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贤卿专利>正文

一种医学影像诊断辅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2254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学影像诊断辅助用装置,包括套杆和诊断屏一,所述套杆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且套杆下端口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下方设置有立柱,所述移动杆的下端口连接有联轴器,且联轴器的下方设置有电机保护装置,所述立柱的下底面安装有支撑垫,且支撑垫的下方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外侧连接有踏板,所述诊断屏二的左侧设置有接口,且接口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立柱的内侧设置有滑槽。该医学影像诊断辅助用装置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且可以自由调节诊断屏的高度,便于不同身高的医生使用,而且该装置的诊断屏可以拼接,使得CT片的摆放更加直观,提高医生诊断效率。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影像诊断辅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学
,具体为一种医学影像诊断辅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在医疗科技发达的今天,医生在为病人进行病因的诊断时,大多时候会使用医学影像进行诊断,从而帮助病人看清自己的病因和病变位置。现在市场面上的医学诊断装置具有一定的缺点,现有的影像诊断装置在进行CT的诊断是由于屏幕大小的限制一次只能放置少数的CT片,不易进行全面的观察,而且架子是固定的,占用面积过大,并且不便于转向和移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医学影像诊断辅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学影像诊断辅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影像诊断装置在进行CT的诊断是由于屏幕大小的限制一次只能放置少数的CT片,不易进行全面的观察,而且架子是固定的,占用面积过大,并且不便于转向和移动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影像诊断辅助用装置,包括套杆和诊断屏一,所述套杆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且套杆下端口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下方设置有立柱,所述移动杆的下端口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学影像诊断辅助用装置,包括套杆(1)和诊断屏一(1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2),且套杆(1)下端口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扣(3),所述卡扣(3)的下方设置有立柱(4),所述移动杆(2)的下端口连接有联轴器(5),且联轴器(5)的下方设置有电机保护装置(6),所述电机保护装置(6)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电机(7),所述立柱(4)的左侧连接有支架(8),且支架(8)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指向杆(9),所述旋转电机(7)的左侧安装有加强筋连接杆(10),所述诊断屏一(11)安装于加强筋连接杆(10)的左侧,且诊断屏一(11)的上方设置有软垫(12),所述软垫(12)的上方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影像诊断辅助用装置,包括套杆(1)和诊断屏一(1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2),且套杆(1)下端口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扣(3),所述卡扣(3)的下方设置有立柱(4),所述移动杆(2)的下端口连接有联轴器(5),且联轴器(5)的下方设置有电机保护装置(6),所述电机保护装置(6)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电机(7),所述立柱(4)的左侧连接有支架(8),且支架(8)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指向杆(9),所述旋转电机(7)的左侧安装有加强筋连接杆(10),所述诊断屏一(11)安装于加强筋连接杆(10)的左侧,且诊断屏一(11)的上方设置有软垫(12),所述软垫(12)的上方安装有诊断屏二(13),所述立柱(4)的下底面安装有支撑垫(14),且支撑垫(14)的下方连接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16),且万向轮(16)的外侧连接有踏板(17),所述诊断屏二(13)的左侧设置有接口(18),且接口(18)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杆(19),所述立柱(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卿
申请(专利权)人:王贤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