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柴慈航专利>正文

方便用户躺卧时操作电脑的智能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70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用户躺卧时操作电脑的智能床,其中,智能床包括:床架;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床板,包括前床板和后床板,所述前床板和后床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千斤顶,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用于顶起所述前床板使所述前床板与所述后床板之间呈一定的角度;倒L形显示器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床板上,用于固定与电脑主机连接的显示器。用户可以平躺状态,或者上身倾斜一定角度,或者侧卧状态通过语音操作电脑,缓解用户长期坐着操作电脑对腰椎及颈椎的损伤。

Intelligent Bed for Users to Manipulate Computers while Lie dow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用户躺卧时操作电脑的智能床
本技术涉及智能语音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躺卧时通过语音控制电脑(计算机)的智能床,具体来说就是一种方便用户躺卧时操作电脑的智能床。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工智能(AI)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已经成为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或者处理白天积压的工作,学习或工作一天的用户回到家中或宿舍,还需要继续伏案学习或工作,劳累一天的腰椎和颈椎得不到休息,给人的腰椎和颈椎带来极大伤害。为了缓解人的腰椎和颈椎疲劳,中国技术专利CN201609221U披露了一种电脑躺椅,包括一个带有底座和靠背的躺椅,躺椅的靠背上固定有一个悬臂,悬臂一端与靠背固定,悬臂另一端伸向底座的中部上方并连接有可与电脑显示器壳体连接的连接件,底座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一个立柱,立柱上连接有一个可安置电脑键盘的键盘座。这种电脑躺椅虽然可以让用户以半仰卧姿态操作、观看计算机,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户腰椎和颈椎的疲劳,但是,用户使用这种电脑躺椅时,身体必须保持倾斜仰躺状态,腰椎和颈椎得不到舒展,会影响颈椎及腰椎的血液循环,影响脑部供血,而且操作键盘、鼠标时手腕和手指也处于僵直状态,操作时间久了,同样会导致腰椎、颈椎病和手关节疼痛。中国技术专利CN205424347U公开了一种床头平板电视、平板电脑、电脑平板显示器吊架,包括支架组件、吊架组件和挂架组件,挂架组件包括连接块、显示器挂板、连接销轴,连接块和显示器挂板都有连接孔,通过连接销轴可以调节显示器仰视角度。通过该吊架用户可以在床上平躺着观看电视或操作计算机,但是该方案没有解决键盘及鼠标摆放问题,同样用户必须平躺着观看或操作显示设备,无法侧卧或半躺着操作计算机,观看时间久了,同样会导致身体关节僵硬、劳累疲惫,操作久了,同样会导致手关节疼痛。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方便操作电脑的智能床,让用户躺卧或侧卧操作电脑的同时,缓解腰椎及颈椎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用户躺卧时操作电脑的智能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无法在躺卧或侧卧状态下自由操作电脑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方便用户躺卧时操作电脑的智能床,包括:床架;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床板,包括前床板和后床板,所述前床板和后床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千斤顶,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用于顶起所述前床板使所述前床板与所述后床板之间呈一定的角度;倒L形显示器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床板上,用于固定与电脑主机连接的显示器。其中,所述千斤顶具体包括:菱形支撑架、安装在所述菱形支撑架上的旋转杆以及安装在所述旋转杆上的第一摇手柄。其中,所述菱形支撑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三杆体、第四杆体、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母铰接,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母铰接,所述第三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母铰接,所述第三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杆体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母铰接;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旋转杆的前端螺纹相耦合,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旋转杆的后端螺纹相耦合,所述前端螺纹的纹路方向与所述后端螺纹的纹路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摇手柄用于旋转所述旋转杆以使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相向或相离移动,从而调整所述菱形支撑架的高度。