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涂殿远专利>正文

室内吊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89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吊顶,属于室内建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吊顶收口粗糙,施工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所述的室内吊顶,包括固定在顶板上的吊顶本体,吊顶本体和墙体之间有250‑300mm的距离,吊顶本体由支撑层和面层组成,面层通过胶和/或强力丝固定在支撑层上,所述支撑层包括横向支撑层和纵向支撑层,横向支撑层为通过钢筋吊杆固定在顶板上的龙骨Ⅰ,纵向支撑层为固定在龙骨Ⅰ上的多层板,所述面层包括横向面层和纵向面层,横向面层为双层石膏板,纵向面层为石膏板,所述双层石膏板和石膏板上分别涂有底漆层和面漆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室内吊顶。

Indoor cei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吊顶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吊顶,属于室内建筑

技术介绍
吊顶是指房屋室内天花板的顶部装修,在现代建筑装饰中,吊顶在整个居室装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居室顶面安装吊顶,不仅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等作用,而且能美化室内环境,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艺术形象。但是现有吊顶整体处理效果差,导致灯光不均匀,而且收边收口做工粗糙,耗时长,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吊顶,具有强度高,施工方便快捷,耗时短,成本低等优点。所述的室内吊顶,包括固定在顶板上的吊顶本体,吊顶本体和墙体之间有250-300mm的距离,吊顶本体由支撑层和面层组成,面层通过胶和/或强力丝固定在支撑层上,所述支撑层包括横向支撑层和纵向支撑层,横向支撑层为通过钢筋吊杆固定在顶板上的龙骨Ⅰ,纵向支撑层为固定在龙骨Ⅰ上的多层板,所述面层包括横向面层和纵向面层,横向面层为双层石膏板,纵向面层为石膏板,所述双层石膏板和石膏板上分别涂有底漆层和面漆层。进一步地讲,所述的双层石膏板上在底漆层和双层石膏板之间还设有内墙腻子层,所述石膏板上在底漆层和石膏板之间还设有内墙腻子层。进一步地讲,所述的双层石膏板是由两层9.5mm厚的纸面石膏板错缝叠加而成的。进一步地讲,所述龙骨Ⅰ为轻钢龙骨。进一步地讲,所述吊顶本体还包括设置在墙体上的墙体造型和窗帘盒造型。进一步地讲,所述窗帘盒造型由窗帘挡板组合而成,整体呈“H”型,上部通过龙骨Ⅱ固定在顶板上,“H”型一侧固定在墙体,所述窗帘挡板由多层板和石膏板组成。进一步地讲,所述墙体造型由多层板和石膏板组成,多层板固定在墙体上,石膏板固定在多层板上,石膏板上设有底漆层和面漆层。进一步地讲,所述龙骨Ⅱ为木龙骨。进一步地讲,所述墙体造型收口处呈凹槽状,所述窗帘盒造型固定在墙体的一侧收口处呈凹槽状。进一步地讲,所述双层石膏板在纵向面层一端向外延伸50-80mm,在向外延伸的双层石膏板上部设有灯槽,灯槽内部设有灯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施工方便快捷,耗时短,节约人力物力,而且在墙体上完美收口,美观大方;吊顶本体通过双层石膏板找平,整体处理效果好,有利于灯光均匀性;暗藏灯光均匀顺直,灯光效果好;绿色环保,龙骨、石膏板等能反复回收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B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B2的局部放大图;1、墙体;2、顶板;3、龙骨Ⅰ;4、钢筋吊杆;5、多层板;6、石膏板;7、双层石膏板;8、窗帘挡板;9、窗帘盒;10、龙骨Ⅱ;11、灯带;12、灯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所述的室内吊顶,包括固定在顶板2上的吊顶本体,吊顶本体和墙体1之间有250-300mm的距离,吊顶本体由支撑层和面层组成,面层通过胶和/或强力丝固定在支撑层上,所述支撑层包括横向支撑层和纵向支撑层,横向支撑层为通过钢筋吊杆4固定在顶板2上的龙骨Ⅰ3,纵向支撑层为固定在龙骨Ⅰ3上的多层板5,所述面层包括横向面层和纵向面层,横向面层为双层石膏板7,纵向面层为石膏板6,所述双层石膏板7和石膏板6上分别涂有底漆层和面漆层。