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237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两组电芯及分别与两组电芯的正极与负极对应电性连接的四个电极端子。四个电极端子包括设置于中间的两个可变端子和设置于外侧的两个固定端子。两个可变端子具有不同的机械连接状态,可使两组电芯呈串联或并联连接,以供电池包输出两种不同的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系统,包括电动工具和电池包。电动工具的公插件与电池包插接配合切换可变端子的机械连接状态,以使电池包输出不同的输出电压至电动工具。如此设置,增加了电动工具系统的适用范围,提高了产品的兼容性,降低了开发成本。

Battery Pack and Power To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输出两种电压的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动工具等电动机器越来越多地使用锂离子电池等可充电的电池组驱动,电动机器的无线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在由马达驱动的电动工具中,通常使用由多个电池单元组成的电池组,并通过电池组中储存的电能来驱动马达。使用后电压降低,可将电池组自电动工具拆下,使用外部充电装置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在无线型的电动工具或电动机器中,需要可充电电池能够确保规定的工作时间或规定的输出,因此电池的性能也要满足高输出化或高电压化。另外,随着对将无线型电动机器的开发,具有各种输出电压的电池组也已逐渐商品化。通常,电池组的输出电压是固定的,但目前已出现通过设置多个电池组件,并通过连接部件来选择将电池组件串联来输出、或者将电池组件并联来输出,以此来应对需要不同电压的电动工具或电动机器。对使用者而言,当使用多个电动工具或电动机器时,要准备多种电池组以因应不同的电压需求,如此会比较繁琐,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切换而输出不同电压的电池组,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供两种不同的输出电压的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其包括第一电芯组、第二电芯组及分别与两个电芯组的正极与负极电性连接的四个电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电极端子包括设置于中间的两个可变端子和设置于外侧的两个固定端子;两个可变端子与不同的电芯组的两个电极相连,两个固定端子与两个电芯组剩余的两个电极相连;所述两个可变端子之间具有两种机械连接状态,在第一种状态下两个电芯组相互串联以输出高压,在第二种状态下两个电芯组相互并联以输出低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可变端子分别与两个电芯组极性相异的电极相连,第一种状态下两个可变端子相互连接,第二种状态下两个可变端子相互断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可变端子为常开状态,第一种状态下二者通过一个转接导电片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可变端子为常闭状态,第二种状态下二者通过一个外接绝缘插片断开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种状态下两个固定端子作为电池包的总正与总负与电动工具对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二种状态下,与两个电芯组极性相同的电极相连的固定端子及可变端子与同一个对接公插片接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与第一电芯组正负极相连的电极端子为第一正极端子及第一负极端子,与第二电芯组正负极相连的电极端子为第二正极端子及第二负极端子,其在电池包上排布依次为第二负极端子、第一负极端子、第二正极端子及第一正极端子,其中第二负极端子及第一正极端子为固定端子,第一负极端子及第二正极端子为可变端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可变端子分别与两个电芯组极性相同的电极相连,第一种状态下两个可变端子相互断开;第二种状态下两个可变端子相互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可变端子为常开状态,第二种状态下两个可变端子与同一个对接公插片接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可变端子为常闭状态,第一种状态下二者通过一个绝缘插片断开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中一个可变端子通过一个转接导电片与一个固定端子相连接,且所述相连接的可变端子和固定端子分别与不同的电芯组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与第一电芯组正负极相连的电极端子为第一正极端子及第一负极端子,与第二电芯组正负极相连的电极端子为第二正极端子及第二负极端子,其排布依次为第二正极端子、第一负极端子、第二负极端子及第一正极端子,其中第二正极端子及第一正极端子为固定端子,第一负极端子及第二负极端子为可变端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四个电极端子排成一排,两个可变端子邻近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固定端子结构相同,两个固定端子分别具有一对接触臂;固定端子与可变端子结构不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可变端子为单接触臂结构,二者为常开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可变端子分别具有一对主接触臂及一个侧接触臂,两个侧接触臂为常闭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四个电极端子外侧的通讯端子与充电端子,所述通讯端子与所述充电端子的结构与所述固定端子的结构相同。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系统,其包括电动工具和与电动工具连接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为前述的电池包,所述电动工具上设有与所述电池包配合的公插件,两个可变端子通过与公插件配合来改变机械连接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两个可变端子分别与两个电芯组极性相异的电极相连,且二者之间为常开状态时,电动工具上的公插件为第一公插件,其从电池包接收高压,并具有三个第一公插片,三个第一公插片依次与通讯端子及两个固定端子配合,所述转接导电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公插件上,所述三个第一公插片同时与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电性连接,所述转接导电片仅与电池包的可变端子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两个可变端子分别与两个电芯组极性相异的电极相连,且二者之间为常开状态时,电动工具上的公插件为第二公插件,其从电池包接收低压,包括三个第二公插片,其中一个第二公插片与通讯端子配合,另外两个第二公插片分别具有两个接触臂,同一个第