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其蒸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77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及蒸箱,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蒸发水盘,内部具有生成蒸汽的容置空间;端盖,遮盖于所述蒸发水盘上部并与其可拆卸连接,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出气孔。通过所述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实现了大蒸汽量的发生,减少湿饱和蒸汽,提高饱和蒸汽干度,减少蒸箱内部和食材表面的凝结水。

A Steam Generator and Steam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其蒸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箱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其蒸箱。
技术介绍
现有蒸汽炉的蒸发器多为敞开水盘式蒸汽发生器和管道式蒸汽发生器,但是管道式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的速率慢且蒸汽量较少;而敞开水盘蒸发器虽然蒸汽量较大,但是产生多为湿饱和蒸汽含有大量的细微水颗粒,进而影响烹饪出的食品的口感,并且水垢积累在水盘表面难于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出气速率快且不影响烹饪口感的蒸汽发生器及蒸箱。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蒸发水盘,内部具有生成蒸汽的容置空间;端盖,遮盖于所述蒸发水盘上部并与其可拆卸连接,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出气孔。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大蒸汽量的发生,减少湿饱和蒸汽,提高饱和蒸汽干度,减少蒸箱内部和食材表面的凝结水;同时由于面加热使得蒸发水盘的水受热均匀,减少受热不均,造成的水泡带水的飞溅,改善了蒸汽的品质,并能快速产生蒸汽,减少预热时间和烹饪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均匀加热使得产生的水垢析出较为均匀,不会板结,方便清理。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的面积和数量根据蒸发水盘的面积确定,和/或所述出口孔的分布由蒸汽喷射速度和蒸汽扰动方式确定。通过所述端盖的出气孔优化设计,使得蒸汽在端盖的作用下,在蒸发水盘内聚集产生一定压力,通过狭小的出气口,形成喷射蒸汽,增加箱体内的蒸汽流动,进一步改善烹饪过程的传热和缩短烹饪时间。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直径是范围为5mm-25mm。出气孔直径太小容易被水垢堵死,直径太大起不到气液分离作用。进一步地,所有所述出气孔的总面积与蒸发水盘面积比例为0.05-0.4。出气孔的总面积与蒸发水盘面积的比例决定了蒸汽的流速,出气孔总面积太小,蒸汽流速太高,冲击食材;出气孔总面积太大,不能起到将饱和蒸汽再次加热成微过热蒸汽,进一步提高蒸汽的干度。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与所述蒸发水盘紧密贴合形成密封连接,所述端盖采用导热材料。由于端盖和蒸发水盘的一体式设计,使得蒸发水盘的热量同时传递到端盖;同时端盖的导热效率高,其表面温度高于100℃,因此蒸汽经过端盖排到箱体内,进一步被加热达到微过热状态,进一步提高蒸汽的干度,缩短烹饪时间和减少冷凝水,改善食材口感和外观。进一步地,所述端盖的材质为抗腐蚀材料。端盖采用抗腐蚀材料,能够防止蒸汽中的氯离子等离子对端盖的腐蚀。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与所述蒸发水盘形成密封连接包括:所述蒸发水盘设置限位槽用于与所述端盖连接;或所述端盖与蒸发水盘形成一体的翻盖连接方式,或所述端盖与蒸发水盘采用螺纹旋转固定,或所述端盖卡扣在蒸发水盘上部。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加热膜,贴合于所述蒸发水盘底部下表面,用于通过面加热的方式使蒸发水盘底部均匀受热。进一步地,所述蒸发水盘的直径范围为150-250mm,高度范围为10mm-80mm。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蒸发水盘底面积更大且高度更小,且总体容积减少,有利于减少蒸发水盘内的积水,同时提高加热效率,同时蒸发水盘高度减小,有利于减少热量散失,进一步实现气液分离。进一步地,所述端盖直径范围为100mm-350mm,所述端盖的高度范围为1mm-3mm。端盖的尺寸考虑蒸发水盘尺寸及材料成本控制需要而定。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膜采用纳米金属加热膜或所述加热膜包括五层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上部绝缘介质层、焊盘导体层、电阻丝层、下部绝缘介质层和基材层。通过优化改善加热元件,采用加热膜替代传统加热管,使得热效率提高。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膜的功率范围为200W-2000W。由于加热膜功率可控性较好,功率调节范围较大,实现了蒸发器的蒸汽量调节,适应多品类食材。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膜的直径范围为100-150mm,所述加热膜与蒸发水盘底盘的厚度范围为3-10mm。