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洋林专利>正文

一种防晕车护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17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晕车护腕,包括能够套在手腕上的护腕本体,其特征在于,由3‑5根织线通过螺纹编织的方式在织机上布置呈环形的N个织针上开始编织,3‑5根织线中包含一根弹性线,其中所述护腕本体的起始端的针脚通过锁边线与所述护腕本体的末端的针脚一对一进行锁边形成锁边部,并在锁边部之后由所述3‑5根织线中除弹性线以外的2‑3根织线继续编织形成厚度小于所述护腕本体的褶状裙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晕车护腕,通过对织线进行锁边,不会产生人工或者机械锁边产生的凸起或者结节,保证佩戴者的舒适感,并且锁边之后编织形成的裙部,可以很好的保护锁边结构,与现有技术在剪切边进行锁边的结构相比,结构牢固,不容易松脱。

A Car-sickness-proof Wrist Gu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晕车护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腕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防晕车护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防晕车护腕,例如本申请人在2011年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1110292863.7、名称为一种防晕车护腕的专利,在生产的过程中采用多个连续生产形成筒状产品,然后再预留剪切带,剪切之后再通过人工或者机器锁边,其锁边的时候必须沿着剪切的边缘进行锁边,并且锁边时不能仅沿着剪切带进行锁边,而是必须在剪切带内侧的护腕织布上进行锁边,从而导致锁边的部位厚度严重大于其他部位的厚度,局部地带甚至形成结节,导致护腕佩戴舒适度下降,或者导致使用者有不良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晕车护腕,解决现有技术护腕的锁边结构不舒适的技术问题。一种防晕车护腕,包括能够套在手腕上的护腕本体,由3-5根织线通过螺纹编织的方式在织机上布置呈环形的N个织针上开始编织,3-5根织线中包含一根弹性线,其中所述护腕本体的起始端的针脚通过锁边线与所述护腕本体的末端的针脚一对一进行锁边形成锁边部,并在锁边部之后由所述3-5根织线中除弹性线以外的2-3根织线继续编织形成厚度小于所述护腕本体的褶状裙部。所述N个织针为90-120根。所述锁边线为尼龙。所述织线中包括一根具有弹性的纤维丝或纱线。在所述护腕本体上还由凸扣和压扣扣接形成的按摩结构,其中所述凸扣位于所述护腕本体的内侧,并且所述凸扣的头部向所述护腕本体的内侧凸出,所述压扣位于所述护腕本体的外侧,所述压扣的表面平滑。所述褶状裙部的宽度大于锁边部的宽度。一种防晕车护腕的生产方法,包括:在织机的布置呈环形的织针上设置好织线,然后将织线自起始位置开始进行螺纹编织形成护腕本体;保持护腕本体的起始位置与织针不脱钩,并继续编织到护腕本体的末端;通过锁边线对护腕本体的起始端的针脚和护腕本体的末端的针脚一对一进行锁边,并使起始位置的织线与织针脱钩;继续编织形成褶状裙部,并自动与织针脱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晕车护腕,通过对织线进行锁边,并且不再是现有技术的剪切之后再人工或者机械锁边,可以通过机械制造的过程中实现自动锁边,不会产生人工或者机械锁边产生的凸起或者结节,保证佩戴者的舒适感,并且锁边之后编织形成的裙部,可以很好的保护锁边结构,与现有技术在剪切边进行锁边的结构相比,结构牢固,不容易松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晕车护腕的生产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护腕一次性生产多个护腕再剪切之后锁边带来的问题,减少一道工序的同时,可以使锁边更加平整,避免了结节和凸起不平的锁边,使佩戴者感觉更加舒适。附图说明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晕车护腕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和算法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在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专利技术造成不必要的模糊。