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卷发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65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卷发棒,包括手柄壳体、拨发件、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拨发件连接于手柄壳体的一端,用于卷发时转动头发;驱动件设于手柄壳体内,用于驱动拨发件转动;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第一传动件包括与驱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一端并朝向第二传动件设置的第一凸起,第二传动件包括拨发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于第二连接部一端并朝向第一传动件设置的第二凸起,各第二凸起分别嵌合于各相邻两第一凸起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即使拨发件从手柄外壳上取下后转动一个角度再装上,也能实现驱动件与拨发件的连接,实现了自动卷发棒在家用和商用两种使用方式下的快速转换。

Automatic curling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卷发棒
本技术涉卷发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卷发棒。
技术介绍
自动卷发棒一般包括手柄外壳和与手柄外壳的拨发件,手柄外壳内设有用于驱动拨发件转动的驱动件,驱动件和拨发件之间设有传动组件。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卷发器分家用和商用(美发店使用)两种,其中,家用卷发器手柄外壳上的开关按钮与卷发组件上用于供头发进入的开口在同一侧,而商用卷发器手柄外壳上的开关按钮与卷发组件上用于供头发进入的开口呈180度夹角。有部分技术人员提出将拨发件从手柄外壳上取下转动一个角度再装上以实现卷发器在家用和商用两种场合下的转换。然而,现有技术中,传动组件并不能同时满足家用和商用两种方式下拨发件与手柄外壳之间的连接,即在将拨发件从手柄外壳上取下转动一个角度再装上后悔导致传动组件无法连接拨发件与手柄外壳的问题出现,因此无法实现自动卷发棒在家用和商用两种使用方式下的转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卷发棒,解决现有的自动卷发棒拨发件从手柄壳体上拆下后换向连接后仍然能与驱动件连接。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卷发棒,包括手柄壳体、拨发件、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所述拨发件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的一端,用于卷发时转动头发;驱动件设于所述手柄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拨发件转动;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一端并朝向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所述拨发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于第二连接部一端并朝向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的第二凸起,各所述第二凸起分别嵌合于各相邻两所述第一凸起之间。优选地,所述自动卷发棒还包括与所述拨发件固定连接的连接环、安装于所述拨发件上且延伸穿设于所述连接环内的转轴和安装于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连接环内的传动齿轮,所述连接环的内侧设有内齿,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位于所述连接环内的驱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且与所述内齿啮合。优选地,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一凸起之间都间隔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凸起的第一凹槽,任意相邻所述第二凸起之间都间隔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凸起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起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凸起的形状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以横截面尺寸逐渐减小的形式从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第二传动件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具有两个对称设置并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凸起贴合的配合面,两所述配合面之外边缘与该两外边缘之中垂线之间的夹角都为0°~60°。优选地,各所述第一凸起沿周向间隔环绕分布,且所述第一凸起之朝向所述第二传动件的面为曲面。优选地,所述自动卷发棒还包括用于加热头发的发热棒,所述发热棒的一端与所述手柄壳体连接,所述拨发件套设于所述发热棒外,所述拨发件与所述发热棒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与所述发热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段与所述拨发件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拨发件之靠近所述手柄壳体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发热棒外,所述第二轴段位于所述发热棒之朝向所述手柄壳体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段外套设有轴承。优选地,所述自动卷发棒还包括安装件、安装于所述安装件上的导电电极和安装于所述手柄壳体内以用于给所述导电电极供电的电池,所述安装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之远离所述发热棒的端部,所述安装件具有用于供电连接所述导电电极和所述发热棒的线缆穿过的第一中空内腔,所述连接件具有供所述线缆穿过的第二中空内腔。