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层只读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32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层只读防伪标签,包括中间支撑筋,所述中间支撑筋的右侧设置有下表层,所述中间支撑筋的左侧设置有上表层,所述中间支撑筋、下表层和上表层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销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上表层的左侧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传统标签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层设置,以提高标签的强度,因为PP聚丙烯层具有较高的刚性和硬度,较好的耐龟裂性,丙烯腈层具有韧性好和强度高的特点,高密度聚乙烯层具有耐磨性好,耐酸,碱腐蚀性高,拉伸强度高,聚氨酯层具有高耐磨,高强度和耐溶剂的特性,从而进行一步的提高了标签的整体性能,提高了标签的强度,从而延长了标签的使用寿命。

A New Multilayer Read-Only Anti-counterfeiting Lab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层只读防伪标签
本技术涉及防伪标签
,具体为一种新型多层只读防伪标签。
技术介绍
防伪标签学名防伪标识,又名防伪商标,是能粘贴、印刷、转移在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或标的物附属物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防伪标签的防伪特征以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签的灵魂,防伪是对那些以欺骗为目的且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活动所采取的防止措施。新型多层只读防伪标签是方位标签的一种,然而传统只读防伪标签整体的强度低,使用寿命短,在受到拉扯时容易断裂损坏,而标签在转移时,就需要撕扯下来在贴到别的商品上面,撕扯时又无法控制力度,因此容易将标签撕毁,而无法对该商品进行防伪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层只读防伪标签,具备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只读防伪标签整体的强度低,使用寿命短,在受到拉扯时容易断裂损坏,而标签在转移时,就需要撕扯下来在贴到别的商品上面,撕扯时又无法控制力度,因此容易将标签撕毁,而无法对该商品进行防伪保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层只读防伪标签,包括中间支撑筋,所述中间支撑筋的右侧设置有下表层,所述中间支撑筋的左侧设置有上表层,所述中间支撑筋、下表层和上表层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销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上表层的左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荧光条,所述荧光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内腔后侧的顶部设置有防伪码,所述凹槽内腔后侧的底部设置有二维码,所述防伪码和二维码均位于两个荧光条之间。所述中间支撑筋包括PP聚丙烯层,所述PP聚丙烯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聚氨酯层,所述聚氨酯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丙烯腈层,所述丙烯腈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密度聚乙烯层。优选的,所述下表层包括聚碳酸酯层,所述聚碳酸酯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PA材料层,所述聚碳酸酯层的厚度与PA材料层的厚度相同。优选的,所述上表层包括聚氯乙烯层,所述聚氯乙烯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玻璃纤维层,所述聚氯乙烯层与玻璃纤维层的厚度相同。优选的,所述荧光条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荧光条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所述荧光条的长度与凹槽内腔的宽度相同。优选的,所述中间支撑筋、下表层和上表层的表面套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一厘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PP聚丙烯层、丙烯腈层、高密度聚乙烯层、聚氨酯层、下表层、上表层、防伪码和二维码的配合使用,在传统标签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层设置,以提高标签的强度,因为PP聚丙烯层具有较高的刚性和硬度,较好的耐龟裂性,丙烯腈层具有韧性好和强度高的特点,高密度聚乙烯层具有耐磨性好,耐酸,碱腐蚀性高,拉伸强度高,聚氨酯层具有高耐磨,高强度和耐溶剂的特性,从而进行一步的提高了标签的整体性能,提高了标签的强度,从而延长了标签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荧光条的设置,荧光条是现有技术,具有在黑暗的环境下提高亮度的优点,从提高了防伪码和二维码区域内的亮度,以便于使用者进行扫描,通过聚碳酸酯层和PA材料层的配合使用,聚碳酸酯层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热性和耐寒性,提高了标签的耐高温性和自身强度,进一步的提高了标签整体的性能,PA材料层具有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高的特点,提高了标签表面的磨损性,进一步的提高了标签的耐磨性,通过保护层的设置,在标签的表面设置一层保护层,对标签的边角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也提高了中间支撑筋、下表层和上表层连接的紧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间支撑筋结构主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下表层结构主视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上表层结构主视剖面图。