由于加热膜的厚度较小,使得蒸发水盘的高度设置更加灵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蒸箱,包括如上所述的蒸汽发生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层结构加热膜的电阻丝布局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蒸汽发生器的端盖出气孔矩形分布的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蒸汽发生器的端盖出气孔圆形分布的示意图;图3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蒸汽发生器的端盖出气孔发散式分布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端盖;2-蒸发水盘;3-加热膜;4-出气孔;5-提手;6-下部绝缘介质层;7-电阻丝层。具体实施方式现有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速率偏低,主要原因基于加热元件的热效率不高、加热元件与蒸发水盘的热交换面积偏小,造成与水的换热不够充分,进而影响出气速率慢,造成现有蒸箱的烹饪时间偏长,进而影响烹饪的速率和口感。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出气速率快且不影响烹饪口感的蒸汽发生器及蒸箱。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第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采用纳米金属膜作为加热元件进行加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该蒸汽发生器中,设置有具有生成蒸汽容置空间的蒸发水盘2,蒸发水盘2上设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端盖1,加热膜3贴在蒸发水盘2的底盘下表面。其中加热膜3热效率高,功率密度大,且功率可控性能好。通过加热膜3以面的形式与介质之间进行换热,使得蒸汽发生器加热速度非常快,可以实现2s内出热水。同时,由于蒸发水盘2内的水受热均匀,可以均匀地产生沸腾水泡,相对于传统的加热管加热方式,产生的噪声相对较低。所述端盖1可拆卸连接于蒸发水盘,其能够打开从而方便清除蒸发水盘2内部的水垢。加热膜3与蒸发水盘2底盘的厚度为H1的范围在3-10mm。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膜3采用纳米金属膜,通过离子方式进行换热;其中加热膜3的直径是D2,其范围是100-150mm,略小于蒸发水盘2的直径;加热膜材料为电子浆料,厚度很小,一般在3mm左右,因此实现了体积的小型化。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膜3还可以为包括五层结构的加热膜,自上而下分别为上部绝缘介质层、焊盘导体层、电阻丝层、下部绝缘介质层和基材层,所述基材层采用不锈钢或微晶玻璃等材料。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五层结构加热膜的电阻丝布局图。如图2所示,其中电阻丝层的电阻丝以盘绕方式布置于下部绝缘介质层6表面。需要说明的是,电阻丝的布局方式不限于上图,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电阻丝布局方式,实现均匀加热。相对于传统的加热管的线加热,其换热面积是面加热传递,依据传热公式Q=FKΔT,较大提高了导热面积和换热量,其中加热膜热效率为98%以上,相对于传统的电阻丝热效率只有80%左右,其效率提高20%以上,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并且,加热膜的功率密度较大,较小面积即可实现较大功率的加热。同时,由于加热膜功率可控性较好,功率调节范围较大,本实施例中功率设计范围在200W-2000W,实现了蒸发器的蒸汽量调节,适应多品类食材。由此,通过采用加热膜3在对蒸发水盘2加热,实现了大面积导热和较高的热效率,使得蒸发水盘内的水快速均匀受热,达到饱和蒸汽温度,减少受热不均造成的水泡带水的飞溅,改善了蒸汽的品质。蒸发水盘直径范围为150-250mm,其高度为H2,其范围在10mm-80mm,其材质为不锈钢或者其他抗腐蚀材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水盘(2),内部具有生成蒸汽的容置空间;端盖(1),遮盖于所述蒸发水盘(2)上部并与其可拆卸连接,所述端盖(1)上设置有出气孔(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水盘(2),内部具有生成蒸汽的容置空间;端盖(1),遮盖于所述蒸发水盘(2)上部并与其可拆卸连接,所述端盖(1)上设置有出气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4)的面积和数量根据所述蒸发水盘(2)的面积确定,和/或所述出口孔的分布由蒸汽喷射速度和蒸汽扰动方式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4)直径范围为5mm-25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出气孔(4)的总面积与蒸发水盘(2)面积比例为0.05-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与所述蒸发水盘(2)紧密贴合形成密封连接,所述端盖(1)采用导热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的材质为抗腐蚀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与所述蒸发水盘(2)形成密封连接包括:所述蒸发水盘(2)设置限位槽用于与所述端盖(1)连接;或所述端盖(1)与蒸发水盘(2)形成翻盖方式连接,或所述端盖(1)与蒸发水盘(2)采用螺纹旋转固定,或所述端盖(1)卡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