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第一传动件上的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在所述第二传动件上的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凸起,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凸起分别嵌合于任意两所述第一凸起之间,使得即使拨发件从手柄壳体上取下后转动一个角度再装上,也能实现驱动件对拨发件的驱动,实现了自动卷发棒在家用和商用两种使用方式下的快速转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卷发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剖面图;图4为拨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二传动件上具有4个第二凸起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二传动件上具有3个第二凸起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二传动件另一视角的的示意图;图8为手柄壳体和手柄壳体内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手柄壳体;5、电池;14、电机;15、第一传动件;11、拨发件;110、第一固定孔;12、第二传动件;120、外边缘;121、第二凸起;122、驱动齿轮;13、传动齿轮;14、连接环;140、内齿;141、凸耳;21、发热棒;201、第二固定孔;22、连接件;221、第一轴段;222、第二轴段;202、第三固定孔;203、第四固定孔;23、轴承;3、安装件;301、第五固定孔;31、导电电极;4、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一种自动卷发器,请参照图1-4,包括手柄壳体100、拨发件11、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所述拨发件11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100的一端,用于卷发时转动头发;驱动件设于所述手柄壳体100内,用于驱动所述拨发件11转动;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15和第二传动件12,所述第一传动件15包括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一端并朝向所述第二传动件12设置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传动件12包括所述拨发件1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于第二连接部一端并朝向所述第一传动件15设置的第二凸起121,各所述第二凸起121分别嵌合于各相邻两所述第一凸起之间。驱动组件、第一传动件15、第二传动件12和拨发件11依次连接,至少两个第一凸起和至少两个第二凸起121相互嵌合,使得将拨发件11从手柄壳体100取下后转动一个角度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121仍能相互嵌合连接,实现了自动卷发棒在家用和商用两种使用方式下的快速转换。优选地,请参照图5和6,第一凸起的数量和第二凸起121的数量可以为2个、3个或4个。优选地,请参照图2,所述自动卷发棒还包括与所述拨发件11固定连接的连接环14、安装于所述拨发件11上且延伸穿设于所述连接环14内的转轴和和安装于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连接环14内的传动齿轮13,所述连接环14的内侧设有内齿140,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位于所述连接环14内的驱动齿轮122,且所述传动齿轮13与所述驱动齿轮122啮合且与所述内齿140啮合。驱动齿轮122转动带动传动齿轮13转动,传动齿轮13转动带动连接环14转动,驱动齿轮122位于连接环14环内,且与连接环14与驱动齿轮122同心,传动齿轮13设于连接环14与驱动齿轮122中间,驱动齿轮122、传动齿轮13和连接环14转动时,位置均不会发生变化。将拨发件11与手柄壳体100任意角度连接时,驱动齿轮122均位于连接环14的中心位置,均能连接。优选地,连接环14的外侧上均匀凸设有若干凸耳141,拨发件11上开设有用于与凸耳141连接的第一固定孔110。优选地,请参照图5和图6,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一凸起之间都间隔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凸起121的第一凹槽,任意相邻所述第二凸起121之间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卷发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壳体;拨发件,所述拨发件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的一端,用于卷发时转动头发;驱动件,设于所述手柄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拨发件转动;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一端并朝向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所述拨发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于第二连接部一端并朝向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的第二凸起,各所述第二凸起分别嵌合于各相邻两所述第一凸起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卷发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壳体;拨发件,所述拨发件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的一端,用于卷发时转动头发;驱动件,设于所述手柄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拨发件转动;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一端并朝向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所述拨发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于第二连接部一端并朝向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的第二凸起,各所述第二凸起分别嵌合于各相邻两所述第一凸起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卷发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卷发棒还包括与所述拨发件固定连接的连接环、安装于所述拨发件上且延伸穿设于所述连接环内的转轴和安装于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连接环内的传动齿轮,所述连接环的内侧设有内齿,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位于所述连接环内的驱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且与所述内齿啮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卷发棒,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一凸起之间都间隔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凸起的第一凹槽,任意相邻所述第二凸起之间都间隔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凸起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起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凸起的形状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卷发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以横截面尺寸逐渐减小的形式从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第二传动件延伸。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勇魏绵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