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眼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251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镜头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鱼眼镜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眼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该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大像面,大广角,日夜共焦性好,光学性能和成像质量好的优点。

A fisheye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眼镜头
本技术属于镜头
,具体地涉及一种日夜共焦好、大像面的鱼眼镜头。
技术介绍
鱼眼镜头是一种焦距为16mm或更短且超广角的镜头。这种镜头的前镜片直径很大且呈抛物状向镜头前部凸出,与鱼的眼睛颇为相似,所以俗称“鱼眼镜头”。目前鱼眼镜头已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车载等领域,因此,对于鱼眼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有的普通鱼眼镜头像面小,传感器利用率低,且日夜切换效果差,甚至不具备日夜共焦功能,不适用于全天候使用,此外,光学性能和成像质量还不够理想,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夜共焦好,且具有大像面、大广角的鱼眼镜头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鱼眼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该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鱼眼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九片。进一步的,该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或凹面;该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或凸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平面;该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或凸面,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七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九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或凸面。进一步的,该鱼眼镜头还满足:nd1>1.95,其中,nd1为该第一透镜在d线的折射率。进一步的,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且满足:55<vd3<65,22<vd4<30,其中,vd3为第三透镜在d线的色散系数,vd4为第四透镜在d线的色散系数。更进一步的,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且满足:45<vd6<55,22<vd7<30,其中,vd6为第六透镜在d线的色散系数,vd7为第七透镜在d线的色散系数。更进一步的,该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九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且满足:50<vd8<55,22<vd9<30,其中,vd8为第八透镜在d线的色散系数,vd9为第九透镜在d线的色散系数。进一步的,该鱼眼镜头还满足:nd5>1.75,其中,nd5为该第五透镜在d线的折射率。进一步的,该鱼眼镜头还满足:1.95<nd1<2.05,22<vd1<27,1.75<nd2<1.85,45<vd2<50,1.50<nd3<1.60,55<vd3<65,1.75<nd4<1.85,22<vd4<30,1.75<nd5<1.90,40<vd5<50,1.70<nd6<1.80,45<vd6<55,1.80<nd7<1.90,22<vd7<30,1.75<nd8<1.85,50<vd8<55,1.80<nd9<1.85,22<vd9<30,其中,nd1-nd9分别表示该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在d线的折射率,vd1-vd9分别表示该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在d线的色散系数。进一步的,该鱼眼镜头还满足:1.2<T1<1.6,0.65<T2<1.2,T3>0.65,2.0<T4<3.5,1.0<T5<2.5,1.2<T6<2.5,1.2<T7<3.5,1.2<T8<3.0,T9≥0.65,其中,T1-T9分别为该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进一步的,该鱼眼镜头还满足:1.2<ALT/ALG<2.0,其中,ALG为该第一透镜到该第九透镜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总和,ALT为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九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九个透镜厚度的总和。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九片透镜,并通过对相应透镜的凹凸曲面排列设计,具有大像面,大广角,可搭配1/2.3″~2/3″传感器,日夜几乎完全共焦,日夜切换中可同时达到高解析效果的优点,此外,辅以相关光学式限定,本技术还具有F-theta畸变小;中心至边缘视场,色差<4.5um,高色彩还原度;高解析且分布均匀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可见光离焦曲线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红外线(850nm)离焦曲线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可见光在250lp/mm的MTF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红外850nm在250lp/mm的MTF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场曲和畸变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色差曲线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可见光离焦曲线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红外线(850nm)离焦曲线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可见光在250lp/mm的MTF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红外850nm在250lp/mm的MTF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场曲和畸变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色差曲线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可见光离焦曲线图;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红外线(850nm)离焦曲线图;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可见光在250lp/mm的MTF图;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红外850nm在250lp/mm的MTF图;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场曲和畸变示意图;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色差曲线图;图22为本技术三个实施例的各个表达式的数值表。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说的「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镜以高斯光学理论计算出来的近轴屈光率为正(或为负)。所说的「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定义为成像光线通过透镜表面的特定范围。透镜的面形凹凸判断可依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即通过曲率半径(简写为R值)的正负号来判断透镜面形的凹凸。R值可常见被使用于光学设计软件中,例如Zemax或CodeV。R值亦常见于光学设计软件的透镜资料表(lensdatasheet)中。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物侧面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物侧面为凹面。反之,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像侧面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像侧面为凸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眼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该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鱼眼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九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该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鱼眼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九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或凹面;该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或凸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平面;该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或凸面,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七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九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或凸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该鱼眼镜头还满足:nd1>1.95,其中,nd1为该第一透镜在d线的折射率。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且满足:55<vd3<65,22<vd4<30,其中,vd3为第三透镜在d线的色散系数,vd4为第四透镜在d线的色散系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且满足:45<vd6<55,22<vd7<30,其中,vd6为第六透镜在d线的色散系数,vd7为第七透镜在d线的色散系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九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且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官秋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