实施例2所述的室内吊顶,包括固定在顶板2上的吊顶本体,吊顶本体和墙体1之间有250-300mm的距离,吊顶本体由支撑层和面层组成,面层通过胶和/或强力丝固定在支撑层上,所述支撑层包括横向支撑层和纵向支撑层,横向支撑层为通过钢筋吊杆4固定在顶板2上的龙骨Ⅰ3,纵向支撑层为固定在龙骨Ⅰ3上的多层板5,所述面层包括横向面层和纵向面层,横向面层为双层石膏板7,纵向面层为石膏板6,所述双层石膏板7和石膏板6上分别涂有底漆层和面漆层。所述的双层石膏板7上在底漆层和双层石膏板7之间还设有防锈漆层和内墙腻子层,所述石膏板6上在底漆层和石膏板6之间还设有防锈漆层和内墙腻子层,所述的双层石膏板7是由两层9.5mm厚的纸面石膏板错缝叠加而成的。所述龙骨Ⅰ3为轻钢龙骨。实施例3所述的室内吊顶,包括固定在顶板2上的吊顶本体,吊顶本体和墙体1之间有250-300mm的距离,吊顶本体由支撑层和面层组成,面层通过胶和/或强力丝固定在支撑层上,所述支撑层包括横向支撑层和纵向支撑层,横向支撑层为通过钢筋吊杆4固定在顶板2上的龙骨Ⅰ3,纵向支撑层为固定在龙骨Ⅰ3上的多层板5,所述面层包括横向面层和纵向面层,横向面层为双层石膏板7,纵向面层为石膏板6,所述双层石膏板7和石膏板6上分别涂有底漆层和面漆层。所述的双层石膏板7上在底漆层和双层石膏板7之间还设有防锈漆层和内墙腻子层,所述石膏板6上在底漆层和石膏板6之间还设有防锈漆层和内墙腻子层,所述的双层石膏板7是由两层9.5mm厚的纸面石膏板错缝叠加而成的。所述龙骨Ⅰ3为轻钢龙骨。进一步地讲,所述吊顶本体还包括设置在墙体1上的墙体造型和窗帘盒造型。所述窗帘盒造型由窗帘挡板8组合而成,整体呈“H”型,上部通过龙骨Ⅱ10固定在顶板2上,“H”型一侧固定在墙体1,所述窗帘挡板8由多层板5和石膏板6组成。所述墙体造型由多层板5和石膏板6组成,多层板5固定在墙体1上,石膏板6固定在多层板5上,石膏板6上设有底漆层和面漆层。所述龙骨Ⅱ10为木龙骨。所述墙体造型收口处呈凹槽状,所述窗帘盒造型固定在墙体1的一侧收口处呈凹槽状。所述双层石膏板7在纵向面层一端向外延伸50-80mm,在向外延伸的双层石膏板7上部设有灯槽12,灯槽12内部设有灯带11。本技术中顶板2上的吊顶高度为120-140mm,龙骨Ⅰ3为轻钢龙骨,质量轻,有利于吊顶整体固定,横向面层为双层石膏板7由两层9.5mm厚的纸面石膏板错缝叠加而成的,通过防锈处理,内墙腻子层找平,然后涂刷底漆层和面漆层,面层整体统一处理,水平效果好,有利于灯光均匀。本技术吊顶本体还包括设置在墙体1上的墙体造型和窗帘盒造型,墙体造型与顶板2上的吊顶相呼应,收口处呈凹槽状,完美收口不突兀,窗帘盒造型整体呈“H”型,上部通过龙骨Ⅱ10固定在顶板2上,下部设置窗帘盒9,“H”型一侧固定在墙体1,使得窗帘整体设计美观大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吊顶,包括固定在顶板(2)上的吊顶本体,其特征在于:吊顶本体和墙体(1)之间有250‑300mm的距离,吊顶本体由支撑层和面层组成,面层通过胶和/或强力丝固定在支撑层上,所述支撑层包括横向支撑层和纵向支撑层,横向支撑层为通过钢筋吊杆(4)固定在顶板(2)上的龙骨Ⅰ(3),纵向支撑层为固定在龙骨Ⅰ(3)上的多层板(5),所述面层包括横向面层和纵向面层,横向面层为双层石膏板(7),纵向面层为石膏板(6),所述双层石膏板(7)和石膏板(6)上分别涂有底漆层和面漆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吊顶,包括固定在顶板(2)上的吊顶本体,其特征在于:吊顶本体和墙体(1)之间有250-300mm的距离,吊顶本体由支撑层和面层组成,面层通过胶和/或强力丝固定在支撑层上,所述支撑层包括横向支撑层和纵向支撑层,横向支撑层为通过钢筋吊杆(4)固定在顶板(2)上的龙骨Ⅰ(3),纵向支撑层为固定在龙骨Ⅰ(3)上的多层板(5),所述面层包括横向面层和纵向面层,横向面层为双层石膏板(7),纵向面层为石膏板(6),所述双层石膏板(7)和石膏板(6)上分别涂有底漆层和面漆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石膏板(7)上在底漆层和双层石膏板(7)之间还设有内墙腻子层,所述石膏板(6)上在底漆层和石膏板(6)之间还设有内墙腻子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石膏板(7)是由两层9.5mm厚的纸面石膏板错缝叠加而成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Ⅰ(3)为轻钢龙骨。5.根据权利要求1-4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殿远
申请(专利权)人:涂殿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