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液包结构的卧式管壳式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0909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冷凝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双液包结构的卧式管壳式冷凝器,包括沿横向延伸的筒体、分别设置于筒体两端的管板、连接在两端管板之间的换热管。所述冷凝器顶部设置进气口、底部设有筒径不同的两个液包,所述液包的侧方均设置出液口。在筒体内部、正对两个液包上方设置有挡液板。配置有双液包的卧式管壳式冷凝器可保证纯液体出液,并有效控制出液流速。

A Horizontal Shell-and-Tube Condenser with Double Drum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液包结构的卧式管壳式冷凝器
本技术属于冷凝器
,涉及一种具有双液包结构的卧式管壳式冷凝器。
技术介绍
冷凝器作为制冷系统的主要部件,其将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冷凝成为常温高压的液体,通过供液管路流至蒸发器。目前市场上的卧式壳管式冷凝器通常采用在冷凝器底部直接引流出液,由于流速较高,势必夹带一些制冷剂气体。由于气液两相比体积差异较大,在电子膨胀阀开度一定的前提下,流经电子膨胀阀的液态制冷剂减小、气态制冷剂增多,导致蒸发器供液不足,且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气体未经相变换热直接进入压缩机,造成制冷量不足。在低温工况下,压缩机的电机及排气温度会明显的升高,为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通常采用从冷凝器底部引制冷剂液体入电机进行冷却。如果在制冷剂液体中夹杂着气体,相应的冷却效果会有很大影响。专利CN207763298U“具有可降低制冷剂充注量结构的管壳式冷凝器”中提出单一储液液包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冷凝器出液带气的情况,但用于电机冷却时,无法保证全液体出液。为此,本技术提出双液包结构,筒径大的液包出液为蒸发器供液,筒径小的液包出液为电机冷却用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液包结构的卧式管壳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双液包结构的卧式管壳式冷凝器包括筒体(1)、管板(2)和换热管(3);所述的筒体(1)沿横向延伸,所述的管板(2)设置于筒体(1)的两端,所述的换热管(3)水平置于筒体(1)内;所述的筒体(1)的顶部设有进气口(4)、底部设有筒径不同的两个液包,所述的液包的侧面均设置出液口;在筒体(1)的内部、正对两个液包上方设有挡液板(7),挡液板(7)位于换热管(3)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液包结构的卧式管壳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双液包结构的卧式管壳式冷凝器包括筒体(1)、管板(2)和换热管(3);所述的筒体(1)沿横向延伸,所述的管板(2)设置于筒体(1)的两端,所述的换热管(3)水平置于筒体(1)内;所述的筒体(1)的顶部设有进气口(4)、底部设有筒径不同的两个液包,所述的液包的侧面均设置出液口;在筒体(1)的内部、正对两个液包上方设有挡液板(7),挡液板(7)位于换热管(3)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液包结构的卧式管壳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包为圆筒结构,底部利用封头或平盖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液包结构的卧式管壳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液包的间距根据机组结构调整;所述的两个液包的筒径比为3。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液包结构的卧式管壳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液板(7)沿横向延伸的宽度大于液包与筒体(1)接口直径、纵向延伸至筒体(1)内壁,挡液板(7)的下表面与换热管(3)的上表面之间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恕清林宽雨毕菲菲张昕姜远新李兆鹏张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冰山技术服务大连有限公司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