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太空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31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R太空舱,包括座椅,以及设置在座椅下方的用于承托座椅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承台,所述承台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承台进行回转的转动装置,所述座椅底部对称线的前后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所述座椅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升降装置和第四升降装置,所述座椅分别与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第三升降装置和第四升降装置相连接;该VR太空舱具有结构合理、体可以进行多方位动作模拟、体验感丰富的优点。

A VR caps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R太空舱
本技术涉及VR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VR太空舱。
技术介绍
VR技术又称为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常见的VR设备有VR眼镜,VR一体机,以及将上述技术相结合的VR太空舱,以增强用户的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但是现有的VR太空舱能进行模拟的动作较少,不能带给用度户全方位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体可以进行多方位动作模拟、体验感丰富的VR太空舱。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VR太空舱,包括座椅,以及设置在座椅下方的用于承托座椅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承台,所述承台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承台进行回转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顶部与承台相连接,所述转动装置的底部与底座相连接,所述座椅底部对称线的前后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所述座椅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升降装置和第四升降装置,所述座椅分别与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第三升降装置和第四升降装置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液压油缸和万向节,所述液压油缸的底部与承台固定连接,所述万向节的一端与座椅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第三升降装置和第四升降装置与第一升降装置结构相同,有助于通过四个升降装置的相互配合,使太空舱模拟多个自由度的动作。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装置为外齿回转支撑转盘,所述外齿回转支撑转盘的外圈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外齿回转支撑转盘的内圈与承台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装置还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向下贯穿承台,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齿轮,且齿轮与电机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外齿回转支撑转盘的外齿相啮合,有助于使太空舱进行平面旋转的动作模拟。作为优选,所述座椅呈正面开口的蛋壳状设置,所述座椅内的底部设置有座垫,所述座垫的两侧设置有靠手,所述座椅的内壁上的铺设有衬垫,有助于提高用户的舒适性。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在座椅下方前后左右的平面位置上分别设置了四个升降装置,通过四个升降装置中的液压油缸和万向节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座椅模拟多个自由度的动作,如升降、冲击、左右倾斜、前倾、后仰、摆动等,并与设置在底座和承台之间的转动装置相互配合,进一步模拟出左右旋转的动作,从而增加了用户的全方面的,层次丰富的真实体验感;由于设置了蛋壳式的座椅,其线条柔合与人体的曲线相适应,且包裹感和舒适感强,用户坐躺在座椅内时身心更易放松,因此进一步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VR太空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如附图1所示,一种VR太空舱,包括座椅1,以及设置在座椅1下方的用于承托座椅1的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上方设置有承台3,所述承台3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承台3进行回转的转动装置4,所述转动装置4的顶部与承台3相连接,所述转动装置4的底部与底座2相连接,所述座椅1底部对称线的前后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升降装置5和第二升降装置6,所述座椅1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升降装置7和第四升降装置8,所述座椅1分别与第一升降装置5、第二升降装置6、第三升降装置7和第四升降装置8相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5包括液压油缸51和万向节52,所述液压油缸51的底部与承台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万向节52的一端与座椅通过螺栓固定,另一端与液压油缸51的活塞杆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液压油缸51的型号为CGFA-80B140B-1670,所述万向节52的型号为SJ-03-32,所述第二升降装置6、第三升降装置7和第四升降装置8与第一升降装置5结构相同,有助于通过四个升降装置的相互配合,使太空舱模拟多个自由度的动作。所述转动装置4为外齿回转支撑转盘,外齿回转支撑转盘的型号为PC200-7,所述外齿回转支撑转盘的外圈41与底座2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外齿回转支撑转盘的内圈42与承台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转动装置4还包括有电机43,所述电机43的驱动轴向下贯穿承台3,所述电机43的驱动轴上设置有齿轮44,且齿轮44与电机43的驱动轴通过平键固定,所述齿轮44与外齿回转支撑转盘的外圈41相啮合,有助于使太空舱进行平面旋转的动作模拟。所述座椅1呈正面开口的蛋壳状设置,所述座椅1内的底部设置有座垫11,所述座垫11的两侧设置有靠手12,所述座椅1的内壁上还铺设有衬垫13,所述座垫11、靠手12和衬垫13与座椅1通过胶粘固定,有助于提高用户的舒适性。工作原理:将VR太空舱连接在控制主机上,并与VR眼镜相互配合,用户在观看VR眼镜内相应的视频或者进行相应的VR游戏时,控制主机对VR太空舱的升降装置进行同时协调控制,使太空舱模拟出与VR视频中或者VR游戏中相对应的各种动作,从而使用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即沉浸式体验。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在座椅下方前后左右的平面位置上分别设置了四个升降装置,通过四个升降装置中的液压油缸和万向节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座椅模拟多个自由度的动作,如升降、冲击、左右倾斜、前倾、后仰、摆动等,并与设置在底座和承台之间的转动装置相互配合,进一步模拟出左右旋转的动作,从而增加了用户的全方面的,层次丰富的真实体验感;由于设置了蛋壳式的座椅,其线条柔合与人体的曲线相适应,且包裹感和舒适感强,用户坐躺在座椅内时身心更易放松,因此进一步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R太空舱,包括座椅,以及设置在座椅下方的用于承托座椅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承台,所述承台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承台进行回转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顶部与承台相连接,所述转动装置的底部与底座相连接,所述座椅底部对称线的前后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所述座椅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升降装置和第四升降装置,所述座椅分别与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第三升降装置和第四升降装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R太空舱,包括座椅,以及设置在座椅下方的用于承托座椅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承台,所述承台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承台进行回转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顶部与承台相连接,所述转动装置的底部与底座相连接,所述座椅底部对称线的前后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所述座椅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升降装置和第四升降装置,所述座椅分别与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第三升降装置和第四升降装置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太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液压油缸和万向节,所述液压油缸的底部与承台固定连接,所述万向节的一端与座椅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德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乐创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