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光伏阵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2462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光伏阵列系统,包括地面平台,所述地面平台上方至少设置有两组并列设置的光伏追日组件;两所述光伏追日组件上均布置有光伏电池板阵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该装置的第一列光伏电池板、第二列光伏电池板、第三列光伏电池板和第四列光伏电池板的姿态随太阳的方位变化做相应的姿态变化,进而实现的受光面实时接收太阳光垂直照射;提高光伏发电效率。

Intelligent Photovoltaic Array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光伏阵列系统
本技术属于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光伏阵列系统。
技术介绍
不同的季节或是在一天之内太阳相对光伏发电站的方位和倾角都在实时发生变化,而只有光伏发电板的受光面接收太阳光垂直照射时才能实时的发挥最大的发电功率,现有的光伏电池板往往都是固定安装的,无法发挥其完全的作用;光伏太阳能组件在极端炎酷的暴晒天气时容易因温度升高过大而损坏,因此还需要一种强制降温的机构临时应付极端高温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光伏阵列系统。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光伏阵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平台,所述地面平台上方设置有两组并列设置的光伏追日组件,且两所述光伏追日组件上还设置温度传感器;两所述光伏追日组件分别包括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上均布置有光伏电池板;所述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均能做姿态变化和上下位移。进一步的,所述地面平台与所述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之间还水平设置有呈曲折布置有曲折的防风护栏,所述防风护栏的首端通过第一支撑架固定支撑连接所述地面平台,所述防风护栏的尾端通过第二支撑架固定支撑连接所述地面平台;所述防风护栏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直护栏.、第一弯曲护栏.、第二直护栏.、第二弯曲护栏.和第三直护栏.;其中第一直护栏.、第二直护栏.和第三直护栏.等间距平行;所述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平行于所述第一直护栏.与第二直护栏.之间;所述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平行于所述第二直护栏.和第三直护栏.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护栏与第二直护栏之间形成第一避风空间,所述第二直护栏.与第三直护栏.之间形成第二避风空间,所述第二避风空间和第一避风空间的宽度和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的宽度相同;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能下降至第一避风空间和第二避风空间中。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该装置的第一列光伏电池板、第二列光伏电池板、第三列光伏电池板和第四列光伏电池板的姿态随太阳的方位变化做相应的姿态变化,进而实现的受光面实时接收太阳光垂直照射;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在遇到雷暴天气时,控制升降推杆向下缩回,并通过各牵引线卷扬机同步缩短所对应引出的牵引线长度,进而实现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逐渐下降至第一避风空间和第二避风空间中,进而实现躲避大风的情形有效起到保护光伏电路板的功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第一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第二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第三示意图;附图4为光伏追日组件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防风护栏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喷水机器人行走在第一直护栏上时的示意图;附图7为喷水机器人整体示意图;附图8为喷水机器人上部分示意图;附图9为喷水机器人下部分示意图;附图10为喷水机器人下部分抱紧在右槽边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本方案结合整体的结构进行介绍:如附图1至10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光伏阵列系统,包括地面平台81,所述地面平台81上方至少设置有两组并列设置的光伏追日组件;两所述光伏追日组件上均布置有光伏电池板阵列;所述光伏追日组件能使所述光伏电池板阵列随太阳的方位变化做相应的姿态变化,使光伏电池板阵列的受光面实时接收太阳光垂直照射;且两所述光伏追日组件上还设置温度传感器,便于感知光伏电池板阵列是否过热,便于及时启动强制冷却机制。