其中,所述倒L形显示器固定架具体包括:椭圆形金属环,设置在所述床板上;倒L形杆体,所述倒L形杆体的上端用于固定所述显示器,所述倒L形杆体的下端开设有通孔,销栓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倒L形杆体固定在所述椭圆形金属环内,所述倒L形杆体能围绕所述销栓旋转;扇形齿轮,固定在所述倒L形杆体的下端;圆形齿轮,与所述扇形齿轮啮合;第二摇手柄,设置在所述圆形齿轮的中心轴上,用于旋转所述圆形齿轮。其中,所述倒L形显示器固定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倒L形杆体上端的抓盘。其中,所述抓盘具体包括:底板;齿轮,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摇杆,安装在所述齿轮的非中心轴上,用于旋转所述齿轮;通过凹槽卡扣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一水平抓板,位于所述齿轮的上侧,所述第一水平抓板的下侧具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啮齿,所述第一水平抓板随着所述齿轮的正转或反转左右移动;通过凹槽卡扣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二水平抓板,位于所述齿轮的下侧,所述第二水平抓板的上侧具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啮齿,所述第二水平抓板随着所述齿轮的正转或反转左右移动;通过凹槽卡扣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一垂直抓板,位于所述齿轮的右侧,所述第一垂直抓板的左侧具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啮齿,所述第一垂直抓板随着所述齿轮的正转或反转上下移动;通过凹槽卡扣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二垂直抓板,位于所述齿轮的左侧,所述第二垂直抓板的右侧具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啮齿,所述第二垂直抓板随着所述齿轮的正转或反转上下移动。其中,所述齿轮的正转时,所述第一水平抓板的抓手、所述第二水平抓板的抓手、所述第一垂直抓板的抓手和所述第二垂直抓板的抓手向所述齿轮移动;所述齿轮的反转时,所述第一水平抓板的抓手、所述第二水平抓板的抓手、所述第一垂直抓板的抓手和所述第二垂直抓板的抓手远离所述齿轮移动。其中,所述抓盘还包括:柱状轴承,套设在所述摇杆上,用于供用户握持旋转所述齿轮。其中,所述抓盘通过球铰与所述倒L形杆体机械连接。进一步地,方便用户躺卧时操作电脑的智能床,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床还包括:麦克风,与所述电脑主机连接,用于采集用户的语音信息。其中,所述千斤顶具体包括:菱形支撑架、安装在所述菱形支撑架上的旋转杆、与所述旋转杆机械连接的第一步进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所述电脑主机连接的第一单片机。其中,所述菱形支撑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三杆体、第四杆体、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母铰接,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母铰接,所述第三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母铰接,所述第三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杆体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母铰接;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旋转杆的前端螺纹相耦合,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旋转杆的后端螺纹相耦合,所述前端螺纹的纹路方向与所述后端螺纹的纹路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旋转杆正转或反转以使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相向或相离移动,从而调整所述菱形支撑架的高度;所述第一单片机用于根据所述电脑主机基于所述语音信息生成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正转或反转。其中,所述倒L形显示器固定架具体包括:椭圆形金属环,设置在所述床板上;倒L形杆体,所述倒L形杆体的上端用于固定所述显示器,所述倒L形杆体的下端开设有通孔,销栓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倒L形杆体固定在所述椭圆形金属环内,所述倒L形杆体能够围绕所述销栓旋转;扇形齿轮,固定在所述倒L形杆体的下端;圆形齿轮,与所述扇形齿轮啮合;第二步进电机,与所述圆形齿轮机械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圆形齿轮正转或反转;第二单片机,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和所述电脑主机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脑主机基于所述语音信息生成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正转或反转。