现在将参考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创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晕车护腕,包括能够套在手腕上的护腕本体1,由3-5根织线通过螺纹编织的方式在织机上布置呈环形的N个织针上开始编织,3-5根织线中包含一根弹性线,其中所述护腕本体的起始端的针脚通过锁边线与所述护腕本体的末端的针脚一对一进行锁边形成锁边部2,并在锁边部之后由所述3-5根织线中除弹性线以外的2-3根织线继续编织形成厚度小于所述护腕本体的褶状裙部3,此时需要截断弹性线,并保持其他几根织线中的2-3根继续编织,一方面降低了褶状裙部的弹性,保证舒适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褶状裙部对锁边位置进行保护,并且通过褶状裙部对锁边部进行覆盖,从而保证锁边部不被破坏。通过一对一的锁边方法,可以避免在锁边过程中产生结节,也不会使锁边部位的厚度大于其他部位的厚度,使护腕本体具有平整性。所述经线为90-120根。通常地,可以优选采用108根经线。织线数量的设置可以根据设备进行调整,也可以根据护腕的张紧度要求进行调整。所述锁边线为尼龙。尼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抗拉伸性能,并且舒适度好。所述纬线包括至少一根具有弹性的纤维或纱线。在所述护腕本体1上还由凸扣和压扣扣接形成的按摩结构4,其中所述凸扣位于所述护腕本体的内侧,并且所述凸扣的头部向所述护腕本体的内侧凸出,所述压扣位于所述护腕本体的外侧,所述压扣的表面平滑。所述裙部的宽度大于锁边部的宽度,从而使裙部对锁边部达到保护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晕车护腕,通过对织线进行锁边,并且不再是现有技术的剪切之后再人工或者机械锁边,可以通过机械制造的过程中实现自动锁边,不会产生人工或者机械锁边产生的凸起或者结节,保证佩戴者的舒适感,并且锁边之后编织形成的裙部,可以很好的保护锁边结构,与现有技术在剪切边进行锁边的结构相比,结构牢固,不容易松脱。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晕车护腕的生产方法,包括:在织机的布置呈环形的织针上设置好织线,然后将织线自起始位置开始进行螺纹编织形成护腕本体;保持护腕本体的起始位置与织针不脱钩,并继续编织到护腕本体的末端;通过锁边线对护腕本体的起始端的针脚和护腕本体的末端的针脚一对一进行锁边,并使起始位置的织线与织针脱钩;继续编织形成褶状裙部,并自动与织针脱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产方法,可以实现编织完成时自动锁边并且由于经线与织针不脱钩,便于锁边时一对一的进行锁边,从而确保了整个编织护腕过程的平整性。在编纺出裙部之后再完成生产,其裙部能够对锁边部位进行保护,防止锁边部位在受到外力撕扯的情况下就自动破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晕车护腕的生产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护腕一次性生产多个护腕再剪切之后锁边带来的问题,减少一道工序的同时,可以使锁边更加平整,避免了结节和凸起不平的锁边,使佩戴者感觉更加舒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实施例均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装置或步骤;不定冠词“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晕车护腕,包括呈环形的且能够套在手腕上的护腕本体,其特征在于,由3‑5根织线通过螺纹编织的方式在织机上布置呈环形的N个织针上开始编织,3‑5根织线中包含一根弹性线,其中所述护腕本体的起始端的针脚通过锁边线与所述护腕本体的末端的针脚一对一进行锁边形成锁边部,并在锁边部之后由所述3‑5根织线中除弹性线以外的2‑3根织线继续编织形成厚度小于所述护腕本体的褶状裙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晕车护腕,包括呈环形的且能够套在手腕上的护腕本体,其特征在于,由3-5根织线通过螺纹编织的方式在织机上布置呈环形的N个织针上开始编织,3-5根织线中包含一根弹性线,其中所述护腕本体的起始端的针脚通过锁边线与所述护腕本体的末端的针脚一对一进行锁边形成锁边部,并在锁边部之后由所述3-5根织线中除弹性线以外的2-3根织线继续编织形成厚度小于所述护腕本体的褶状裙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晕车护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织针为90-120根。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洋林
申请(专利权)人:胡洋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