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热水作热源的烘干转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10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热水作热源的烘干转炉,特别涉及干燥设备技术领域。这种用热水作热源的烘干转炉包括烘干炉本体、驱动电机、气缸,所述烘干炉本体内设有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内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2个以上滚珠,所述环形凹槽内侧设有2个辅助密封圈凹槽,所述水道设于2个所述辅助密封圈凹槽之间,所述烘干炉本体内还设有转炉,所述转炉包括炉座、炉体,所述炉座与所述滚珠转动配合,所述炉座设有环形水槽,所述炉座套设有2个密封圈,所述环形水槽设于2个所述密封圈之间,2个所述密封圈分别与2个辅助密封圈凹槽转动配合,所述环形水槽与所述水道连通,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达到将颗粒物料高效烘干的目的。

A Drying Converter Using Hot Water as Heat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热水作热源的烘干转炉
本技术涉及干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热水作热源的烘干转炉。
技术介绍
干燥设备又称干燥器和干燥机,是用于进行干燥操作的设备,通过加热使物料中的湿分,一般指水分或其他可挥发性液体成分,汽化逸出,以获得规定含湿量的固体物料,干燥的目的是为了物料使用或进一步加工的需要,目前,现有的干燥有热风干燥、蒸汽干燥,然而以热水作为热源的设计较少,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工厂多余热水,用于干燥产品,并提高干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烘干炉通常采用蒸汽或热风,提供的一种用热水作热源的烘干转炉,以解决工厂热水富余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用热水作热源的烘干转炉,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热水作热源的烘干转炉,包括烘干炉本体、固定于所述烘干炉本体底部的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烘干炉本体上方的气缸,所述烘干炉本体一侧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设有阀门,所述烘干炉本体内设有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内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水管内的水道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所述环形凹槽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2个以上滚珠,所述环形凹槽内侧设有2个辅助密封圈凹槽,所述水道设于2个所述辅助密封圈凹槽之间,所述烘干炉本体内还设有转炉,所述转炉包括炉座、固定于所述炉座顶部的炉体,所述炉座套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炉座与所述滚珠转动配合,所述炉座设有环形水槽,所述炉座套设有2个密封圈,所述环形水槽设于2个所述密封圈之间,2个所述密封圈分别与2个辅助密封圈凹槽转动配合,所述环形水槽与所述水道连通。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烘干炉本体与所述炉座底部相连接,所述炉座底部连接有2个以上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与所述烘干炉本体底部转动接触。优选地,所述炉体外固定有热水管道,所述热水管道与所述环形水槽连通。优选地,所述烘干炉本体顶部设有保温盖,所述气缸活塞杆与所述保温盖顶部相连接。(3)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烘干炉本体内设置环形轨道,在环形轨道内设置环形凹槽,然后在环形凹槽内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滚珠,使得炉座在环形凹槽内能够利用滚珠的配合进行转动,通过在环形凹槽内设置辅助密封圈凹槽,又在炉座上套设密封圈,使得炉座在转动过程中,水道和环形水槽始终保持封闭连通的状态,然后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转轴,将转轴与炉座底部连接,使得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炉座能够带动炉体转动,同时在炉体上设置热水管道,通过将热水管道与环形水槽连通,使得从水管通入的热水能够充满热水管道,通过热水管道的热量将炉体内的颗粒物料烘干,同时通过炉体的转动,热水管道又能将烘干炉本体内的空气加热,产生的热气流又能对炉体内的颗粒物料进行烘干,最终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达到将颗粒物料高效烘干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热水作热源的烘干转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标记为:1-烘干炉本体,2-驱动电机,3-气缸,11-水管,12-阀门,4-环形轨道,41-环形凹槽,111-水道,42-滚珠,43-辅助密封圈凹槽,5-转炉,51-炉座,52-炉体,511-环形水槽,512-密封圈,21-转轴,22-万向轮,6-热水管道,13-保温盖。