进一步地,方便用户躺卧时操作电脑的智能床还包括:耳机,与所述电脑主机连接,用于向用户播放语音信息。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用户躺卧时操作电脑的智能床,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床包括:床架(1);设置在所述床架(1)上的床板(2),包括前床板(21)和后床板(22),所述前床板(21)和后床板(22)之间通过铰链(H)连接;千斤顶(3),设置在所述床架(1)上,用于顶起所述前床板(21)使所述前床板(21)与所述后床板(22)之间呈一定的角度;以及倒L形显示器固定架(4),设置在所述床板(2)上,用于固定与电脑主机(C)连接的显示器(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用户躺卧时操作电脑的智能床,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床包括:床架(1);设置在所述床架(1)上的床板(2),包括前床板(21)和后床板(22),所述前床板(21)和后床板(22)之间通过铰链(H)连接;千斤顶(3),设置在所述床架(1)上,用于顶起所述前床板(21)使所述前床板(21)与所述后床板(22)之间呈一定的角度;以及倒L形显示器固定架(4),设置在所述床板(2)上,用于固定与电脑主机(C)连接的显示器(D)。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用户躺卧时操作电脑的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3)具体包括:菱形支撑架(31)、安装在所述菱形支撑架(31)上的旋转杆(32)以及安装在所述旋转杆(32)上的第一摇手柄(33),其中,所述菱形支撑架(31)包括第一杆体(311)、第二杆体(312)、第三杆体(313)、第四杆体(314)、第一螺母(315)和第二螺母(316),所述第一杆体(3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体(31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杆体(3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母(315)铰接,所述第二杆体(3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母(316)铰接,所述第三杆体(3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母(316)铰接,所述第三杆体(3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杆体(31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杆体(3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母(315)铰接;所述第一螺母(315)与所述旋转杆(32)的前端螺纹(321)相耦合,所述第二螺母(316)与所述旋转杆(32)的后端螺纹(322)相耦合,所述前端螺纹(321)的纹路方向与所述后端螺纹(322)的纹路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摇手柄(33)用于旋转所述旋转杆(32)以使所述第一螺母(315)和所述第二螺母(316)相向或相离移动,从而调整所述菱形支撑架(31)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用户躺卧时操作电脑的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倒L形显示器固定架(4)具体包括:椭圆形金属环(41),设置在所述床板(2)上;倒L形杆体(42),所述倒L形杆体(42)的上端用于固定所述显示器(D),所述倒L形杆体(42)的下端开设有通孔(421),销栓(B)穿过所述通孔(421)将所述倒L形杆体(42)固定在所述椭圆形金属环(41)内,所述倒L形杆体(42)能围绕所述销栓(B)旋转;扇形齿轮(43),固定在所述倒L形杆体(42)的下端;圆形齿轮(44),与所述扇形齿轮(43)啮合;以及第二摇手柄(45),设置在所述圆形齿轮(44)的中心轴上,用于旋转所述圆形齿轮(4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用户躺卧时操作电脑的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倒L形显示器固定架(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倒L形杆体(42)上端的抓盘(46),其中,所述抓盘(46)具体包括:底板(461);齿轮(462),安装在所述底板(461)上;摇杆(463),安装在所述齿轮(462)的非中心轴上,用于旋转所述齿轮(462);通过凹槽(G)卡扣在所述底板(461)上的第一水平抓板(464),位于所述齿轮(462)的上侧,所述第一水平抓板(464)的下侧具有与所述齿轮(462)啮合的啮齿,所述第一水平抓板(464)随着所述齿轮(462)的正转或反转左右移动;通过凹槽(G)卡扣在所述底板(461)上的第二水平抓板(465),位于所述齿轮(462)的下侧,所述第二水平抓板(465)的上侧具有与所述齿轮(462)啮合的啮齿,所述第二水平抓板(465)随着所述齿轮(462)的正转或反转左右移动;通过凹槽(G)卡扣在所述底板(461)上的第一垂直抓板(466),位于所述齿轮(462)的右侧,所述第一垂直抓板(466)的左侧具有与所述齿轮(462)啮合的啮齿,所述第一垂直抓板(466)随着所述齿轮(462)的正转或反转上下移动;通过凹槽(G)卡扣在所述底板(461)上的第二垂直抓板(467),位于所述齿轮(462)的左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慈航
申请(专利权)人:柴慈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