图中:1、中间支撑筋;2、下表层;3、上表层;4、凹槽;5、荧光条;6、固定销;7、防伪码;8、二维码;9、保护层;101、PP聚丙烯层;102、丙烯腈层;103、高密度聚乙烯层;104、聚氨酯层;21、聚碳酸酯层;22、PA材料层;31、聚氯乙烯层;32、玻璃纤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层只读防伪标签,包括中间支撑筋1,中间支撑筋1的右侧设置有下表层2,中间支撑筋1的左侧设置有上表层3,中间支撑筋1、下表层2和上表层3通过固定销6固定连接,固定销6的数量为四个,上表层3的左侧开设有凹槽4,凹槽4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荧光条5,荧光条5的数量为两个,凹槽4内腔后侧的顶部设置有防伪码7,凹槽4内腔后侧的底部设置有二维码8,防伪码7和二维码8均位于两个荧光条5之间。中间支撑筋1包括PP聚丙烯层101,PP聚丙烯层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聚氨酯层104,聚氨酯层1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丙烯腈层102,丙烯腈层1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密度聚乙烯层103,通过荧光条5的设置,荧光条5是现有技术,具有在黑暗的环境下提高亮度的优点,从提高了防伪码7和二维码8区域内的亮度,以便于使用者进行扫描。本技术中:下表层2包括聚碳酸酯层21,聚碳酸酯层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PA材料层22,聚碳酸酯层21的厚度与PA材料层22的厚度相同,通过聚碳酸酯层21和PA材料层22的配合使用,聚碳酸酯层21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热性和耐寒性,提高了标签的耐高温性和自身强度,进一步的提高了标签整体的性能,PA材料层22具有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高的特点,提高了标签表面的磨损性,进一步的提高了标签的耐磨性。本技术中:上表层3包括聚氯乙烯层31,聚氯乙烯层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玻璃纤维层32,聚氯乙烯层31与玻璃纤维层32的厚度相同。本技术中:荧光条5的形状为圆柱形,荧光条5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荧光条5的长度与凹槽4内腔的宽度相同。本技术中:中间支撑筋1、下表层2和上表层3的表面套设有保护层9,保护层9的厚度为一厘米,通过保护层9的设置,在标签的表面设置一层保护层9,对标签的边角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也提高了中间支撑筋1、下表层2和上表层3连接的紧密性。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通过在传统标签的基础上进行多层设置,从而提高标签的强度,因为PP聚丙烯层101具有较高的刚性和硬度,较好的耐龟裂性,丙烯腈层102具有韧性好和强度高的特点,高密度聚乙烯层103具有耐磨性好,耐酸,碱腐蚀性高,拉伸强度高,聚氨酯层104具有高耐磨,高强度和耐溶剂的特性,从而进行一步的提高了标签的整体性能,提高了标签的强度,聚碳酸酯层21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热性和耐寒性,提高了标签的耐高温性和自身强度,进一步的提高了标签整体的性能,PA材料层22具有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高的特点,提高了标签表面的磨损性,进一步的提高了标签的耐磨性,从而延长了标签的使用寿命,最后达到使用寿命长的目的。综上所述:该新型多层只读防伪标签,通过PP聚丙烯层101、丙烯腈层102、高密度聚乙烯层103、聚氨酯层104、下表层2、上表层3、防伪码7和二维码8的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层只读防伪标签,包括中间支撑筋(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筋(1)的右侧设置有下表层(2),所述中间支撑筋(1)的左侧设置有上表层(3),所述中间支撑筋(1)、下表层(2)和上表层(3)通过固定销(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销(6)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上表层(3)的左侧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荧光条(5),所述荧光条(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4)内腔后侧的顶部设置有防伪码(7),所述凹槽(4)内腔后侧的底部设置有二维码(8),所述防伪码(7)和二维码(8)均位于两个荧光条(5)之间;所述中间支撑筋(1)包括PP聚丙烯层(101),所述PP聚丙烯层(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聚氨酯层(104),所述聚氨酯层(1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丙烯腈层(102),所述丙烯腈层(1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密度聚乙烯层(1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层只读防伪标签,包括中间支撑筋(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筋(1)的右侧设置有下表层(2),所述中间支撑筋(1)的左侧设置有上表层(3),所述中间支撑筋(1)、下表层(2)和上表层(3)通过固定销(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销(6)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上表层(3)的左侧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荧光条(5),所述荧光条(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4)内腔后侧的顶部设置有防伪码(7),所述凹槽(4)内腔后侧的底部设置有二维码(8),所述防伪码(7)和二维码(8)均位于两个荧光条(5)之间;所述中间支撑筋(1)包括PP聚丙烯层(101),所述PP聚丙烯层(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聚氨酯层(104),所述聚氨酯层(1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丙烯腈层(102),所述丙烯腈层(1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密度聚乙烯层(10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鑫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