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边洞口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191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边洞口防护装置,包括:两个防护立杆、至少一个防护横杆、至少一个第一套筒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套筒。两个防护立杆分别固定于临边洞口的两侧;至少一个第一套筒能够纵向移动地套设于其中一个防护立杆上,且第一套筒的前端设有第一卡扣;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套筒能够纵向移动地套设于另一个防护立杆上,且第二套筒的前端设有第二卡扣;其中,防护横杆穿过第一卡扣及第二卡扣;其中,防护横杆的长度大于两个防护立杆之间的距离;其中,通过调整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的位置,能够带动防护横杆纵向移动。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临边洞口防护装置,施工简易便携,适用范围广阔,可周转率高,且安全性高。

Protective Device for Border Cave Ent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临边洞口防护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临边洞口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施工安全要求重视度的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我国中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三宝、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其经济投入、人力投入、技术投入都大大增加。传统电梯井口、门窗洞口等临边洞口多采用钢管及各类组件组合而成,其工艺粗糙、稳定性差,难于满足日益增强的安全防护要求,所使用的钢管、扣件量大、成本高,且妨碍进入楼梯放线作业,搭设时钢管外突出,妨碍通行,且易造成人员碰撞伤害。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边洞口防护装置,施工简易便携,适用范围广阔,可周转率高,且安全性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临边洞口防护装置,包括:两个防护立杆、至少一个防护横杆、至少一个第一套筒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套筒。两个防护立杆分别固定于临边洞口的两侧;至少一个第一套筒能够纵向移动地套设于其中一个防护立杆上,且第一套筒的前端设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边洞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防护立杆,分别固定于临边洞口的两侧;至少一个防护横杆;至少一个第一套筒,能够纵向移动地套设于其中一个所述防护立杆上,且所述第一套筒的前端设有第一卡扣;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套筒,能够纵向移动地套设于另一个所述防护立杆上,且所述第二套筒的前端设有第二卡扣;其中,所述防护横杆穿过所述第一卡扣及所述第二卡扣;其中,所述防护横杆的长度大于所述两个防护立杆之间的距离;其中,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套筒及所述第二套筒的位置,能够带动所述防护横杆纵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边洞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防护立杆,分别固定于临边洞口的两侧;至少一个防护横杆;至少一个第一套筒,能够纵向移动地套设于其中一个所述防护立杆上,且所述第一套筒的前端设有第一卡扣;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套筒,能够纵向移动地套设于另一个所述防护立杆上,且所述第二套筒的前端设有第二卡扣;其中,所述防护横杆穿过所述第一卡扣及所述第二卡扣;其中,所述防护横杆的长度大于所述两个防护立杆之间的距离;其中,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套筒及所述第二套筒的位置,能够带动所述防护横杆纵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边洞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且所述第一套筒与其中一个所述防护立杆通过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拧紧连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边洞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上开设有第二螺栓孔,且所述第二套筒与另一个所述防护立杆通过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拧紧连接固定。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翔王利峰王振兴王卫新郭腾杨雷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