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养殖工船的循环排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258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养殖工船的循环排污系统,养殖水舱组由若干养殖水舱依次连接,养殖水舱的舷侧与底部均均匀设有格栅,使养殖水舱与船外水体保持连通;一对循环水泵设于养殖水舱对角位置,位于养殖水舱侧壁上的对角格栅设置小隔舱,循环水泵水平设置,其吸水口设于小隔舱内,对角格栅设有滤网;一对循环水泵使养殖水舱内的水流形成同向旋转;吸口设于养殖水舱中心并接近底部,每两个养殖水舱设置一对排污泵,每个排污泵同时与该两个养殖水舱的吸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养殖水舱的循环系统设计成开式循环,可利用洋流的冲击和自动水质监测技术达到既能满足养殖水体水质的要求又能提高水质提升效率的目的。

A Circulating Sewage Discharge System for Aquaculture Vess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养殖工船的循环排污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养殖工船的循环排污系统,属于海上移动养殖

技术介绍
移动式养殖技术的主要瓶颈在于循环海水的获得。船舶可以灵活机动的去寻找适合特定水产品的水质和温度环境,充分利用大海这个天然滤器,免去了中间的海水处理环节。现有的养殖水舱的循环排污方案是溢流法,即通过循环水泵向养殖水舱内注入海水,在预先设定水位处设置溢流水管,海水达到该水位时向舷外溢流。该方案虽可以实现海水循环,但是需要将养殖海水升高到一定液位,然后溢流出舷外,导致养殖海水循环和排污的工作效率较低;此外,此过程消耗的电功率相当可观,导致排污动力泵的能效比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养殖工船的循环排污系统,把养殖水舱的循环系统设计成开式循环,可利用洋流的冲击和自动水质监测技术达到既能满足养殖水体水质的要求又能提高水质提升效率的目的;同时,还能达到大幅提高循环水泵和排污泵的能效比,大幅度节能的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养殖工船的循环排污系统,包括养殖水舱组、循环系统、排污系统;养殖水舱组由若干养殖水舱依次连接,所述养殖水舱的舷侧与底部均均匀设有格栅7,使养殖水舱与船外水体保持连通;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泵1,一对循环水泵设于养殖水舱对角位置,位于养殖水舱侧壁上的对角格栅7a设置小隔舱,循环水泵1水平设置,其吸水口设于所述小隔舱内;一对循环水泵使养殖水舱内的水流形成同向旋转;所述排污系统包括排污泵2、吸口6,所述吸口6设于养殖水舱中心并接近底部,每两个养殖水舱设置一对排污泵2,每个排污泵同时与该两个养殖水舱的吸口6连通。进一步的,所述一对排污泵2中,其中之一为备用排污泵,选定工作的排污泵后,通过遥控阀门5设定对应的排污泵进口水流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对角格栅7a设于养殖水舱自下向上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高度处。进一步的,一对循环水泵使养殖水舱内的水流形成同向旋转,为顺时针旋转。进一步的,养殖水箱内还设有水质传感器4,每个养殖水箱对应设置一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分别与循环水泵1、水质传感器4、排污泵2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水舱呈矩形结构。一种上述养殖工船的循环排污系统的工作方法,当水质传感器4监测到水质低于设定要求值时,反馈信号给控制箱,控制箱启动循环水泵1和排污泵2;水质传感器4监测到水质高于设定要求值时,循环系统和排污系统不工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利用舷侧侧壁和底部的格栅,把养殖水舱的循环系统设计成开式循环,可利用洋流的冲击和自动水质监测技术达到既能满足养殖水体水质的要求又能提高水质提升效率的目的;2)大幅提高循环水泵和排污泵的能效比,大幅度的节能;3)设置养殖水舱对角位置设置循环水泵,并在对角位置的格栅位置处设置小隔舱,巧妙的实现水流循环,使饵料和粪便等杂物向中部的吸口集中,便于排污系统将其排出。4)养殖水舱中水产品的排泄物与残余饵料充斥在舱内,循环水泵和排污泵工作时在中部形成向下的旋涡,无需排除清理,使得养殖水舱内的水质要求需始终处于水产品养殖需要的范围内;5)通过双排污泵交替工作,循环水泵和遥控阀门发生故障不会威胁所养殖的水产品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养殖工船的循环排污系统的平面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循环水泵,2.排污泵,4.水质传感器,5.遥控阀门,6.吸口,7.格栅,7a.对角格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2,一种用于养殖工船的循环排污系统,包括养殖水舱组、循环系统、排污系统;养殖水舱组由若干养殖水舱依次连接,所述养殖水舱的舷侧与底部均均匀设有格栅7,使养殖水舱与船外水体保持连通;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泵1,一对循环水泵设于养殖水舱对角位置,位于养殖水舱侧壁上的对角格栅7a设置小隔舱,循环水泵1水平设置,其吸水口设于所述小隔舱内;一对循环水泵使养殖水舱内的水流形成同向旋转;所述排污系统包括排污泵2、吸口6,所述吸口6设于养殖水舱中心并接近底部,每两个养殖水舱设置一对排污泵2,每个排污泵同时与该两个养殖水舱的吸口6连通。