,浸出时间2.0h,搅拌速率250rpm。对浸出液分析计算得到As的浸出率,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当二次砷碱渣和含砷烟尘1号的质量比例为(2~5):1时,脱砷率能达到94.42%以上;当二次砷碱渣和含砷烟尘2号的质量比例为(1~5):1时,脱砷率能达到94.27%以上;当二次砷碱渣和含砷烟尘3号的质量比例为(2~5):1时,脱砷率能达到95%以上。表4二次砷碱渣搭配含砷烟尘协同脱砷的浸出结果n含砷烟尘1号As浸出率/%含砷烟尘2号As浸出率/%含砷烟尘3号As浸出率/%0.570.4083.7680.29183.2794.2791.66294.4295.5895.07397.2097.0196.94498.1298.2298.3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砷碱渣搭配含砷物料协同脱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0.5~8):1的质量比例称取砷碱渣与含砷物料,混合均匀;步骤二、将混合均匀的砷碱渣与含砷物料进行焙烧,得到焙烧料;步骤三、对焙烧料进行溶浸,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其中浸出渣为脱砷产物,浸出液为含砷溶液,实现砷碱渣搭配含砷物料的协同脱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砷碱渣搭配含砷物料协同脱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0.5~8):1的质量比例称取砷碱渣与含砷物料,混合均匀;步骤二、将混合均匀的砷碱渣与含砷物料进行焙烧,得到焙烧料;步骤三、对焙烧料进行溶浸,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其中浸出渣为脱砷产物,浸出液为含砷溶液,实现砷碱渣搭配含砷物料的协同脱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砷碱渣为一次砷碱渣,一次砷碱渣与含砷物料的质量比例为(3~8):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砷碱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祥王晓阳方红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