两所述光伏追日组件分别包括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所述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均为平面矩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的上表面左右对称布置有第一列光伏电池板87.1和第二列光伏电池板87.2;所述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的上表面左右对称布置有第三列光伏电池板77.1和第四列光伏电池板77.1;所述第一列光伏电池板87.1、第二列光伏电池板87.2、第三列光伏电池板77.1和第四列光伏电池板77.1上的光伏电池板均呈等距直线阵列分布;所述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底部的几何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支撑桩头76;所述地面平台81上固定安装有两竖向的升降直线电机79,两所述升降直线电机79的两升降推杆80顶部分别通过两球铰75活动连接两所述支撑桩头76的底端;所述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的矩形四顶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牵引桩74;各升降直线电机79的四周分别设置有四个牵引线卷扬机82,且四所述牵引线卷扬机82固定安装在所述地面平台81上,且呈矩形阵列分布;四所述牵引线卷扬机82所引出的四根牵引线73末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上的四所述牵引桩74;所述牵引线卷扬机82能控制所对应引出的牵引线73长度。所述地面平台81与所述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之间还水平设置有呈曲折布置有曲折的防风护栏23,所述防风护栏23的首端通过第一支撑架83固定支撑连接所述地面平台81,所述防风护栏23的尾端通过第二支撑架84固定支撑连接所述地面平台81;所述防风护栏23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直护栏23.1、第一弯曲护栏23.5、第二直护栏23.2、第二弯曲护栏23.4和第三直护栏23.3;其中第一直护栏23.1、第二直护栏23.2和第三直护栏23.3等间距平行;所述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平行于所述第一直护栏23.1与第二直护栏23.2之间;所述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平行于所述第二直护栏23.2和第三直护栏23.3之间;所述防风护栏23的顶部沿曲折方向延伸设置有曲折的水槽20,水槽20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左槽边18和右槽边17;还包括喷水机器人28,所述喷水机器人28能沿所述防风护栏23的曲折延伸方向行走并向所行进的路径喷射冷却水雾,并且喷水机器人28的进水端能实时吸取所述水槽20内的水;所述防风护栏23的首端设置有冷却水供给管71,所述冷却水供给管71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水槽20。所述第一直护栏23.1与第二直护栏23.2之间形成第一避风空间85,所述第二直护栏23.2与第三直护栏23.3之间形成第二避风空间86,所述第二避风空间86和第一避风空间85的宽度和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的宽度相同;两所述升降推杆80配合各牵引线73能分别带动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下降至第一避风空间85和第二避风空间86中。所述喷水机器人28包括水平横梁3,所述水平横梁3水平于所述右槽边17上方,水平横梁3上固定安装有供电与控制模块10;所述水平横梁3的左端下侧固定安装有滚轮驱动器12,所述滚轮驱动器12上驱动连接有两主动轮15,两所述主动轮15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滚轮驱动器12能驱动两所述主动轮15沿轴线旋转;所述右槽边17靠近所述水槽20的一侧面为内滚动面17.1,所述右槽边17远离所述水槽20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光伏阵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平台(81),所述地面平台(81)上方设置有两组并列设置的光伏追日组件,且两所述光伏追日组件上还设置温度传感器;两所述光伏追日组件分别包括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上均布置有光伏电池板;所述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均能做姿态变化和上下位移;所述地面平台(81)与所述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之间还水平设置有呈曲折布置有曲折的防风护栏(23),所述防风护栏(23)的首端通过第一支撑架(83)固定支撑连接所述地面平台(81),所述防风护栏(23)的尾端通过第二支撑架(84)固定支撑连接所述地面平台(81)。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光伏阵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平台(81),所述地面平台(81)上方设置有两组并列设置的光伏追日组件,且两所述光伏追日组件上还设置温度传感器;两所述光伏追日组件分别包括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上均布置有光伏电池板;所述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和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均能做姿态变化和上下位移;所述地面平台(81)与所述第一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87)/第二电池板阵列追日支架(78)之间还水平设置有呈曲折布置有曲折的防风护栏(23),所述防风护栏(23)的首端通过第一支撑架(83)固定支撑连接所述地面平台(81),所述防风护栏(23)的尾端通过第二支撑架(84)固定支撑连接所述地面平台(8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光伏阵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护栏(23)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直护栏(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健夏淑丽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