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减震功能的温度变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161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减震功能的温度变送器,涉及温度变送器技术领域,其包括温度变送器本体,所述温度变送器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正面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连接杆背面的底端铰接,第一连接杆背面的顶端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一固定块的正面铰接,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装置。该具有防护减震功能的温度变送器,通过第一滑杆、第一滑套、第一弹簧、第二滑杆、第二滑套、第二弹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第三销轴和第四销轴的共同作用,从而实现了温度变送器本体的减震,降低了温度变送器本体受到剧烈震动而使得内部元件损坏的概率,从而保障了温度变送器本体的使用寿命。

A Temperature Transmitter with Shock Protection and Absorp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护减震功能的温度变送器
本技术涉及温度变送器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护减震功能的温度变送器。
技术介绍
温度变送器采用热电偶、热电阻作为测温元件,从测温元件输出信号送到变送器模块,经过稳压滤波、运算放大、非线性校正、V/I转换、恒流及反向保护等电路处理后,转换成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的4~20mA电流信号0-5V/0-10V电压信号,RS485数字信号输出。传统的温度变送器不具有减震防护的功能,由于温度变送器的的内部元件脆弱,所以在运输、安装、使用中受到剧烈震动,剧烈震动就会导致温度变送器内部元件的损坏,降低温度变送器的使用寿命,且传统的温度变送器不能进行任意悬挂,如果需要将温度变送器进行固定,则需要特殊的固定装置,使用起来极其方便,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减震功能的温度变送器,解决了传统的温度变送器不具有减震防护的功能,剧烈的震动会导致温度变送器内部元件的损坏,降低温度变送器的使用寿命,且传统的温度变送器不能进行任意悬挂,将温度变送器进行固定,则需要特殊的固定装置,使用起来极其方便,实用性差的问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护减震功能的温度变送器,包括温度变送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变送器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正面通过第一销轴(3)与第一连接杆(4)背面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背面的顶端通过第二销轴(5)与第一固定块(6)的正面铰接,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装置(7),所述第一滑动装置(7)的左端与安装板(10)下表面开设凹槽(8)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装置(7)的右端与第二滑动装置(9)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装置(9)的右端与凹槽(8)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二滑动装置(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减震功能的温度变送器,包括温度变送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变送器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正面通过第一销轴(3)与第一连接杆(4)背面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背面的顶端通过第二销轴(5)与第一固定块(6)的正面铰接,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装置(7),所述第一滑动装置(7)的左端与安装板(10)下表面开设凹槽(8)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装置(7)的右端与第二滑动装置(9)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装置(9)的右端与凹槽(8)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二滑动装置(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1),且第二固定块(11)的正面通过第三销轴(12)与第二连接杆(13)背面的顶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3)背面的底端通过第四销轴(14)与固定板(2)的正面铰接;所述安装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挂钩(15),且安装板(10)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安装孔(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减震功能的温度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装置(7)包括第一滑杆(71),所述第一滑杆(7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凹槽(8)内壁的左侧面和第二滑动装置(9)的左端固定连接,且第一滑杆(71)的外壁套接有第一滑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全胡沛吴梦竹王旸李小民汪杨晔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控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