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盆炎化瘀止痛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妇科病治疗,特别是一种有效缓解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及改善患者体征盆炎化瘀止痛方。
技术介绍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慢性盆腔炎症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细菌逆行感染,通过子宫、输卵管而到达盆腔。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妇女都会患上盆腔炎,发病只是少数。这是因为女性生殖系统有自然的防御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能抵御细菌的入侵,只有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女性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才会导致盆腔炎的发生。治疗药物现状:治疗药物主要为西药、中药。西药主要治疗急性症患者,普遍应用抗生素,疼痛时可酌情给镇静剂或止痛剂,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但慢性患者长期服用抗生素具有毒副作用大的弊端,而且长期服用西药对消除炎症浸润的纤维组织、结缔组织效果较差。中药治疗采用中医辩证论治治疗原则。根据《新药(中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两种证型:湿毒壅盛及瘀毒内结。临床中根据不同症采用不同方剂口服及外治。已上市品种中,以中药口服制剂偏多,且以盆腔炎为主治疗该病症的品 ...
【技术保护点】
1.盆炎化瘀止痛方,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作为活性成份与药用辅料组成的:败酱草45‑72份,紫花地丁26‑34份,醋乳香20‑32份,醋没药23‑29份,莪术25‑35份,三棱26‑37份,丹参41‑60份,苍术43‑61份,细辛17‑28份,白芷44‑58份,透骨草48‑7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盆炎化瘀止痛方,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作为活性成份与药用辅料组成的:败酱草45-72份,紫花地丁26-34份,醋乳香20-32份,醋没药23-29份,莪术25-35份,三棱26-37份,丹参41-60份,苍术43-61份,细辛17-28份,白芷44-58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丽冰,王琪琳,温蕊瑜,朱志琼,王琼芳,周葵,刘益杉,康国娇,谢菠,李加云,
申请(专利权)人:普洱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