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2,所述一对排污泵2中,其中之一为备用排污泵,选定工作的排污泵后,通过遥控阀门5设定对应的排污泵进口水流通道。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对角格栅7a设于养殖水舱自下向上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高度处,附图未做展示。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一对循环水泵使养殖水舱内的水流形成同向旋转,为顺时针旋转。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进一步的,养殖水箱内还设有水质传感器4,每个养殖水箱对应设置一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分别与循环水泵1、水质传感器4、排污泵2连接。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养殖水舱呈矩形结构。上述养殖工船的循环排污系统工作时,平时可利用洋流的冲击、对流,使养殖水舱的海水与舷外海水进行交换,若水质能满足水产品养殖条件,则循环水泵可不必工作,保持停止运行状态,当水质监测传感器监测到水质超标时,自动启动两台循环水泵工作,若在设定时间内仍达不到水质要求,则自动启动排污泵,将养殖水舱内的海水排至舷外加强舷内外海水交换,从而使得水质满足要求。循环系统中,每舱设置两台循环水泵,在水舱的对角布置,以便于使海水在水流推力的作用下在舱内旋转,水中的残余饵料、水产品的排泄物等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水舱中心位置聚集,便于排污系统将其集中排出至舷外。排污系统中每相邻两舱设置两台排污泵,相互备用。本系统为预防循环水泵、排污泵和阀门的故障增加了水泵的数量、排量的阀门操作方式的冗余度。以下分三种工况介绍本系统:1)洋流作用工况:养殖水舱的底部和侧壁都开了若干孔,且设置了格栅,水产品养殖的初期为苗种状态,对海水的换水量要求不高,在洋流的作用下,养殖水舱内的海水与舷外海水之间发生对流、交换,从而使得养殖水舱内的海水得以清洁。2)循环水泵工况:当仅凭洋流作用养殖水舱内的水质不能满足水产品的要求,水质传感器检测到水质低时,发出信号启动2台循环水泵,将海水从舷外泵至舱内增加水体交换量,然后海水从船底部和侧壁的开孔处流出。经过一定时间水质仍不能满足要求,启动排污泵加强海水交换量,使水质尽快恢复至良好状态。每个养殖水舱的循环水泵是紧贴舱壁布置,在循环水泵推流的作用下海水绕水舱转动,从而使水舱中的残余饵料和养殖的水产品的排泄物等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靠近舱中心位置的底部。3)排污工况:当每次投喂饵料结束的两个小时内是所养殖水产品的集中排泄时间,残余饵料和排泄物使得水质急剧恶化,氨氮超标。此时需要保持循环水泵持续工作,同时将排污泵开启,吸口设置在养殖水舱的中部,将残余饵料和水产品的排泄物集中排至舷外。本系统中1台排污泵的流量可以同时满足两个水舱排污量,2台排污泵的进出口有管路联通,并设置控制阀,平时只需运行其中1台泵同时对2养殖水舱排污,2泵交替使用,可以延长使用寿命,若其中1台排污泵损坏时可只开另一台,同时对损坏的水泵进行维修。本系统中所有阀门均为电力-液压遥控阀门,当有阀门的液压动力管路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应急液压装置对其进行操作控制。同时所有阀门均配有手轮,当遥控系统失灵时可以手动进行控制。以上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技术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养殖工船的循环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水舱组、循环系统、排污系统;养殖水舱组由若干养殖水舱依次连接,所述养殖水舱的舷侧与底部均均匀设有格栅(7),使养殖水舱与船外水体保持连通;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泵(1),一对循环水泵设于养殖水舱对角位置,位于养殖水舱侧壁上的对角格栅(7a)设置小隔舱,循环水泵(1)水平设置,其吸水口设于所述小隔舱内,对角格栅(7a)设有滤网;一对循环水泵使养殖水舱内的水流形成同向旋转;所述排污系统包括排污泵(2)、吸口(6),所述吸口(6)设于养殖水舱中心并接近底部,每两个养殖水舱设置一对排污泵(2),每个排污泵同时与该两个养殖水舱的吸口(6)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养殖工船的循环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水舱组、循环系统、排污系统;养殖水舱组由若干养殖水舱依次连接,所述养殖水舱的舷侧与底部均均匀设有格栅(7),使养殖水舱与船外水体保持连通;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泵(1),一对循环水泵设于养殖水舱对角位置,位于养殖水舱侧壁上的对角格栅(7a)设置小隔舱,循环水泵(1)水平设置,其吸水口设于所述小隔舱内,对角格栅(7a)设有滤网;一对循环水泵使养殖水舱内的水流形成同向旋转;所述排污系统包括排污泵(2)、吸口(6),所述吸口(6)设于养殖水舱中心并接近底部,每两个养殖水舱设置一对排污泵(2),每个排污泵同时与该两个养殖水舱的吸口(6)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养殖工船的循环排污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勇张祝利郑建丽曹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