二公插片的两个接触臂分别与电池包上连接不同电芯组的极性相同的固定端子及可变端子接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另外两个第二公插片的相邻的接触臂之间设有绝缘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两个可变端子分别与两个电芯组极性相异的电极相连,且二者之间为常闭状态时,电动工具上的公插件为第三公插件,其从电池包接收低压,包括三个第三公插片;其中三个第三公插片与通讯端子配合;另外两个第三公插片分别具有两个接触臂,同一个第三公插片的两个接触臂同时与连接不同电芯组的极性相同的固定端子及可变端子接触;所述外接绝缘插片设置在所述另外两个第三公插片之间,绝缘插片突伸的长度大于第三公插片,与电池包配合时其最先与两个可变端子接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两个可变端子分别与两个电芯组极性相异的电极相连,且二者之间为常闭状态时,电动工具上的公插件为第四公插件,其从电池包接收高压,并具有三个第四公插片,三个第四公插片依次与通讯端子及两个固定端子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两个可变端子分别与两个电芯组极性相同的电极相连,且二者之间为常开状态时,电动工具上的公插件为第五公插件,其从电池包接收低压,包括三个第五公插片;其中一个第五公插片与通讯端子配合;另外两个第五公插片中,一个第五公插片同时与两个可变端子接触,另外一个第五公插片同时与两个固定端子接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两个可变端子分别与两个电芯组极性相同的电极相连,且二者之间为常开状态时,电动工具上的公插件为第六公插件,其从电池包接收高压,并具有三个第六公插片,所述转接导电片设置在第六公插件上,与电池包配合时转接导电片将与不同电芯组极性相异的电极端子相连接,三个第六公插片分别与通讯端子及余下的两个电极端子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六公插件上对应两个可变端子之间的部位设有绝缘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两个可变端子分别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其包括第一电芯组、第二电芯组及分别与两个电芯组的正极与负极电性连接的四个电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电极端子包括设置于中间的两个可变端子和设置于外侧的两个固定端子;两个可变端子与不同的电芯组的两个电极相连,两个固定端子与两个电芯组剩余的两个电极相连;所述两个可变端子之间具有两种机械连接状态,在第一种状态下两个电芯组相互串联以输出高压,在第二种状态下两个电芯组相互并联以输出低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包括第一电芯组、第二电芯组及分别与两个电芯组的正极与负极电性连接的四个电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电极端子包括设置于中间的两个可变端子和设置于外侧的两个固定端子;两个可变端子与不同的电芯组的两个电极相连,两个固定端子与两个电芯组剩余的两个电极相连;所述两个可变端子之间具有两种机械连接状态,在第一种状态下两个电芯组相互串联以输出高压,在第二种状态下两个电芯组相互并联以输出低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两个可变端子分别与两个电芯组极性相异的电极相连,第一种状态下两个可变端子相互连接,第二种状态下两个可变端子相互断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两个可变端子为常开状态,第一种状态下二者通过一个转接导电片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两个可变端子为常闭状态,第二种状态下二者通过一个绝缘插片断开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第一种状态下两个固定端子作为电池包的总正与总负与电动工具对接。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第二种状态下,与两个电芯组极性相同的电极相连的固定端子及可变端子与同一个转接导电片接触。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与第一电芯组正负极相连的电极端子为第一正极端子及第一负极端子,与第二电芯组正负极相连的电极端子为第二正极端子及第二负极端子,其在电池包上排布依次为第二负极端子、第一负极端子、第二正极端子及第一正极端子,其中第二负极端子及第一正极端子为固定端子,第一负极端子及第二正极端子为可变端子。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两个可变端子分别与两个电芯组极性相同的电极相连,第一种状态下两个可变端子相互断开;第二种状态下两个可变端子相互连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两个可变端子为常开状态,第二种状态下两个可变端子与同一个转接导电片接触。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两个可变端子为常闭状态,第一种状态下二者通过一个绝缘插片断开连接。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可变端子通过一个转接导电片与一个固定端子相连接,且所述相连接的可变端子和固定端子分别与不同的电芯组相连。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与第一电芯组正负极相连的电极端子为第一正极端子及第一负极端子,与第二电芯组正负极相连的电极端子为第二正极端子及第二负极端子,其排布依次为第二正极端子、第一负极端子、第二负极端子及第一正极端子,其中第二正极端子及第一正极端子为固定端子,第一负极端子及第二负极端子为可变端子。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电极端子排成一排,两个可变端子邻近设置。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两个固定端子结构相同,两个固定端子分别具有一对接触臂;固定端子与可变端子结构不同。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两个可变端子为单接触臂结构,二者为常开状态。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两个可变端子分别具有一对主接触臂及一个侧接触臂,两个侧接触臂为常闭状态。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四个电极端子外侧的通讯端子与充电端子,所述通讯端子与所述充电端子的结构与所述固定端子的结构相同。18.一种电动工具系统,其包括电动工具和与电动工具连接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为权利要求1-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池包,所述电动工具上设有与所述电池包配合的公插件,两个可变端子通过与公插件配合来改变机械连接状态,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四个电极端子外侧的通讯端子与充电端子。19.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君郭新忠严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