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热水作热源的烘干转炉,包括烘干炉本体1、固定于所述烘干炉本体1底部的驱动电机2、设于所述烘干炉本体1上方的气缸3,所述烘干炉本体1一侧连接有水管11,所述水管11设有阀门12,所述烘干炉本体1内设有环形轨道4,所述环形轨道4内侧设有环形凹槽41,所述水管11内的水道111与所述环形凹槽41连通,所述环形凹槽41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2个以上滚珠42,所述环形凹槽41内侧设有2个辅助密封圈凹槽43,所述水道111设于2个所述辅助密封圈凹槽43之间,所述烘干炉本体1内还设有转炉5,所述转炉5包括炉座51、固定于所述炉座51顶部的炉体52,所述炉座51套设于所述环形凹槽41内,所述炉座51与所述滚珠42转动配合,所述炉座51设有环形水槽511,所述炉座51套设有2个密封圈512,所述环形水槽511设于2个所述密封圈512之间,2个所述密封圈512分别与2个辅助密封圈凹槽43转动配合,所述环形水槽511与所述水道111连通。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这种用热水作热源的烘干转炉的构造,达到利用工厂富余热水并提高烘干效率的目的,本技术中所述驱动电机2输出轴连接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穿过所述烘干炉本体1与所述炉座51底部相连接,所述炉座51底部连接有2个以上万向轮22,所述万向轮22与所述烘干炉本体1底部转动接触,所述炉体52外固定有热水管道6,所述热水管道6与所述环形水槽511连通,所述烘干炉本体1顶部设有保温盖13,所述气缸3活塞杆与所述保温盖13顶部相连接。此外,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是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和变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此外,若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仅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热水作热源的烘干转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炉本体(1)、固定于所述烘干炉本体(1)底部的驱动电机(2)、设于所述烘干炉本体(1)上方的气缸(3),所述烘干炉本体(1)一侧连接有水管(11),所述水管(11)设有阀门(12),所述烘干炉本体(1)内设有环形轨道(4),所述环形轨道(4)内侧设有环形凹槽(41),所述水管(11)内的水道(111)与所述环形凹槽(41)连通,所述环形凹槽(41)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2个以上滚珠(42),所述环形凹槽(41)内侧设有2个辅助密封圈凹槽(43),所述水道(111)设于2个所述辅助密封圈凹槽(43)之间,所述烘干炉本体(1)内还设有转炉(5),所述转炉(5)包括炉座(51)、固定于所述炉座(51)顶部的炉体(52),所述炉座(51)套设于所述环形凹槽(41)内,所述炉座(51)与所述滚珠(42)转动配合,所述炉座(51)设有环形水槽(511),所述炉座(51)套设有2个密封圈(512),所述环形水槽(511)设于2 个所述密封圈(512)之间,2个所述密封圈(512)分别与2个辅助密封圈凹槽(43)转动配合,所述环形水槽(511)与所述水道(11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热水作热源的烘干转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炉本体(1)、固定于所述烘干炉本体(1)底部的驱动电机(2)、设于所述烘干炉本体(1)上方的气缸(3),所述烘干炉本体(1)一侧连接有水管(11),所述水管(11)设有阀门(12),所述烘干炉本体(1)内设有环形轨道(4),所述环形轨道(4)内侧设有环形凹槽(41),所述水管(11)内的水道(111)与所述环形凹槽(41)连通,所述环形凹槽(41)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2个以上滚珠(42),所述环形凹槽(41)内侧设有2个辅助密封圈凹槽(43),所述水道(111)设于2个所述辅助密封圈凹槽(43)之间,所述烘干炉本体(1)内还设有转炉(5),所述转炉(5)包括炉座(51)、固定于所述炉座(51)顶部的炉体(52),所述炉座(51)套设于所述环形凹槽(41)内,所述炉座(51)与所述滚珠(42)转动配合,所述炉座(51)设有环形水槽(51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群赵晓彬黄世鹰程祥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平三元循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